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野田原文

野田异初到,廿日增佳象。

两番霖霈灵,多稼苗助长。

徐骑一历观,心目为之爽。

拂风送沤郁,饮露润瀣沆。

再雨不为过,消炎泄秋枉。

昨阅京畿报,雨接湿欠广。

况兼酷曦蒸,诚恐暵耕壤。

慰弗胜愁切,近远顿殊想。

诗词问答

问:野田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野田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养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五十八

2. 至山庄后于五月十九日及六月初二日两次得雨优沾禾苗日见长发

参考注释

野田

犹田野。《南齐书·祥瑞志》:“ 永明 二年八月, 梁郡 睢阳县 界野田中获嘉禾,一茎二十三穗。” 唐 王维 《偶然作》诗之二:“得意苟为乐,野田安足鄙。” 清 魏源 《京口琴娘曲》:“野田积水 淮 南道,日乞穷途夜青草。”

助长

帮助成长;促使增长

言过其实的吹捧文章大大地助长了这位青年作者的自高自大

历观

逐一地看。 汉 冯衍 《显志赋》:“歷观九州山川之体,追览上古得失之风。” 晋 陆机 《豪士赋序》:“歷观古今,徼一时之功而居 伊 周 之位者有矣。”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歷观 秦 汉 以及 五代 ,諫諍而死盖数百人。” 清 方东树 《昭昧詹言·通论七律》:“歷观小才,多是辞不能达意。”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历观国内无一佳象,而仆则思想颇变迁,毫不悲观。”

汉 代楼观名。《汉书·扬雄传》:“登 歷观 而遥望兮,聊浮游以经营。” 颜师古 注:“ 舜 耕 歷山 ,故云然。”

心目

(1) 内心

吾心目中。——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2) 想法和看法

沤郁

香气浓郁。《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芬芳沤鬱,酷烈淑鬱。” 郭璞 注:“香气盛也。”

瀣沆

夜间的水气。 清 魏源 《村居杂兴》诗之四:“默坐更何言,中庭盈瀣沆。”

不为

(1).不做;不干。《诗·卫风·淇奥》:“善戏謔矣,不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铭始不实。”

(2).谓收成不好。《墨子·杂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六》:“‘岁不为’,犹《玉藻》言年不顺成也。”《淮南子·本经训》:“是故上下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为。” 高诱 注:“不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夫璿玉致美,不为池隍之宝;桂椒信芳,而非园林之实。”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先破后承,始开终结,内分八股,股股相对,绳墨不为不严矣。”

(1).不因为。《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 尧 存,不为 桀 亡。” 汉 东方朔 《答客难》:“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輟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輟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彦 《浣溪沙》词:“不为萧娘旧约寒,何因容易别 长安 。”

(2).不为了。《汉书·扬雄传下》:“盖闻圣主之养民也,仁霑而恩洽,动不为身。” 颜师古 注:“言忧百姓也。”

京畿

国都和国都周围的地方

视学京畿。——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况兼

况且

这阎婆惜水也似后生,况兼十八九岁,正在妙龄之际,因此 宋江不中那婆娘意。——《水浒传》

诚恐

犹唯恐。《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今四舅深执忠孝,引身自退,而以方垂未静,拒而不许;如后有毫毛加於今日,诚恐推让之名不可再得。”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三折:“猛然醒来,诚恐天晚母亲在家悬望。”《何典》第五回:“ 牵钻鬼 诚恐老子要怪他,便把那叫化子夹背一记。”

近远

(1).指亲近或疏远的人。《汉书·公孙弘传》:“其性意忌,外宽内深。诸常与 弘 有隙,无近远,虽阳与善,后竟报其过,杀 主父偃 ,徙 董仲舒 胶西 ,皆 弘 力也。”

(2).近处和远处。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飒秣建国》:“进止威仪,近远取则。其王豪勇,邻国承命。” 清 宋之绳 《梅花》诗:“漠漠冻云连近远,荒荒野月照清寒。”

(3).谓远近的程度。 晋 木华 《海赋》:“徒识观怪之多骇,乃不悟所歷之近远。”《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李陵 问:‘火去此门近远?’左右报言:‘火去此间一里。’” 宋 陈克 《谒金门》词:“消息不知郎近远,一春长梦见。”

(4).偏义复词。谓远。 元 无名氏 《替杀妻》楔子:“不多近远有个员外,待要结义小人做兄弟。” 元 无名氏 《千里独行》楔子:“[ 张虎 云:] 张飞 言道, 曹丞相 军马,偌近远来到这里,人困马乏,他要今晚夜间,领兵来偷营刼寨。”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