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碧轩作呈使君少隐时欲赴召

作者:陈与义 朝代:宋代

原文

我本山中人,尺一唤起趋埃尘。
君为边城守,作意邀山入窗牖。
朝来爽气如有期,送我凭轩一杯酒。
丈夫已忍猿鹤羞,欲去且复斯须留。
西峰木脱乱鬟拥,东岭烟破修眉浮。
主人爱客山更好,醉里一笑惊蛮州。
丁宁云雨莫作厄,明日青山当送客。

诗词问答

问:《遥碧轩作呈使君少隐时欲赴召》的作者是谁?答:陈与义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与义的名句有哪些?答:陈与义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本山

(1).佛教语。对各宗派传法的中心寺院之称。也叫本寺,下属各寺称为末寺。 晋 慧远 《万佛影铭》:“共立此臺,拟像本山。”

(2).此山。《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他是本山人,乃是本房檀越,就中与我独厚。”

中人

(1) 在两方之间调解、做见证或介绍买卖的人

(2) 一般人;中等人

中人之家

(3) 宦官

中人监织造者。——《明史》

(4) 普通人

才能不及中人。——汉· 贾谊《过秦论》

尺一

(1).亦称“ 尺一牘 ”、“ 尺一板 ”。古时诏板长一尺一寸,故称天子的诏书为“尺一”。《汉书·匈奴传上》:“ 汉 遗 单于 书,以尺一牘,辞曰:‘皇帝敬问 匈奴 大单于无恙’,所以遗物及言语云云。”《东观汉记·杨政传》:“ 政 师事博士 范升 。 建武 中, 升 为太常丞,为去妻所诬告,坐事繫狱,当伏重罪…… 政 涕泣求哀,上即尺一出 升 。”《后汉书·陈蕃传》:“陛下宜採求失得,择从忠善。尺一选举,委尚书三公。” 李贤 注:“尺一,谓板长尺一,以写詔书也。”《后汉书·舆服志下》“乘舆黄赤綬” 刘昭 注引 汉 卫宏 《汉旧仪》:“璽皆以 武都 紫泥封,青囊白素里,两端无缝,尺一板中约署。” 宋 陈与义 《遥碧轩作呈使君少隐时欲赴召》诗:“我本山中人,尺一唤起趋埃尘。” 清 顾炎武 《赠孙徵君奇逢》诗:“明廷来尺一,空谷賁蒲轮。”

(2).指书信。《古今小说·赵伯昇茶肆遇仁宗》:“多谢贵人脩尺一,西山制置逕相投。” 清 方文 《访吴锦雯不遇留此》诗之一:“板扉深巷掩,霉雨暮天寒。尺一授童女,归时抆泪看。”

起趋

起身恭迎。 唐 韩愈 《汴州乱》诗之二:“昨日乘车骑大马,坐者起趋乘者下。”

埃尘

(1).尘土。《后汉书·光武帝纪上》:“瞰临城中,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鉦鼓之声闻数百里。” 唐 孟郊 《罗氏花下奉招陈侍御》诗:“眼见枝上春,落地成埃尘。” 宋 欧阳修 《同年秘书丞陈动之挽词》之一:“富贵声名岂足论,死生荣辱等埃尘。”

(2).喻尘世。 汉 张衡 《归田赋》:“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唐 白居易 《奉和晋公侍中蒙除留守行及洛师感悦发中斐然成咏》:“鸞凤翱翔在寥廓,貂蝉萧洒出埃尘。” 宋 范成大 《西江有单鹄行》:“方知翅翎俊,可以凌埃尘。”

(3).地面上。多见于戏曲。《再生缘》第五八回:“送出仪门登了轿,忙忙的,拦轩一拱到埃尘。”京剧《盗宗卷》:“[ 张苍 唱] 张苍 撩袍跪埃尘,拜谢我主的爵禄恩。”

城守

(1).城池的守备。《国语·楚语上》:“城守之木,於是乎用之。” 韦昭 注:“城守之餘,然后用之。” 南朝 梁 沉约 《反舌鸟赋》:“倦城守之諠疲,爱田郊之閒素。”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尹侍御奏折》:“ 广平 一带,州县纷然瓦解。城守不施,草间偷活,狼奔豕突,如入无人之境。”

(2).据城而守。《战国策·楚策一》:“ 扞关 惊,则从 竟陵 已东,尽城守矣。”《史记·梁孝王世家》:“ 梁孝王 城守 睢阳 ,而使 韩安国 、 张羽 等为大将军,以距 吴 楚 。”《后汉书·任光传》:“廷掾持 王郎 檄诣府白 光 , 光 斩之于市,以徇百姓,发精兵四千人城守。”

(3).指防守地方的武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直等到钉封文书到了,在监里提了出来绑了, 歷城 县会了城守,亲自押出西关。”

作意

(1).着意;加意。 唐 陆龟蒙 《幽居有白菊一丛因而成咏呈知己》诗:“月中若有閒田地,为劝 嫦娥 作意栽。” 宋 陈与义 《遥碧轩作呈使君少隐时欲赴召》诗:“君为边城守,作意邀山入窗牖。”

(2).指故意、特意。 唐 杜甫 《江头五咏花鸭》诗:“稻粱霑汝在,作意莫先鸣。”《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昨日又承他送些小菜来看我,作意备些薄礼,来日到他府中作谢。” 清 王士禛 《寄陈伯玑金陵》诗:“东风作意吹杨柳,緑到 芜城 第几桥?”

(3).注意。 唐 蒋防 《玄都楼桃》诗:“红软满枝须作意,莫交 方朔 施偷将。”《新唐书·李绛传》:“帝每閲视,顾左右曰:‘而等宜作意,勿为如此事。’”

(4).起意;决意。 唐 张籍 《寄昭应王中丞》诗:“春风 石瓮寺 ,作意共君游。”

(5).著作的本意。《汉书·艺文志》:“﹝《书》﹞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 郭沫若 《孔雀胆·后记》:“在写作时当然也加上了一层作意,现代人所说的主题。”

窗牖

窗户。 汉 枚乘 《杂诗》之五:“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唐 崔颢 《邯郸宫人怨》诗:“水晶帘箔云母扇,琉璃窗牖玳瑁床。” 清 吴敏树 《听雨楼记》:“余喜而上於楼以观,则凡湖与山之献於栏槛而入於窗牖者,向未知其有於此也。” 叶圣陶 《穷愁》:“以室无窗牖,遂如仍在宵夜,光明之泽弗被,寒贫可嘆哉。”

朝来

早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西山 朝来,致有爽气。” 元 顾德辉 《青玉案》词:“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

一杯

(1).指一杯的容量。《孟子·告子上》:“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唐 王维 《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朱子语类》卷二四:“如一杯羹在此冷了,将去温来又好。”

(2).表示少量。 唐 李白 《送鲁郡刘长史》诗:“ 鲁国 一杯水,难容横海鳞。”

(3).特指一杯酒。 唐 杜甫 《台上》诗:“老去一杯足,谁怜屡舞长。” 宋 杨万里 《立春日有怀》诗之一:“白玉青丝那得説?一杯嚥下 少陵 诗!”《红楼梦》第六三回:“这位奶奶那里吃了一杯来了?嘮三叨四的,又排场了我们一顿去了。”

丈夫

(1) 已婚女子的配偶

古者丈夫不耕。——《韩非子·五蠹》

(2) 男子

生丈夫,…生女子。——《国语·越语》

(3) 成年男子

丈夫气

丈夫亦爱怜。——《战国策·赵策》

猿鹤羞

谓隐士复出,愧违初志。 宋 陈与义 《遥碧轩作时欲赴召》诗:“丈夫已忍猿鹤羞,欲去且復斯须留。”

且复

犹言姑且再。《庄子·应帝王》:“子之先生不齐,吾无得而相焉。试齐,且復相之。”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既非公家用,且復还其私。” 宋 陆游 《十月八日九日连夕雷雨》诗:“牵萝且復补茅屋,饭豆何妨羹芋魁。” 明 刘基 《刘宗文菜窝遣兴》诗:“且復擷其蔬,独酌慰衰晚。”

斯须

一会儿的功夫,片刻

斯须就毙

且停斯须

脱乱

脱落错乱。《新唐书·艺文志一》:“自六经焚於 秦 而復出於 汉 ,其师传之道中絶,而简编脱乱讹缺,学者莫得其本真。”

修眉

长眉。 宋 柳永 《少年游》词:“修眉敛黛,遥山横翠,相对结春愁。”《元史·察罕帖木儿传》:“身长七尺,修眉覆目。” 巴金 《家》七:“在两道修眉和一根略略高的鼻子的中间,不高不低地嵌着一对大眼。”

主人

(1) 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

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财物的所有人

无罪于主人。——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权力的所有人;有其他人为其工作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狗、马等的所有者

国家的主人

主人与仆人

打狗也得看主人

(4) 接待宾客的人

主人下马客在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

主人忘归客不发。

丁宁

叮咛,反复地嘱咐

云雨

(1) 云和雨

(2) 指男女合欢

作厄

作难,作梗。多用以指天气阴雨。 宋 陈与义 《遥碧轩作呈使君少隐时欲赴召》诗:“丁寧云雨莫作厄,明日青山当逐客。” 王杏元 《铁笔御史》:“唉呀!今日天大作厄呀,小青蛙遍田跳,没人捉,太可惜了!”

明日

明天

明日复明日

明日去。——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明日徐公来。——《战国策·齐策》

明日造朝。——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送客

为客人送行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