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日蒙古王公等进宴即席成什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原文

今岁行蒐十日迟,重阳恰度木兰时。

登山无地非高处,进宴有心值节期。

诈马依然元制度,什榜底藉汉威仪。

历观史册如兹少,虔巩金瓯慎自持。

诗词问答

问:《重阳日蒙古王公等进宴即席成什》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十二

2. 读作平声

参考注释

今岁

指今年

今岁是个丰收年

十日

(1).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日, 尧 命 后羿 射落九日。《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墬形训》:“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 羿 毙十日, 嫦娥 奔月。”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尧 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女於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馋名。”参见“ 十日并出 ”。

(2).十干所表示的日子。《周礼·春官·冯相氏》:“ 冯相氏 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杜预 注:“甲至癸。” 唐 韩愈 《送幽州李端公序》:“国家失太平,於今六十年矣,夫十日十二子相配,数穷六十,其将復平,平必自 幽州 始。”《新五代史·司天考一》:“周天一藏,四时,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行十日十二辰,以为历。”

重阳

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旧时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现又定为老人节。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毛 * 《采桑子·重阳》

度木

砍伐树木。度,通“ 剫 ”。砍木,治木。 唐 黄滔 《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鳩工度木,烟巖云谷之杞、梓、楩、柟,投刃以时,趋功以隙。” 前蜀 杜光庭 《青城山丈人殿功毕安土地醮词》:“度木鳩工,成兹大壮。”

兰时

良时。指春时。《文选·陆机<拟古诗>之十一》:“欢友兰时往,迢迢匿音徽。” 李周翰 注:“兰时,春时。” 唐 王琚 《奉答燕公》诗:“与君兰时会,羣物如藻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岁时·春》:“《山堂肆考》:‘兰时,春时也。’”

登山

徒步爬山;体育运动的一种

它的计划包括几次登山

无地

(1).没有地方;没有土地。《战国策·赵策三》:“来年 秦 復求割地,王将予之乎?不与,则是弃前贵而挑 秦 祸也;与之,则无地而给之。”《淮南子·泰族训》:“春雨之灌万物也,浑然而流,沛然而施,无地而不澍,无物而不生。”

(2).没有大地。 汉 扬雄 《法言·孝至》:“父母,子之天地歟!无天何生?无地何形?”

(3).犹言看不见地面。形容位置高渺或范围广袤。《楚辞·远游》:“下峥嶸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视儵忽而无见兮,听惝怳而无闻。”《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飞阁逶迤,下临无地。” 张铣 注:“言阁高下临,见地若无也。”《何典》第一回:“一面正临着苦海,真是上彻重霄,下临无地。”

(4).犹言至极;不尽。形容无限喜爱、惶恐、惊喜、感愧等感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若乃统体必善,缀赏无地;虽 楚 赵 羣才, 汉 魏 众作,曾何足云!” 唐 刘禹锡 《谢分司东都表》:“伏奉今月十九日制书,授臣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者,宠命自天,战越无地。”《三国志平话》卷上:“ 曹操 读罢书,欢喜无地。” 冰心 《寄小读者》五:“我感激至于无地。”

高处

(1) 隆起的地方或位置;山丘

(2) 相对较高的位置

带来一张在三万五千英尺高处拍摄的能反映真相、轮廓鲜明的照片

进宴

举行宴会。

有心

有某种想法

有心人

节期

犹节日。 殷夫 《小母亲》:“她祖母、父亲、母亲,两个弟弟,这样组成的家庭,在这种节期中,常常是和乐融融的。”

诈马

(1).见“ 诈马筵 ”。

(2). 清 代帝王巡幸 木兰 秋獮塞宴时,按 蒙古 旧俗表演的一种马戏。 清 赵翼 《簷曝杂记·蒙古诈马戏》:“上每岁行獮……设大蒙古包作正殿,旁列四蒙古包以款随驾之王公大臣。奏乐多絃索,极可听。又陈布库、诈马诸戏。布库不如御前人,而诈马乃其长技也。其法:驱生驹之未羈靮者千百羣,令善骑者持长竿,竿头有绳作圈络,突入驹队中,驹方惊,而持竿者已绳繫驹首,舍己马跨驹背以络络之,驹弗肯受,輒跳跃作人立,而驏骑者夹以两足终不下,须臾已络首而驹即帖伏矣。此皆 蒙古 戏,以供睿赏者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列圣巡幸 木兰 , 蒙古 诸台吉及四十八部盟长,例於出哨之后,恭进筵宴,习武合欢,有所谓塞宴四事者。扈从诸臣,多有赋咏。一曰诈马,选六、七岁以上幼孩,文衣锦襮,街尾腾驤,散鬣结鬉,不施鞍轡,而追风逐电,驰骋自如。别树大纛於数里外,先至者受上赏,餘亦恩賚有差。”

依然

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制度

(1) 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

管理货币制度

(2) 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

以他们为首的腐朽制度的象征

(3) 式样;规格

制度宏敞

威仪

(1) 仪表威武严肃;军容整齐的

(2) 指随从

历观

逐一地看。 汉 冯衍 《显志赋》:“歷观九州山川之体,追览上古得失之风。” 晋 陆机 《豪士赋序》:“歷观古今,徼一时之功而居 伊 周 之位者有矣。”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歷观 秦 汉 以及 五代 ,諫諍而死盖数百人。” 清 方东树 《昭昧詹言·通论七律》:“歷观小才,多是辞不能达意。”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历观国内无一佳象,而仆则思想颇变迁,毫不悲观。”

汉 代楼观名。《汉书·扬雄传》:“登 歷观 而遥望兮,聊浮游以经营。” 颜师古 注:“ 舜 耕 歷山 ,故云然。”

史册

历史记载;史书

载入历史史册

金瓯

(1).金的盆、盂之属。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四:“妇以金甌、麝香囊与婿别,涕泣而分。”《明史·钱龙锡传》:“帝倣古枚卜典,贮名金甌,焚香肃拜,以次探之。” 清 黄遵宪 《感事》诗:“金甌亲卜比公卿,领取冰衔十日荣。”

(2).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以指国土。《南史·朱异传》:“﹝ 武帝 ﹞尝夙兴至 武德閤 口,独言:‘我国家犹若金甌,无一伤缺。’” 唐 司空图 《南北史感遇》诗之五:“兵围 梁 殿金甌破,火发 陈 宫玉树摧。” 清 秋瑾 《鹧鸪天》词:“金甌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毛 * 《清平乐·蒋桂战争》词:“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3).酒杯的美称。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蔡宅祝寿》:“春花明彩袖,春酒泛金甌。” 明 沉采 《千金记·夜宴》:“碧月照金甌,银河灿珠斗。”

自持

自我克制和把持

不能自持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