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二弟时在白彪庄·其一

作者: 彭汝砺朝代: 宋代

寄二弟时在白彪庄·其一原文

携箧戴星去,荷锄冲雨行。

堤防询故老,铚艾倚新氓。

移竹三千个,添松一万茎。

但能逃冻饿,吾不慕公卿。

诗词问答

问:寄二弟时在白彪庄·其一的作者是谁?答:彭汝砺
问:寄二弟时在白彪庄·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寄二弟时在白彪庄·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彭汝砺的名句有哪些?答:彭汝砺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参考注释

戴星

(1).顶着星星。喻早出或晚归。 唐 王绩 《答冯子华处士书》:“或时与舟人渔子方潭并钓,俯仰极乐,戴星而归。” 宋 苏轼 《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对牀欲作连夜语,念汝还须戴星起。” 明 李东阳 《先叔父李父墓志铭》:“悉力勤事,戴星触雾,或远涉 江 汉 ,未尝告勩。” 清 钮琇 《觚賸·两大文章》:“臣趋朝之限,虽迫於戴星;而问寝之私,倍悬於爱日。”

(2).《吕氏春秋·察贤》:“ 宓子贱 治 单父 ,弹鸣琴,身不下堂,而 单父 治。 巫马期 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亲之,而 单父 亦治。”后因以“戴星”为称扬吏治或能吏之典。 唐 罗隐 《夜泊义兴戏呈邑宰》诗:“溪畔维舟问戴星,此中三害有图经。” 清 钱谦益 《杨应震授文林郎制》:“以蕞尔弹丸之邦,值累年捐瘠之后,戴星为治,计日有程。”

(3).马名。《诗·秦风·车邻》“有马白颠” 唐 孔颖达 疏:“额有白毛,今之戴星马也。”

(4).鱼名。《太平御览》卷九四○引《临海水土记》:“戴星鱼,状如鳶鱼,背上有两白璫如指大。因名之云。”

(5).谷精草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谷精草》。

冲雨

冒雨。 唐 韩偓 《即目》诗:“须信闲人有忙事,早来衝雨觅渔师。” 诸宗元 《雨中夜发上海》诗:“一夜奔车越六城,我行衝雨晓还晴。”

堤防

修固堤防

故老

(1).元老;旧臣。《诗·小雅·正月》:“召彼故老,讯之占梦。” 郑玄 笺:“君臣在朝,侮慢元老,召之不问政事,但问占梦。”《汉书·艺文志》:“古制,书必同文,不知则闕,问诸故老。” 唐 韩愈 《永贞行》:“元臣故老不敢语,昼卧涕泣何汍澜。”

(2).年高而见识多的人。 晋 陶潜 《咏二疏》:“促席延故老,挥觴道平素。” 金 王若虚 《赠昭毅大将军高公墓碣》:“事实始末,虽不能详;而故老所传,犹得见其为人之大略。” 袁鹰 《悲欢·飞》:“ 淮安 故老相传:从幼年时代起,他就爱倚在城中心 镇淮楼 的石栏杆上……伫目纵望遥天。”

(3).前朝遗老。 宋 王安石 《和微之登高斋》:“百年故老有存者,尚忆 世宗 初伐 淮 。” 明 宋濂 《元故曾府君石表辞》:“当 宋 初改物,遗黎故老,犹有存者。”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吴梅村诗》:“比之自讳失节,反託於遗民故老者,更不可同年语矣。”

铚艾

收割。引申指收获。艾,通“ 乂 ”。《诗·周颂·臣工》:“命我众人,庤乃钱鎛,奄观銍艾。” 毛 传:“銍,获也。” 马瑞辰 通释:“‘奄观銍艾’,甚言其收穫之速,乃所以为劝耳……《良耜》‘穫之挃挃’,传:‘挃挃,穫声也。’《説文》:‘銍,穫禾短镰也。’‘挃,穫禾声。’是挃与銍有别。而《尔雅·释训》‘銍銍,穫也’及此诗皆作銍者,假借字也。艾亦乂之假借,《説文》:‘乂,芟艸也。或作刈。’又:‘穫,乂穀也。’是芟艸、穫穀通谓之乂。” 明 刘基 《早行衢州道中》诗:“农家喜銍艾,行歌向东阡。”

三千

(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三世长於百年,三千广於 赤县 ;四部多於户口,七宝妙於石沙。”

冻饿

受冻挨饿。《孟子·梁惠王上》:“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史记·货殖列传》:“ 江 淮 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今先生入无儋石之储,出无束脩之调,徒含章如龙凤,被文如虎豹,吐之如波涛,陈之如锦绣,而冻饿於环堵,何计疏之可弔!” 清 管同 《与某君书》:“今之奔走干謁,营情货财者輒曰:‘吾不好利,如冻饿何!’” 管桦 《<小英雄雨来>的命运》:“在那寒风呼啸大雪飞扬的腊月天,常常有因为冻饿而死在村头上的行路人。”

公卿

(1).三公九卿的简称。《仪礼·丧服》:“公卿大夫室老士贵臣。”《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后汉书·陈宠传》:“及 竇宪 为大将军征 匈奴 ,公卿以下及郡国无不遣吏子弟奉献遗者。” 刘师培 《悲佃篇》:“试徵之 周代 天子立官,自公卿至胥徒,约五万九千四百餘人。”

(2).泛指高官。 汉 荀悦 《汉纪·昭帝纪》:“ 始元 元年,春二月。黄鵠下 建章宫 太液池中,公卿上寿。” 唐 元稹 《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公卿委累,贤彦駢繁。” 明 方孝孺 《君子斋记》:“为君子矣,虽不为公卿,无害也;为公卿而不足为君子,其如公卿何。” 严复 《和荆公<贾生>》诗:“赋鹏深情人不解,祇言未得作公卿。”

(3).指丈夫。《敦煌曲子词·凤归云》:“待公卿迴故日,容颜憔悴,彼此何如。” 蒋礼鸿 曰:“‘公卿’指丈夫,这和阿曹婆词称丈夫为‘君王’相同。俗文学里的所谓‘官人’,实际和公卿的意义也相同。”见《敦煌变文字义通释》。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