临江仙(席上次元明韵)

作者: 赵彦端朝代: 宋代

临江仙(席上次元明韵)原文

潦水似讥酒浅,秋云如妒蟾明。
幽人闻雁若闻莺。
更长端有意,菊晚近无情。
诗学笑中偷换,烛花醉里频倾。
罗衣迥立可怜生。
五湖虽好在,客意欲登瀛。

诗词问答

问:临江仙(席上次元明韵)的作者是谁?答:赵彦端
问:临江仙(席上次元明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临江仙(席上次元明韵)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赵彦端的名句有哪些?答:赵彦端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潦水

雨后的积水。《墨子·非乐上》:“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非直掊潦水拆壤垣而为之也。” 唐 王勃 《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清 金人瑞 《秋雨甚田且坏》诗:“幸入圣人新世界,如何潦水坏田畴。”

幽人

(1).幽隐之人;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孔颖达 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后汉书·逸民传序》:“ 光武 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顾炎武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

(2).指幽居之士。 宋 苏轼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有意

(1) 故意

有意举行一次化装舞会

(2) 有心思

有意帮忙

晚近

近世。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八·五言律祖》:“此编辑六朝近律者,以明 唐 体所自出,入门士熟习下手,足可尽湔晚近尘陋。” 清 黄遵宪 《<人境庐诗草>自序》:“其鍊格也,自 曹 、 鲍 、 陶 、 谢 、 李 、 杜 、 韩 、 苏 讫於晚近小家,不名一格,不专一体,要不失乎为我之诗。” 孙犁 《澹定集·业余创作三题》:“所谓专业作家……在 中国 好像更是晚近才有的。”

无情

(1) 没有感情

无情无义

(2) 不留情

水火无情

诗学

做诗论诗的学问;研究诗歌创作规律的著作。 唐 郑谷 《中年》诗:“衰迟自喜添诗学,更把前题改数联。” 陈衍 《沉乙盦诗序》:“诗学深者,谓閲诗多;诗功浅者,作诗少也。” 朱自清 《论诗学门径》:“所谓诗学,专指关于旧诗的理解与鉴赏而言。”

偷换

偷偷变换;交换

偷换别人衣服

烛花

(1) 烛心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

(2) 指蜡烛的火焰

烛花明

罗衣

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汉 边让 《章华赋》:“罗衣飘颻,组綺繽纷。”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唐 杜甫 《黄草》诗:“万里秋风吹 锦水 ,谁家别泪溼罗衣?” 明 周在 《闺怨》诗:“ 江 南二月试罗衣,春尽 燕山 雪尚飞。”

迥立

屹立,独立。 唐 杜甫 《丹青引》:“先帝天马玉花驄,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閶闔生长风。”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五:“哀鸣思战鬭,迥立向苍苍。”

可怜生

(1).生,词尾,无义。可爱。 宋 赵彦端 《虞美人·刘帅生日》词:“风流桩树可怜生,长与柳枝桃叶、共青青。” 清 赵执信 《女冠子·赠金仙》词:“可怜生,风里纤纤柳,花前恰恰鶯。” 古直 《送人之闽》诗:“江山如此可怜生,若箇中宵仗剑行。”

(2).生,词尾,无义。可悯。 清 黄景仁 《雨中花慢·不寐》词:“梦都抛我,忒可怜生。”

五湖

(1).古代 吴 越 地区湖泊。其说不一:(1) 吴县 南部的湖泽。《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 扬州 ……其泽藪曰 具区 ,其川三江,其浸五湖。” 郑玄 注:“ 具区 、五湖在 吴 南。浸,可以为陂灌溉者。” 具区 ,即 太湖 。(2)即 太湖 。《国语·越语下》:“果兴师而伐 吴 ,战於 五湖 。” 韦昭 注:“ 五湖 ,今 太湖 。”《文选·郭璞〈江赋〉》:“注 五湖 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 李善 注引 张勃 《吴录》:“ 五湖 者, 太湖 之别名也。”(3) 太湖 及附近四湖。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入五湖之中。” 徐天祐 注引 韦昭 曰:“ 胥湖 、 蠡湖 、 洮湖 、 滆湖 ,就 太湖 而五。”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二》:“南江东注於 具区 ,谓之五湖口。五湖谓 长荡湖 、 太湖 、 射湖 、 贵湖 、 滆湖 也。”(4) 太湖 附近的五个湖。《史记·夏本纪》“ 震泽 致定” 唐 张守节 正义:“五湖者, 菱湖 、 游湖 、 莫湖 、 贡湖 、 胥湖 ,皆 太湖 东岸五湾为五湖,盖古时应别,今并相连。”

(2). 江 南五大湖的总称。《史记·三王世家》:“ 大江 之南,五湖之间,其人轻心。” 司马贞 索隐:“五湖者, 具区 、 洮滆 、 彭蠡 、 青草 、 洞庭 是也。”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地理》:“ 王勃 文‘襟三江而带五湖’,则总言南方之湖。 洞庭 一也, 青草 二也, 鄱阳 三也, 彭蠡 四也, 太湖 五也。” 洮滆 ,今 江苏 长荡湖 、 西滆湖 。 彭蠡 ,今 鄱阳湖 。 青草 ,今 洞庭湖 东南部。

(3).指 洞庭湖 。 唐 杜甫 《归雁》诗:“年年霜露隔,不过 五湖 秋。” 朱鹤龄 注:“雁至 衡阳 则回。此五湖当指 洞庭湖 言。”

(4).近代称 华中 、 华东 五大著名湖泊。即 洞庭湖 、 鄱阳湖 、 巢湖 、 洪泽湖 和 太湖 。

(5). 春秋 末 越国 大夫 范蠡 ,辅佐 越王 勾践 ,灭亡 吴国 ,功成身退,乘轻舟以隐於五湖。见《国语·越语下》。后因以“五湖”指隐遁之所。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法当仰隮 商 洛 ,俯泛五湖,追 巢父 於峻岭,寻渔父於沧浪。” 唐 李白 《书情赠蔡舍人雄》诗:“我纵五湖棹,烟涛恣崩奔。” 清 李渔 《巧团圆·闻诏》:“从今后呵,纔知道隐 三湘 泛五湖,这仙缘没福难图。”

好在

幸好

好在他伤势不重

意欲

见“ 意欲 ”。

(1).亦作“ 意慾 ”。欲望。《淮南子·道应训》:“故人主之意欲见於外,则为人臣之所制。” 宋 朱熹 《答林择之书》之一:“今方欲与朋友説,日用之閒,常切点检气习偏处,意欲萌处。” 清 陈天华 《论中国宜改制民主政体》:“倘非达於共和,国民之意慾难厌,霸者弥缝掩饰之策,决其不能奏效也。” 叶圣陶 《李太太的头发》:“她想新奇事情一定给她们望见了;一种意欲包围着她的脑袋。”

(2).想要。谓心想做某事。《后汉书·彭宠传》:“小奴意欲解之,视户外,见 子密 听其语,遂不敢解。”《二刻拍案惊奇》卷三:“我意欲完前日之约,不好自家启齿。”《红楼梦》第一回:“你携了此物,意欲何往?”

登瀛

(1).登上 瀛州 。犹成仙。 明 郑若庸 《玉玦记·祝寿》:“拚酩酊,算此乐人间,不减登瀛。”

(2).见“ 登瀛洲 ”。

(3).登上瀛台。 清 代新进士及第授官仪式之一。《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 安公子 ﹞一心只想飞回去见着父母……无如明日便是传臚大典,紧接着还有归大班引见,赴宴,谢恩,登瀛,释褐许多事,授了职便要进那座翰林院到任。”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