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简吴式贤

作者: 方回朝代: 宋代

再简吴式贤原文

郊居纵复远康庄,如许诗名许遁藏。
有客远来朝识面,不吾遐弃例登堂。
眼高心远乾坤窄,树密泉深上下凉。
谁与图成后三笑,陶巾底用间缁黄。

诗词问答

问:再简吴式贤的作者是谁?答:方回
问:再简吴式贤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回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回名句大全

方回再简吴式贤书法欣赏

方回再简吴式贤书法作品欣赏
再简吴式贤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郊居

(1).郊外的住所。 唐 司空曙 《酬张芬有赦后见赠》诗:“ 建水 风烟收客泪, 杜陵 花竹梦郊居。” 清 方文 《王左车招同汤岩夫龚半千杨古度程子介饮莫愁湖上》诗:“郊居虽僻近名湖,自与城中闤闠殊。”

(2).居住郊外。 宋 曾慥 《高斋漫录》:“ 仁宗 时,度支 金郎中 君卿 ,年十九时,与其兄 君祜 郊居。” 清 归庄 《噫嘻》诗之二:“郊居近 江 滸,日夜难安眠,时传虏警至,力疾走荒村。”

康庄

(1).四通八达的大道。 唐 白居易 《和松树》诗:“漠漠尘中槐,两两夹康庄。”

(2).谓宽阔平坦。《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自如 淳于髠 以下,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恨海》第五回:“原来是一条康庄大道,那逃难的人马络绎不絶。”

(3).喻指心胸宽广。 唐 权德舆 《送别沅汎》诗:“徇吾刺促心,婉尔康庄姿。”

如许

(1) 多么,这么

花儿美如许

(2) 如此多,那样多

这狗官竟贪污了如许资财

行路如许难,谁能不华发。——宋· 范成大《盘龙驿》

诗名

善于作诗的名声。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石斧欲砍断诗手》:“ 杜甫 子 宗武 ,以诗示院兵曹,兵曹答以石斧一具,随使并诗还之。 宗武 曰:‘斧,父斤也。兵曹使我呈父加斤削也。’俄而院闻之,曰:‘悮矣。欲子砍断其手。此手若存,天下诗名又在 杜 家矣。。’” 金 元好问 《黄金行》:“人间不买诗名用,一片青衫 衡 霍 重。”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七八:“赖是摇鞭吟好句,流传乡里只诗名。”

遁藏

逃避隐藏。《魏书·长孙道生传》:“部帅 拾寅 遁藏,﹝ 长孙观 ﹞焚其所居城邑而还。” 宋 苏舜钦 《吴越大旱》诗:“蛟龙久遁藏,鱼鳖尽枯腊。”《觅灯因话·唐义士传》:“朝云兮龙顾,夕风兮虎步,遁藏兮狐与兔。”

朝识

朝中有识之士。指朝官。《南齐书·陆澄传》:“ 澄 謏闻肤见,貽挠后昆,上掩皇明,下笼朝识,请以见事免 澄 所居官。”

遐弃

(1).远相抛撇;远相离弃。《诗·周南·汝坟》:“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唐 元稹 《莺莺传》:“但恨僻陋之人,永以遐弃。命也如此,知復何言?” 宋 范质 《诫儿侄八百字》诗:“天子未遐弃,日益素飡忧。” 明 方孝孺 《与苏先生》之一:“师友遐弃,忽踰六年。绪言閎论,久絶心耳。”

(2).指皇帝归天。 元 揭傒斯 《故中宪大夫岭北行省左右司郎中苏公志道哀词》诗:“ 忠献 一朝没, 武皇 亦遐弃。”

登堂

升上厅堂。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入门不咳,登堂无声,二不肖也。” 唐 李贺 《感讽》诗之一:“县官踏飡去,簿吏復登堂。”《说唐》第十回:“二人携手登堂,喜动颜色,顶礼相拜。”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二:“现在已到门庭,请举步入室登堂罢。”

眼高

眼光高。比喻藐视,看不起或要求高。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三折:“今日做了官,就眼高了。”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寿诗》:“舌在未应鳩计拙,眼高浑觉马羣空。” 鲁迅 《呐喊·故乡》:“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冰心 《我的朋友的母亲》:“你是太眼高了,不是我说你,‘越挑越眼花!’”

心远

(1).心情超逸;胸怀旷达。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体清心远,邈难极兮。”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闻繫》:“不独江天解空阔,地偏心远似 陶潜 。”

(2).智虑深远。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有问心远之义於 胡文定公 者,公举 上蔡 语曰:‘莫为婴儿之态,而有大人之器;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莫为终身之计,而有后世之虑。’此之谓心远。”

(3).感情疏远。《 * 词话》第三八回:“到如今当面对语,心隔千山,隔着一堵墙,咫尺不得相见,心远路非遥。”

乾坤

(1) 天地

扭转乾坤

(2) 男女

上下

(1) 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2)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3) 从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优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左右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称衙门中的差役

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水浒传》

陶巾

陶潜 的软帽。《宋书·隐逸传·陶潜》:“郡将候 潜 ,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復著之。”后因以为文人放诞闲适之典。 唐 王绩 《尝春酒》诗:“野觴浮 郑 酌,山酒漉 陶 巾。” 宋 陆游 《开元暮归》诗:“日暖登山思 谢 屐,病餘漉酒负 陶 巾。”亦作“ 陶令巾 ”。 宋 范仲淹 《依韵答提刑张太博尝新酝》:“大言出物表,本性还天真。或落 孟嘉 帽,或抛 陶令 巾。”

用间

作用间谍。《孙子·用间》:“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谢贽启》:“用间诚至谋,而遣妄谍乃无益之费。” 清 朱逢甲 《间书》:“用间始于 夏 之 少康 ,使 女艾 间 浇 。”

缁黄

指僧道。僧人缁服,道士黄冠,故称。 唐 独孤及 《谢勅书兼赐冬衣表》:“緇黄载跃,斑白相欢。” 宋 洪迈 《夷坚丙志·程佛子》:“每岁必以正月十六日,设斋饭緇黄,名曰龙会斋。” 明 李东阳 《西山杂诗》之四:“山中岁月空寒暑,世外緇黄亦化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李生》:“游食緇黄,往来寄宿,輒与倾谈,供给不厌。”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