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作者: 白居易朝代: 唐代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原文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诗词问答

问: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问: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462-41

参考注释

苏州

苏州,古称吴,简称为苏,又称姑苏、平江等,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全市面积8488.42平方公里。

夏至

(1) 对北半球的居民来说,指太阳到达夏至点的时刻;对南半球的居民来说,指太阳到达冬至点的时刻

(2)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21或22日,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夜间最短

筒竹

(1).竹筒。 宋 王谠 《唐语林·文学》:“ 白居易 长庆 二年,以中书舍人为 杭州 刺史……官妓 高玲瓏 、 谢好好 巧於应对,善歌舞。从 元稹 镇 会稽 ,参其酬唱。每以筒竹,盛诗来往。”

(2).犹鞭炮。 清 褚人穫 《坚瓠四集·除夕遗俗》:“筒竹雷鸣,瓶梅冻解,待漏千门万户春。”

子鹅

幼鹅,嫩鹅。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鹅鸭》:“供厨者,子鹅百日以外,子鸭六七十日,佳。”《南史·庾悦传》:“ 悦 厨饌甚盛,不以及 毅 , 毅 既不去, 悦 甚不欢。 毅 又相闻曰:‘身今年未得子鹅,岂能以残炙见惠。’” 唐 陆龟蒙 《蔬食》诗:“ 孔融 不要留残膾, 庾悦 无端恡子鹅。”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进子鹅,必去其首尾,而以鸡首冠葢之。”

水国

多河流、湖泊的地区

台榭

台和榭。亦泛指楼台等建筑物。《书·泰誓上》:“惟宫室臺榭,陂池侈服,以残害于尔万姓。” 孔颖达 疏引 李巡 曰:“臺,积土为之,所以观望也。臺上有屋谓之榭。” 唐 杜甫 《滕王亭子》诗:“君王臺榭枕 巴山 ,万丈丹梯尚可攀。”《红楼梦》第一○二回:“那日, 尤氏 过来送 探春 起身……觉得凄凉满目,臺榭依然,女墙一带都种作园地一般,心中悵然如有所失。”

风尚

社会风貌与时尚

树立新风尚

管弦

亦作“ 管絃 ”。亦作“筦弦”。亦作“筦絃”。 1.管乐器与弦乐器。亦泛指乐器。《淮南子·原道训》:“夫建钟鼓,列管弦。”《汉书·礼乐志》:“为其俎豆筦弦之间小不备,因是絶而不为,是去小不备而就大不备,或莫甚焉。” 晋 张华 《情诗》之一:“终晨抚管弦,日夕不成音。” 明 王錂 《春芜记·感叹》:“三千珠履盈阶陛,十二金釵列管絃。” 清 孙枝蔚 《村居杂感》诗之五:“长物吾家少,樽罍伴管絃。”

(2).指管弦乐。《汉书·礼乐志》:“和亲之説难形,则发之於诗歌咏言,鐘石筦弦。” 唐 崔湜 《奉和春日幸望 * 》:“庭际花飞锦绣合,枝间鸟囀管弦同。” 元 陈孚 《真定怀古》诗:“千里桑麻緑荫城,万家灯火筦絃清。” 宋 欧阳修 《采桑子》词:“返照波间,水阔风高颺管絃。” 郭小川 《厦门风姿》诗之四:“听, 南海 的涛声如号角, 鹭江 的潮音如管弦。”

有酒

谓喝醉酒。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你且住者,今日有酒也, 红娘 扶将哥哥去书房中歇息,到明日咱别有话説。”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二折:“ 李 顺,你有酒了,你歇息咱。”《 * 词话》第四三回:“ 月娘 见他有酒了,打发他脱了衣裳,只教 李瓶儿 与他磕了头。”

无处

(1).无所处。谓没有处置的理由。《孟子·公孙丑下》:“若於 齐 ,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餽之,是货之也。” 赵岐 注:“我在 齐 无事,於义未有所处也。义无所处而餽之,是以货财取我。”

(2).犹无为,无常。《吕氏春秋·圜道》:“帝无常处也,有处者乃无处也。” 高诱 注:“有处,有为也。有为则不能化,乃无处为也。”

(1).没有处所;没有地方。《楚辞·九辩》:“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无处。”《汉书·高后纪》:“汝为将而弃军, 吕氏 今无处矣。” 颜师古 注:“言见诛灭,无处所也。”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一:“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茅盾 《子夜》十七:“可是她这样的苦闷却又无处可以告说。”

(2).无一处,没有任何地方。 唐 方干 《送孙百篇游天台》诗:“远近常时皆药气,高低无处不泉声。”《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漫山遍野,无处不到,并无一些下落。”

不过

(1)

——用在形容词性的词组或双音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很高

那就再好不过了

(2)

——作连词,表示转折,只是

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清·洪亮吉《治平篇》

病人精神还不错,不过胃口还不好

(3)

副词,指明范围;只,仅仅

不过是个小孩子

交印

交出官印,谓卸职。 唐 白居易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诗:“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相次

(1).亦作“ 相佽 ”。依为次第;相继。《周礼·考工记·画繢》:“画繢之事,杂五色,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 郑玄 注:“此言画繢六色所象,及布采之第次。” 唐 刘言史 《北原情》诗之二:“城中人不絶,哀挽相次行。” 宋 真德秀 《跋石鼓挽章祭文后》:“间相与道初元时事,往往语未终,輒相佽悽然,泣数行下。”《明史·方国珍传》:“ 国珍 率所部遁入海,追败之 盘屿 ,其部将相次降。”

(2).将近。《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相次二更,见一轮明月,正照着当空。”《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陶铁僧 拽开脚出门去,相次到 五里头 ,独自行。”

褰帷

亦作“ 褰幃 ”。1.撩起帷幔。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开车褰幃,周章城邑。”《南史·后妃传上·潘淑妃》:“帝好乘羊车经诸房, 淑妃 每庄饰褰帷以候。”《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随起身褰帷拂枕,叠被铺牀。”

(2).《后汉书·贾琮传》:“ 琮 为 冀州 刺史。旧典,传车驂驾,垂赤帷裳,迎於州界。及 琮 之部,升车言曰:‘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乃命御者褰之。”后因以“褰帷”为官吏接近百姓,实施廉政之典。《梁书·刘孝绰传》:“方且褰帷自厉,求瘼不休。” 宋 王禹偁 《拟除开封县令可郑州刺史》:“以尔具官某,宰予赤县,绰有政声,宜旌墨綬之贤,用布褰帷之化。” 清 陈梦雷 《赠臬宪于公》诗:“褰幃 巴子国 ,揽轡垫 江 滨。”

在前

从前;先前

在前,他是个老师

依然

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洛下

(1).指 洛阳 城。 南朝 梁 刘令娴 《祭夫徐悱文》:“调逸 许 中,声高 洛 下。” 宋 苏轼 《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 山西 老将诗无敌, 洛 下书生语更妍。” 明 王世贞 《明佐游梁无资作歌见援聊此奉复》诗:“吾家弱弟惭小落, 洛 下东西两间屋。”

(2).复姓。 汉 代有 洛下閎 。见《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赞》。

秋月

(1).秋夜的月亮。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叩栧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唐 杜甫 《十七夜对月》诗:“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清 陆圻 《与歌者陈郎》诗:“玉管谩吹秋月白,红牙曾对綺筵新。” 殷夫 《放脚时代的足印》诗:“秋月的深夜,没有虫声搅破寂寞,便悲哀也难和我亲近。”

(2).秋季。《魏书·长孙嵩传》:“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则 裕 首可不战而悬。”《南齐书·州郡志上》:“土甚平旷,刺史每以秋月多出 海陵 观涛,与 京口 对岸, 江 之壮阔处也。”

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梅雨

指初夏江淮流域持续较长的阴雨天气,正值梅子黄熟,故称

齐云楼

古楼名。齐云,言其高与云齐。较为著名者有二:(1)旧在 江苏 苏州 子城上, 唐 曹恭王 所建。 唐 白居易 《齐云楼晚望》诗:“ 齐云楼 北面,半日凭栏干。” 宋 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 白乐天 於西楼命宴, 齐云楼 晚望,皆有篇什。所谓池阁者,盖今之后楼也;西楼者,盖今之 观风楼 也; 齐云楼 者,盖今之 飞云阁 也。”(2)旧在 陕西省 华县 城内。《旧唐书·昭宗纪》:“﹝ 乾寧 四年﹞七月甲戌,帝与学士、亲王登 齐云楼 ,西望 长安 ,令乐工唱御製《菩萨蛮》词。”《新五代史·杂传二·韩建》:“ 昭宗 登 齐云楼 ,西北顾望京师,作《菩萨蛮》辞三章以思归。”

上事

(1).正业。《管子·问》:“乡子弟力田为人率者几何人?国子弟之无上事,衣食不节,率子弟不田弋猎者几何人?”

(2).指君事,国事。 汉 刘安 《上书谏伐南越》:“ 越 人名为藩臣,贡酎之奉,不输大内,一卒之用,不给上事。”

(1).向朝廷上书言事。《后汉书·隗嚣传》:“ 嚣 宾客、掾史多文学生,每所上事,当世士大夫皆讽诵之。”

(2).指所上的奏章。《三国志·吴志·吴主传》:“今省上事,款诚深至,心用慨然,悽愴动容。”

(3).接任;就职。《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壬午, 延寿 下令,以来月朔日於待贤馆上事,受文武官贺。”《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二年》:“甲子,詔:‘凡宰相召自外者,令百官班迎之;自内拜者,听行上事仪。’”

(4).处理公务。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中书门下官并於西省上事,以便礼仪。”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太常卿 封敖 於私第上事,御史弹奏,左迁国子祭酒。故事太常卿上日庭设九部乐,尽一时之盛。 敖 欲便於观閲,遂就私第视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