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示邦求

作者: 李正民朝代: 宋代

元日示邦求原文

济时材术本无庸,长大犹存伯业功。

骐骥已消千里志,鶢鶋聊避广川风。

论都正恐讥伧父,置酒深惭及寓公。

早晚共谋归去计,烟波䆉稏五湖东。

诗词问答

问:元日示邦求的作者是谁?答:李正民
问:元日示邦求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元日示邦求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正民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正民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参考注释

济时

犹济世,救时。《国语·周语中》:“宽,所以保本也;肃,所以济时也。”《旧唐书·隐逸传序》:“退无肥遁之贞,进乏济时之具。” 明 高明 《琵琶记·高堂称寿》:“经世手,济时英, 玉堂 金马 岂难登。” 周咏 《感怀》诗之三:“举目 新亭 挥掬泪,刦餘谁是济时才?”

材术

本领;才学。《鬼谷子·飞箝》“或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 南朝 梁 陶弘景 注:“或有状其所有,其短自形,此以重累为毁也。或有歷説其短,材术便著,此以毁为重累也。” 宋 曾巩 《亲旧书报京师盛闻治声》诗:“自知孤宦无材术,谁道京师有政声。” 宋 苏轼 《论仓法札子》:“臣材术短浅,老病日侵。”

无庸

毋庸;无须

无庸,将自及。——《左传·隐公元年》

长大

生长;成长

孩子们都已长大了

伯业

霸者的功业。伯,通“ 霸 ”。 明 王錂 《春芜记·庆寿》:“絃歌万户清,伯业千秋盛。” 明 陈子龙 《杨太史奉使册封蜀藩予遇之吴中作诗赠行兼述旧怀也》诗:“丞相祠堂在, 公孙 伯业捐。”

骐骥

千里马

骐骥一跃。——《荀子·劝学》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鶢鶋

海鸟名。《文选·左思<吴都赋>》:“鶢鶋避风。” 刘逵 注:“鶢鶋,鸟也,似凤。《左传》曰:海鸟爰居,止 鲁 东门外三日。 臧文仲 使国人祭之,不知其鸟,以为神也。” 宋 欧阳修 《谢石秀才启》:“为鼷鼠而抉机,仅成轻发;养鶢鶋而奏曲,徒使眩悲。” 清 黄鷟来 《和陶饮酒》之十七:“我智愧鶢鶋,居海知天风。”

伧父

晋 南北朝 时,南人讥北人粗鄙,蔑称之为“傖父”。《晋书·文苑传·左思》:“初, 陆机 入 洛 ,欲为此赋,闻 思 作之,抚掌而笑,与弟 云 书曰:‘此间有傖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昨有一傖父来寄亭中,有尊贵客,权移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 南朝 谓北人曰‘傖父’,或谓之‘虏父’。” 清 吴伟业 《送周子俶张青琱往河南学使者幕》诗之三:“二 陆 来 江 左,三 张 入 洛 中……傖父休轻笑,吴儂雅自雄。”后用以泛指粗俗、鄙贱之人,犹言村夫。 元 刘敏中 《黑漆弩·村居遣兴》曲之一:“长巾阔领深村住,不识我唤作傖父。”《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傖父何知风雅缘,贪看古蹟只因钱。” 清 顾炎武 《与黄太冲书》:“离羣索居,几同傖父,年逾六十,迄无所成。”

置酒

摆下酒宴

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寓公

原指客居在别国、外乡的官僚,贵族,现指官僚、地主、资本家等流亡国外

诸侯不臣寓公。——《礼记·郊特牲》

早晚

(1) 早晨和晚上

他每天早晚都练气功

(2) 时候

他已走了多半天了,这早晚多半已经到家了

(3) 〈方〉∶泛指将来某个时候

你早晚进城来,到我们这里坐坐

(4) 或早或晚

人早晚要死的

共谋

共同谋划(多指干坏事)

归去

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烟波

烟雾笼罩的水面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

烟波江上使人愁。——唐· 崔颢《黄鹤楼》

五湖

(1).古代 吴 越 地区湖泊。其说不一:(1) 吴县 南部的湖泽。《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 扬州 ……其泽藪曰 具区 ,其川三江,其浸五湖。” 郑玄 注:“ 具区 、五湖在 吴 南。浸,可以为陂灌溉者。” 具区 ,即 太湖 。(2)即 太湖 。《国语·越语下》:“果兴师而伐 吴 ,战於 五湖 。” 韦昭 注:“ 五湖 ,今 太湖 。”《文选·郭璞〈江赋〉》:“注 五湖 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 李善 注引 张勃 《吴录》:“ 五湖 者, 太湖 之别名也。”(3) 太湖 及附近四湖。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入五湖之中。” 徐天祐 注引 韦昭 曰:“ 胥湖 、 蠡湖 、 洮湖 、 滆湖 ,就 太湖 而五。”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二》:“南江东注於 具区 ,谓之五湖口。五湖谓 长荡湖 、 太湖 、 射湖 、 贵湖 、 滆湖 也。”(4) 太湖 附近的五个湖。《史记·夏本纪》“ 震泽 致定” 唐 张守节 正义:“五湖者, 菱湖 、 游湖 、 莫湖 、 贡湖 、 胥湖 ,皆 太湖 东岸五湾为五湖,盖古时应别,今并相连。”

(2). 江 南五大湖的总称。《史记·三王世家》:“ 大江 之南,五湖之间,其人轻心。” 司马贞 索隐:“五湖者, 具区 、 洮滆 、 彭蠡 、 青草 、 洞庭 是也。”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地理》:“ 王勃 文‘襟三江而带五湖’,则总言南方之湖。 洞庭 一也, 青草 二也, 鄱阳 三也, 彭蠡 四也, 太湖 五也。” 洮滆 ,今 江苏 长荡湖 、 西滆湖 。 彭蠡 ,今 鄱阳湖 。 青草 ,今 洞庭湖 东南部。

(3).指 洞庭湖 。 唐 杜甫 《归雁》诗:“年年霜露隔,不过 五湖 秋。” 朱鹤龄 注:“雁至 衡阳 则回。此五湖当指 洞庭湖 言。”

(4).近代称 华中 、 华东 五大著名湖泊。即 洞庭湖 、 鄱阳湖 、 巢湖 、 洪泽湖 和 太湖 。

(5). 春秋 末 越国 大夫 范蠡 ,辅佐 越王 勾践 ,灭亡 吴国 ,功成身退,乘轻舟以隐於五湖。见《国语·越语下》。后因以“五湖”指隐遁之所。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法当仰隮 商 洛 ,俯泛五湖,追 巢父 於峻岭,寻渔父於沧浪。” 唐 李白 《书情赠蔡舍人雄》诗:“我纵五湖棹,烟涛恣崩奔。” 清 李渔 《巧团圆·闻诏》:“从今后呵,纔知道隐 三湘 泛五湖,这仙缘没福难图。”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