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沈参军招友生观芙蓉池

作者: 温庭筠朝代: 唐代

和沈参军招友生观芙蓉池原文

桂栋坐清晓,瑶琴商凤丝。
况闻楚泽香,适与秋风期。
遂从棹萍客,静啸烟草湄。
倒影回澹荡,愁红媚涟漪。
湘茎久鲜涩,宿雨增离披。
而我江海意,楚游动梦思。
北渚水云叶,南塘烟雾枝。
岂亡台榭芳,独与鸥鸟知。
珠坠鱼迸浅,影多凫泛迟。
落英不可攀,返照昏澄陂。

诗词问答

问:和沈参军招友生观芙蓉池的作者是谁?答:温庭筠
问:和沈参军招友生观芙蓉池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和沈参军招友生观芙蓉池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温庭筠的名句有哪些?答:温庭筠名句大全

温庭筠和沈参军招友生观芙蓉池书法欣赏

温庭筠和沈参军招友生观芙蓉池书法作品欣赏
和沈参军招友生观芙蓉池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577-6

参考注释

桂栋

桂木作的梁栋。多形容华丽的房屋。《楚辞·九歌·湘夫人》:“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浮兰烟於桂栋,召 巫阳 於南 楚 。” 北周 庾信 《终南山义谷铭》:“桂栋凌波,柏梁乘雨。” 唐 温庭筠 《和沉参军招友生观芙蓉池》:“桂栋坐清晓,瑶琴商凤丝。”

清晓

清晨;天刚亮的时候

清晓的微风,略带凉意

瑶琴

用玉装饰的琴。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七:“明镜尘匣中,瑶琴生网罗。” 唐 王昌龄 《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诗:“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古琴品说》:“ 秦 汉 之间所製琴品,多饰以犀玉金彩,故有瑶琴、緑綺之号。” 清 方文 《石臼访韩元长》诗之四:“珠树秋先折,瑶琴我独伤。”

凤丝

琴弦的美称。 唐 温庭筠 《和沉参军招友生观芙蓉池》:“桂栋坐清晓,瑶琴双凤丝。” 顾嗣立 注引《西京杂记》:“ 成帝 侍郎善鼓琴,能为《双凤之曲》。”

楚泽

古 楚 地有 云梦 等七泽。后以“楚泽”泛指 楚 地或 楚 地的湖泽。 唐 刘长卿 《观校猎上淮西相公》诗:“龙驤校猎 邵陵 东,野火初烧楚泽空。” 唐 许裳 《登凌歊台》诗:“江截 吴 山断,天临 楚 泽遥。” 宋 张孝祥 《望江南·赠谈献可》词:“未试玉堂挥翰手,只今 楚 泽钓鱼翁。万事举杯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妾系本 吴 门,家侨 楚 泽。”

风期

(1).犹风信。 南朝 梁 任昉 《为庾杲之与刘居士虬书》:“胜寄冥通,谅有风期之迟。” 隋 虞世基 《秋日赠王中舍》诗:“伊昔风期早,金兰信为宝。”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风期终破浪,水怪莫飞涎。” 仇兆鳌 注:“风期,恐是言风信。”

(2).风度品格。《晋书·习凿齿传》:“其风期俊迈如此。”《世说新语·言语》“贫道重其神骏” 刘孝标 注引《高逸沙门传》:“﹝ 支道林 ﹞少而任心独往,风期高亮。”

(3).犹友谊、情谊。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序:“倾意气於一言,缔风期於千祀。” 宋 司马光 《河上督役怀器之寄呈公明叔度时器之鞫狱沧州》诗:“曾无礼节间,但以风期亲。”

(4).风光。 唐 李白 《游敬亭寄崔侍御》诗:“相去数百年,风情宛如昨。”

烟草

一种高而直立的一年生南美洲的草本植物(Nitotiana tobacum),具有卵圆形倒披针形叶片和由管状白色粉红花组成的圆锥花序

倒影

倒立的影子

澹荡

(1).犹骀荡。谓使人和畅。多形容春天的景物。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曲》之二:“春风澹荡侠思多,天色净渌气妍和。” 唐 陈鸿 《长恨歌传》:“赐以汤沐,春风灵液,澹荡其间。” 宋 朱淑真 《西江月·春半》词:“恰如飞鸟倦知还,澹荡梨花深院。”

(2).犹放达。 唐 李白 《古风》之十:“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宋 陆游 《春晚风雨中作》诗:“頽然耐辱君无怪,元是人间澹荡人。” 清 顾贞观 《秋晓登沧浪亭呈宋中丞》诗:“由来澹荡人,别作流传计。”

愁红

谓经风雨摧残的花。亦以喻女子的愁容。 唐 李贺 《黄头郎》诗:“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 唐 温庭筠 《惜春词》:“ 秦 女含嚬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

涟漪

见“ 涟猗 ”。

宿雨

(1).夜雨;经夜的雨水。 隋 江总 《诒孔中丞奂》诗:“初晴原野开,宿雨润条枚。” 明 吴本泰 《西湖竹枝词》:“宿雨半收晴不稳,恼人最是鵓鳩啼。” 刘半农 《回声》诗:“微风吹动了树上的宿雨,冷冰冰的向他头上滴着。”

(2).久雨;多日连续下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我同 述农 走到江边一看,是夜宿雨初晴,一轮明月东方升起,照得那浩荡江波,犹如金蛇万道一般。” 胡怀深 《暮春野行》诗:“宿雨昨宵霽,万木浄如洗。”

离披

亦作“ 离翍 ”。1.分散下垂貌;纷纷下落貌。《楚辞·九辩》:“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 朱熹 集注:“离披,分散貌。” 宋 王禹偁 《弊帷诗》:“骏骨欲埋金价直,的颅犹爱雪离披。” 明 徐霖 《绣襦记·父子萍逢》:“论山鸡离披毛羽,配文鸳固难为对。” 清 何绍基 《山雨》诗:“马上衣巾任沾溼,村边瓜豆也离披。” 庞树柏 《鹣鹣行为邑中贞烈严毛氏作》:“南方有鶼鶼,锦翼何离翍。”

(2).盛貌;多貌。《西京杂记》卷六引 汉 刘胜 《文木赋》:“丽木离披,生彼高崖。拂天河而布叶,横日路而擢枝。” 唐 包佶 《祀雨师乐章·奠币登歌》:“阴雾离翍,灵驭摇裔。”一本作“ 离披 ”。 元 耶律楚材 《和黄山张敏之拟黄庭词韵》:“自甘贫困元知微,篱边 * 香离披。” 清 金人瑞 《效李义山绝句》之七:“六曲屏风画竹枝, 湘江 风雨夜离披。”

(3).参差错杂貌。 清 姚鼐 《杂诗》之一:“谁植高原树,花叶相离披。” 清 沉廉 《自彝陵州发棹至黄牛峡》诗:“疾风捲水水欲立,纷红骇緑相离披。”《红楼梦》第六七回:“那时已是夏末秋初,池中莲藕新残相间,红緑离披。”

(4).衰残貌;凋敝貌。 南朝 梁 萧子晖 《冬草赋》:“有閒居之蔓草,独幽隐而罗生;对离披之苦节,反蕤葳而有情。” 唐 白居易 《湓浦早冬》诗:“蓼花始零落,蒲叶稍离披。” 宋 史正志 《史老圃菊谱》:“花瓣扶疏者落;盛开之后,渐觉离披,遇风雨撼之,则飘散满地矣。”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坊厢始末》:“维时父老间陈民瘼,而狐鼠实繁,旋行旋沮。庠生 赵善继 者,不忍家难离披,邦国固弊,畴咨同类,从者如水。” 清 姚莹 《游榄山记》:“内河方议备具,贼已扬帆至矣,仓卒故以不制。不然,胡离披至此哉!”

(5).分离貌。 唐 贾至 《闲居秋怀寄阳翟陆赞府封丘高少府》诗:“我有同怀友,各在天一方,离披不相见,浩荡隔两乡。” 明 朱鼎 《玉镜台记·苏狱》:“苦背却姑亲慈恃,两下离披。” 康有为 《胶旅割后》诗:“八表离披割痛伤,羣贤保国走徬徨。从知天下为公产,应合民权救我疆。”

(6).摇荡貌,晃动貌。 唐 李德裕 《牡丹赋》:“逮乎的皪含景,离披向风,铅华春而思荡,兰泽晚而光融。” 唐 陆龟蒙 《鹤媒歌》:“媒懽舞跃势离披,似諂功能邀弩儿。”《朱子语类》卷七三:“这便是 康节 所谓‘酩酊离披时候’,如何不忧危谨畏!” 清 纳兰性德 《疏影·芭蕉》词:“ 湘 帘卷处,甚离披翠影,绕檐遮住。”《再生缘》第二回:“香风飘渺人心爽,桂影离披夜景新。”

江海

(1).江和海。《荀子·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江海称其大者,以无所不容。” 唐 岑参 《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诗:“万里江海通,九州天地宽。” 苏曼殊 《本事诗》之三:“ 丹顿 拜伦 是我师,才如江海命如丝。”

(2).旧时指隐士的居处。《庄子·刻意》:“就藪泽,处閒旷,钓鱼閒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后汉书·逸民传序》:“然观其甘心畎亩之中,憔悴江海之上,岂必亲鱼鸟乐林草哉。” 宋 苏轼 《临江仙》词:“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餘生。”

(3).引申为退隐。 南朝 齐 谢朓 《和王中丞闻琴》:“无为澹容与,蹉跎江海心。”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于时 魏特进 、 房僕射 、 杜相州 等,并以江海相期,烟霞相许。” 宋 苏轼 《书诸公送周梓州诗后》:“予既有江海之意,而 正孺 亦慨然有归歟之叹。”

(4).泛指四方各地。《后汉书·蔡邕传》:“ 邕 虑卒不免,乃亡命江海,远跡 吴会 。” 唐 杜甫 《草堂》诗:“弧矢暗江海,难为游五湖。”《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江海未苏,干戈暂止。”

游动

(1) 并不永久附属的;能挪动的

某些苔藓虫类的游动孢子

(2) 经常移动的;不固定的

游动目标

梦思

梦中的思念。 唐 严武 《酬别杜二》诗:“但令心事在,未肯鬢毛衰。最悵 巴山 里,清猿醒梦思。” 宋 苏舜钦 《游山》诗:“夜阑宿虚堂,清甚无梦思。” 邓拓 《送报社同志支援冀东》诗:“高山云树堪浮白,亘古春秋了梦思。”

北渚

北面的水涯。《楚辞·九歌·湘君》:“鼂骋騖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王逸 注:“渚,水涯也。” 汉 张衡 《南都赋》:“尔乃抚轻舟兮浮清池,乱北渚兮揭南涯。” 南朝 梁 江淹 《王徵君养疾》诗:“北渚有帝子,荡瀁不可期。” 宋 陆游 《北渚》诗:“北渚露浓苹叶老,南塘雨过藕花稀。”

云叶

(1).犹云片,云朵。 南朝 陈 张正见 《初春赋得池应教》:“春光落云叶,花影发晴枝。” 唐 杜甫 崔彧 《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联句》:“雨稀云叶断,夜久烛花偏。” 仇兆鳌 注:“ 陆机 《云赋》:金柯分,玉叶散。” 宋 范成大 《明日大雨复折赠再次韵》:“一天云叶翳朝霞,风卷泥沾不惜花。” 元 袁桷 《上京杂咏再次韵》之一:“风花秋黯淡,云叶雨连绵。”

(2).浓密的叶子。 宋 辛弃疾 《乌夜啼·廓之见和复用前韵》词:“千尺蔓,云叶乱,繫长松。却笑一身缠绕、似衰翁。”

(3).木名。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五四:“云叶,生 密县 山野中。其树枝叶皆类桑,但其叶如云头,花叉又似木欒树。叶微阔。开细青黄花。其叶味微苦。”

烟雾

烟、雾、云、气的泛称

山谷里烟雾缭绕

残生竟抱烟霞癖。——倪瓒《次韵郯九成见寄》

台榭

台和榭。亦泛指楼台等建筑物。《书·泰誓上》:“惟宫室臺榭,陂池侈服,以残害于尔万姓。” 孔颖达 疏引 李巡 曰:“臺,积土为之,所以观望也。臺上有屋谓之榭。” 唐 杜甫 《滕王亭子》诗:“君王臺榭枕 巴山 ,万丈丹梯尚可攀。”《红楼梦》第一○二回:“那日, 尤氏 过来送 探春 起身……觉得凄凉满目,臺榭依然,女墙一带都种作园地一般,心中悵然如有所失。”

凫泛

浮游。 清 林则徐 《覆议团练水勇情形折》:“迨经雇募多名,逐加演试,亦仅能於内洋浅港往来鳧泛,求其深泅数丈潜伏多时者,实乏其人。”

落英

(1) 〈方〉

(2) 落红;落花

落英缤纷。——晋· 陶潜《桃花源记》

(3) 初开的花

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返照

亦作“ 返炤 ”。 1.夕阳,落日。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诗:“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宋 林逋 《孤山后写望》诗:“返照未沉僧独往,长烟如淡鸟横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花公主》:“忽然醒寤,则返照已残。”

(2).夕照;傍晚的阳光。 唐 刘长卿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诗:“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太阳落了下去,返照照着几千根桅杆半截通红。” 曹禺 《日出》第二幕:“黄昏了,室内一片夕阳的返照。”

(3).反射;照射。 清 蒲松龄 《夏客稷门僦居湖楼》诗:“湖光返炤青连屋,荷气随风香入楼。” 郁达夫 《沉沦》七:“一片一片的海浪,受了阳光的返照,同金鱼的鱼鳞似的在那里微动。”《花城》1981年第1期:“由于阳光返照,她白净的脸上焕发着柔和的光彩。”

(4).犹反映。 朱光潜 《文艺心理学》第二章:“艺术尽管和实用世界隔着一种距离,可是从来也没有一个真正的大艺术作品不是人生的返照。” 朱光潜 《文艺心理学》第三章:“无论如何,神都是人创造的,都是他自己的返照。”

(5).佛教指用佛性对照检查自己。《坛经·行由品》:“与汝説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五灯会元·六祖大鉴禅师法嗣·章敬怀暉禅师》:“若能返照,无第二人。”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禅宗·禅和生活》:“有僧人问 洞山 如何是佛,他答道:‘麻三斤。’这当然不是叫问者在这句话上用心,只是把他的心思挡了回去,引起返照。”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