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伯宇和霞字韵计再作一篇

作者: 王洋朝代: 宋代

叶伯宇和霞字韵计再作一篇原文

全似襄阳隐士家,只添灵照减丹霞。
晚山寒后犹疑远,古木春来亦好华。
酒似竹光仍斩绿,人如锦面更添花。
了知衰病轻成醉,不但流涎向麹车。

诗词问答

问:叶伯宇和霞字韵计再作一篇的作者是谁?答:王洋
问:叶伯宇和霞字韵计再作一篇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洋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洋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士家

魏 晋 时,职业士兵的家庭称为士家。士家子弟世代为兵。《三国志·魏志·辛毗传》:“帝欲徙 冀州 士家十万户实 河南 。时连蝗民饥,羣司以为不可。”参阅 周一良 《<三国志>札记》。

灵照

(1).犹明察。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帝江》:“质则混沌,神则旁通,自然灵照,听不以聪。” 南朝 宋 郑道之 《神不灭论》:“况神体灵照,妙统众形。”

(2).《景德传灯录·襄州居士庞蕴》载:“居士( 庞藴 ,洞达禪宗)将入灭,令女 灵照 出视日早晚,及午以报。女遽报曰:‘日已中矣,而有蚀也。’居士出户观次, 灵照 即登父座,合掌坐亡。居士笑曰:‘我女锋捷矣!’”后以“灵照”泛指善解父意之 * 。 宋 苏轼 《虔州吕倚承事贫甚至食不足》诗:“不识孔方兄,但有 灵照 女。” 宋 陆游 《小酌》诗:“ 宗文 树鸡栅, 灵照 挈蔬篮。” 钱仲联 校注:“ 宗文 、 灵照 乃借指其子女。” 金 张建 《送贺彦淳还南邠》诗:“襁负尚怜 灵照 幼,家贫赖有 孟光 贤。”

(3).谓神灵光辉照耀。《云笈七籤》卷六五:“至於金丹之功,玄神洞高,冥体幽变,龙化灵照。”

丹霞

(1).红霞。 三国 魏 曹丕 《丹霞蔽日行》:“丹霞蔽日,采虹垂天。” 唐 元稹 《青云驿》诗:“丹霞烂成綺,素云轻若綈。” 明 夏完淳 《叙怀》诗:“丹霞照深池,清暉被嘉树。”

(2).比喻红艳的色彩。 晋 傅玄 《艳歌行》:“白素为下裾,丹霞为上襦。” 唐 李商隐 《和郑愚赠筝妓二十韵》:“茜袖捧琼姿,皎日丹霞起。”《红楼梦》第五八回:“﹝ 宝玉 ﹞从 沁芳桥 一带堤上走来。只见柳垂金綫,桃吐丹霞。”

犹疑

见“犹豫”

竹光

(1).竹林中的光影。 唐 杜甫 《屏迹》诗之二:“竹光团野色,舍影漾江流。” 宋 杨万里 《又题寺后竹亭》诗:“行尽空房忽画阑,竹光和月入亭寒。” 元 马祖常 《石田山居》诗之七:“竹光浮昼碧,花蕊颺春红。”

(2).谓竹子表皮光滑。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 沉光禄 子大 、 许明府 子逊 ,二人齐名。 沉 如:‘竹光晨露滑,池静夜泉生。’……真 少陵 也。”

了知

明知;领悟。《宋书·殷琰传》:“ 伦 等皆是足下腹心爪牙,所以携手相捨,非有怨恨也,了知事不可济,祸害已及故耳。”《百喻经·三重楼喻》:“愚人见其垒墼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 宋 杨万里 《至永州城外》诗:“了知归近犹看堠,更有愁来即入城。” 明 袁中道 《东游日记》:“入 琅琊山 藏经院,得木匣,乃《楞伽经》也。见经中字跡,忽然汗下,了知前生。”

衰病

体弱多病

衰病残岁

不但

不仅,不只是——用在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的前一分句,指出并承认某层意思,后一分句常有“而且”、“并且”、“也”、“还”、“又”等词相呼应,表示有更进一层的意思

我们的家乡不但风景优美,物产也很丰富

流涎

又名流涎不收。多为脾热或脾胃虚寒,升降失常,不能收摄所致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