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谭节妇祠次姚大参韵

作者: 江源朝代: 明代

永新谭节妇祠次姚大参韵原文

万烧金不变,九折水从东。

慷慨谭家妇,东南烈女雄。

心肝悬白日,贞烈照苍空。

断臂略相似,投崖差可同。

洁身双1一1刃下,沁血八砖中。

大节书青简,遗容托泮宫。

碑文一片石,人纪万年功。

背主空贻臭,偷生总下风。

精灵留异影,庙貌护神通。

过客祠前拜,香炉火正红。

诗词问答

问:永新谭节妇祠次姚大参韵的作者是谁?答:江源
问:永新谭节妇祠次姚大参韵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永新谭节妇祠次姚大参韵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江源的名句有哪些?答:江源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排律 押东韵

参考注释

烧金

(1).指方术之士炼丹砂为黄金。 唐 李贺 《马诗》之二三:“ 武帝 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王琦 汇解:“ 汉武帝 ……使方士鍊丹砂为黄金。” 宋 陆游 《寓天庆观》诗:“只道烧金有 刘向 ,不知卖药是 韩康 。” 明 叶子奇 《草木子·杂制》:“真人 邱长春 能烧金,佐 世祖 军国之用。”

(2).谓以金为釜。极言生活奢华。 唐 李贺 《秦宫诗》:“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清酥夜半煮。” 王琦 汇解:“烧金,言其以金为釜。”

不变

(1)

常用于诗或古文,可以意味不变的恒常性或稳定性

尔不变,余亦不变

(2)

使…不发生不合心意的改变

现在的税额不变

(3)

使 不再改变

使一切未解决的问题…十年不变,在此期间将共同努力寻求永久的和平解决的办法

折水

回旋的流水。借指产珠玉之处。语出《淮南子·墬形训》:“水员折者有珠,方折者有玉。” 南朝 梁元帝 《庄严寺僧旻法师碑》:“是故 隋 光烛 魏 ,非折水之恒珍; 和 璧入 秦 ,岂润山之常宝。” 唐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韞珠澄积润,让璧动浮光。浮光疑折水,积润疎圆沚。”

慷慨

(1) 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慷慨就义

(2) 大方;不吝啬

慷慨解囊

家妇

指妻子。《史记·循吏列传》:“﹝ 公仪休 ﹞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讎其货乎?’”《史记·循吏列传》:“ 太史公 曰:‘ 公仪子 见好布而家妇逐。’”

东南

介于东和南之间的方向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烈女

刚正有节操的女子;抗拒 * 或殉夫而死的女子

心肝

(1) 称最亲热最喜爱的儿女等

(2) 良心、正义感

白日

(1) 白天

(2) 太阳

白日依山尽。——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3) 泛指时光

浪费白日

贞烈

刚正而有节操,宁死不屈

断臂

(1).砍断手臂。谓僧人求法专诚。 南北朝 时,僧 神光 闻 达摩 在 * ,遂往。彼晨夕参承,莫闻诲励,乃断臂置师前。后 达摩 遂传衣钵与 神光 ,是为禅宗二祖 慧可 。见《景德传灯录》卷三。 唐 贾岛 《赠绍明上人》诗:“祖岂无言去,心因断臂传。” 宋 欧阳修 《工部郎中欧阳公墓志》:“先是京师岁旱,有浮屠人断臂祷雨,官为起寺於 龟山 。”

(2).砍断手臂。谓女子贞洁守身。典出《新五代史·杂传序》:“予尝得 五代 时小説一篇,载 王凝 妻 李氏 之事…… 凝 家 青齐 之间,为 虢州 司户参军,以疾卒于官。 凝 家素贫,一子尚幼, 李氏 携其子负遗骸以归东。过 开封 ,止旅舍。旅舍主人见其妇人独携一子而疑之,不许其宿。 李氏 顾天已暮,不肯去,主人牵其臂而出之。 李氏 仰天长慟曰:‘我为妇人,不能守节而此手为人执邪?不可以一手并污吾身!’即引斧自断其臂。” 明 邵璨 《香囊记·强婚》:“岂不闻 李氏 断臂,清风满耳如生。”《剪灯馀话·鸾鸾传》:“效投崖之烈女,慕断臂之贞妻。” 清 黄宗羲 《唐烈妇曹氏墓志铭》:“夫 溧阳 女子,一言而沉身; 王凝 之妻,仓卒而断臂。古人於生死之际,处之至精,今人见其为轻耳。”

相似

相类;相像

相似三角形

豕与亥相似。——《吕氏春秋·慎行论》

差可

犹尚可。勉强可以。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人问抚军:‘ 殷浩 谈竟何如?’答曰:‘不能胜人,差可献酬羣心。’”

洁身

使自己保持清白

洁身守道

八砖

见“ 八花塼 ”。

大节

(1) 高尚的节操

(2) 重要的节日

青简

(1).竹简。古代用以书写的狭长竹片。《后汉书·吴祐传》:“ 恢 ( 吴恢 )欲杀青简以写经书。” 李贤 注:“杀青者,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復不蠹,谓之杀青,亦谓汗简。”

(2).借指青史,史书。《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虽復青简缔芳,未若玉石之不朽。”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 云臺 终日画,青简为谁编?” 清 王式丹 《睢阳庙》诗之一:“名先 李 郭 悬青简,血并 南 雷 染碧莎。” 郭沫若 《志愿军凯歌》诗:“红旗夹道风中舞,青简留芳域外传。”

(3).泛指书籍。 唐 白居易 《秘书省中忆旧山》诗:“厌从薄宦校青简,悔别故山思白云。” 宋 叶适 《叶路分居思堂》诗之一:“苔色迷青简,虫文蚀素书。”

(4).借指著作。 南朝 梁 刘孝标 《重答刘秣陵沼书》:“余悲其音徽未沬,而其人已亡;青简尚新,而宿草将列。” 宋 邹浩 《送薛唐卿赴省试》诗:“緑衣春色知谁共,青简风流自此开。” 清 钱谦益 《挽西蜀尹西有长庚》诗之一:“ * 上黄扉寝,七字诗来青简休。”

(5).道家的神仙名录。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三:“六日往 东华 ,见尔名已上青简。”《云笈七籤》卷一一七:“天尊曰:‘尔之青简列於方诸矣。’”

遗容

(1) 人死后的相貌

(2) 死者的遗像

泮宫

古时的学校名称

碑文

刻在石碑上的文词

一片石

一片石头,后专指碑碣。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七:“ 温子昇 作《韩陵山寺碑》, 信 ( 庾信 )读而写其本。南人问 信 曰:‘北方文士何如?’ 信 曰:‘惟有 韩陵山 一片石堪共语。’” 唐 李白 《襄阳歌》:“君不见 晋朝 羊公 一片石, * 剥落生莓苔。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按,此指 襄阳 岘山 的 羊祜 堕泪碑。

人纪

人之纲纪,指立身处世的道德规范。《书·伊训》:“先王肇修人纪。” 孔 传:“言 汤 始修为人纲纪。”《旧唐书·杨绾传》:“行为人纪,文合典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不独国纪荡然,抑且人纪顿丧。”

万年

极其久远的年代

背主

背叛主人。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八·石亨奸党》:“尝谓背主负恩者,人臣之首恶;大逆不道者,王法所必诛。”《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此是雇工背主,假捏出来的事。”

贻臭

留下恶名。 明 王世贞 《将军行》:“生为众人恨,死为众鬼怜。寄语二心臣,貽臭空万年。”

偷生

苟且求活

存者且偷生。——唐· 杜甫《石壕吏》

下风

(1) 风所吹向的那个方向

不要在下风的方向救火,那太危险了

(2) 比喻处于下位,卑位

精灵

(1) 鬼怪;神灵

(2) 〈方〉∶机灵;聪明机智

这孩子是个精灵鬼

庙貌

《诗·周颂·清庙序》 郑玄 笺:“庙之言貌也,死者精神不可得而见,但以生时之居,立宫室象貌为之耳。”因称庙宇及神像为庙貌。 三国 蜀 诸葛亮 《黄陵庙记》:“庙貌废去,使人太息。”《桯史》附 宋 岳珂 《吁天辩诬通叙》:“ 孝宗 皇帝嗣位之初,首加昭雪,復其宫爵,又锡之冢地……旌以庙貌而俾有以尉部曲三军之心。”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军次实录》:“形骸虽肖何如觉,庙貌徒严妄设陈。”

神通

佛教指神佛具有的神奇能力,今指出奇的手段或本领

大显神通

老栓倒觉得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 鲁迅《药》

过客

过路的人

穰岁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韩非子·五蠹》

炉火

(1).生了火的炉子。《南齐书·褚澄传》:“有一傖父冷病积年,重茵累褥,牀下设炉火,犹不差。” 唐 舒元舆 《上论贡士书》:“廊廡之下,特设茵榻,陈炉火脂烛。”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明日但各出杖头钱,我自担炉火来。”

(2).谓道士炼制丹药。 晋 葛洪 《神仙传·李少君》:“ 少君 於 安期先生 得神丹炉火之方。” 唐 冯翊 《桂苑丛谈·张绰有道术》:“﹝ 张绰 ﹞颇有道术,常养气絶粒,嗜酒耽碁,又以炉火药术为事。”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倪幼蓉》:“女少长,喜閲道藏书,且多妙解,於炉火铅汞之事,独不深信。”

(3).炉中之火。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四:“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唐 柳宗元 《童区寄传》:“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絶之。”

鑪火:1.炉中之火。《墨子·备穴》:“战且北,以须鑪火之然也。” 宋 曾巩 《雪咏》:“鑪火殆可谢,衣絮谁復言。”

(2).生了火的炉子。《南齐书·褚澄传》:“有一傖父冷病积年,重茵累褥,牀下设鑪火,犹不差。”

(3).谓道士炼制丹药。 唐 冯翊 《桂苑丛谈·李将军为左道所误》:“一旦有小校绍介一道人,云能鑪火之事。”

标签:节妇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