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携手上河梁应诏诗

作者: 江总朝代: 隋代

赋得携手上河梁应诏诗原文

早秋天气凉。
分手关山长。
云愁数处黑。
木落几枝黄。
鸟归犹识路。
流去不知乡。
秦川心断绝。
何悟是河梁。

诗词问答

问:赋得携手上河梁应诏诗的作者是谁?答:江总
问:赋得携手上河梁应诏诗写于哪个朝代?答:隋代
问:江总的名句有哪些?答:江总名句大全

江总赋得携手上河梁应诏诗书法欣赏

江总赋得携手上河梁应诏诗书法作品欣赏
赋得携手上河梁应诏诗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早秋

入秋不久;刚过立秋之时

天气

在较短时间内特定地区的大气状况;气象情况

分手

(1) 道别

(2) 分别,分开

就此分手

(3) 常指情人各奔东西

山长

(1). 唐 、 五代 时对山居讲学者的敬称。如 唐 代刺史 孙丘 于 阆州 古 台山 置学舍,延 尹恭初 为山长; 五代 蒋维东 隐居 衡岳 ,受业者称 蒋 为山长。事见 宋 马永易 《实宾录》卷十一。 宋 元 时为官立书院置山长,讲学兼领院务; 明 清 时改由地方聘请。 清 末改书院为学堂,山长之制乃废。 宋 范成大 《代儿童立春门贴诗》之三:“盛族推山长,修龄号櫟翁。” 元 吴养浩 《象山山长岳仲远美任》诗:“雅有 岳山长 ,三年今在兹。”《文明小史》第二二回:“﹝总办﹞本是郎中放的知府,因为办军装的事罣误了,制臺为他学问好,请他做个书院的山长,后来改了学堂,便充总办之职。”

(2).隐者之称。《宋史·雷简夫传》:“ 简夫 始起隐者,出入乘牛,冠铁冠,自号‘山长’。” 宋 陆游 《遣兴》诗:“退归自合称山长,变化犹应侍帝晨。”

云愁

指阴暗的天色。 隋 江总 《赋得携手上河梁应诏》:“云愁数处黑,木落几枝黄。” 唐 独孤及 《梦远游赋》:“顾兔呀以蚀月兮,天地闭而云愁。”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三折:“则见秋江雪浪拍天浮,更见月黑云愁。”

木落

树叶凋落。 晋 左思 《蜀都赋》:“木落南翔,冰泮北徂。” 南朝 齐 王融 《议给虏书疏》:“春草水生,阻散马之适;秋风木落,絶驱禽之欢。” 唐 李峤 《与雍州崔录事司马录事书》:“春还 江 北,时兴 楚 客之謡;木落 淮 南,乍动 潘生 之思。” 元 周权 《湘中》诗:“天寒 楚 云浄,木落 湘 山幽。” 清 顾炎武 《赋得老鹤万里心用心字》:“木落依空沼,云多失旧林。” 包蕾 《猪八戒学本领》:“行够多时,又是夏尽秋来,但平林木落,远山含烟。”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秦川

古地区名。泛指今 陕西 、 甘肃 的 秦岭 以北平原地带。因 春秋 、 战国 时地属 秦国 而得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 荆州 之军以向 宛 洛 ,将军身率 益州 之众出於 秦川 ,百姓孰敢不簞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南朝 陈 徐陵 《关山月》诗之一:“关山三五月,客子忆 秦川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芳草茸茸去路遥,八百里地 秦川 春色早,花木秀芳郊。” 王老九 《张老汉卖馀粮》:“要把咱的穷根斩,将来铁牛翻 秦川 。”

断绝

(1) 中断联系

断绝来往

断绝朋友关系

(2) 不再连贯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河梁

(1).桥梁。《列子·说符》:“ 孔子 自 卫 反 鲁 ,息驾乎河梁而观焉。”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南津有絶济,北渚无河梁。”

(2).旧题 汉 李陵 《与苏武》诗之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后因以“河梁”借指送别之地。 南朝 齐 王融 《别萧谘议》诗:“徘徊将所爱,惜别在河梁。” 宋 叶适 《送宋知录》诗:“与子比邻计未疎,河梁新驾月明初。” 清 唐孙华 《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送别临河梁,暮凉怯綃縠。”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