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郁上人

作者: 姚合朝代: 唐代

寄郁上人原文

此生修道浅,愁见未来身。
谁为传真谛,唯应是上人。
自悲年已长,渐觉事难亲。
不向禅门去,他门无了因。

诗词问答

问:寄郁上人的作者是谁?答:姚合
问:寄郁上人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寄郁上人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姚合的名句有哪些?答:姚合名句大全

姚合寄郁上人书法欣赏

姚合寄郁上人书法作品欣赏
寄郁上人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497-28

参考注释

此生

这辈子。 唐 李商隐 《马嵬》诗之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十年裡,我便课子读书,成就出一个儿子来,也算不虚度此生了。”

修道

(1).犹行道,谓实践某种原则或思想。《孙子·形》:“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南史·袁粲传》:“混其声迹,晦其心用……修道遂志,终无得而称焉。”

(2).特指道家修炼以求成仙。 汉 王充 《论衡·道虚》:“夫修道求仙,与忧职勤事不同。”

(3).指学习、实行宗教教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一人修道,济度几许苍生?免脱几身罪累?幸熟思之!”《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 皇甫 真人已知斩妖剑不灵,自去入山修道去了。”

(4).遵循某种原则、规律。《管子·正世》:“今使人君行逆不修道,诛杀不以理,重赋敛,竭民财……财竭则不能无侵夺。”

未来身

佛教语。来生;来世。 唐 姚合 《寄郁上人》诗:“此生修道浅,愁见未来身。谁为传真諦,唯应是上人。”

传真

(1) 写真

(2) 指通过有线电或无线电装置把照片、图表、书信、文件等的真迹传送到远方

应是

(1).料想是;应当是。 唐 李白 《清平乐》词:“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宋 苏轼 《卜算子·感旧》词:“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明 刘基 《题宋子章效米元晖山水图》诗:“应是前后身,神会造化迹。”《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据此一説,自然应是父亲更重。”

(2).凡是,所有。

上人

(1) 旧时尊称僧人

(2) 佛教称德行高尚的人

知道善而行之,上人矣

(3) 指职位高的统治者

(4) 上等人

农工商贾劳苦营生,非上人之所为

(5) 〈方〉∶指父母或祖父母

(6) 凌驾于他人之上

禅门

(1).佛教语。谓禅定之法门,为心定于一、屏除妄念之法。又指 达摩 所传禅法言,即谓禅宗法门。 唐 玄觉 《永嘉证道歌》:“是以禪门了却心,顿入无生知见力。”此“禅门”即禅宗之法门。

(2).犹佛门。指佛教。 唐 唐彦谦 《寄蒋二十四》诗:“禪门澹泊无心地,世事生疏欲面墙。”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月涵》:“所至之地,緇素宗仰,於是海内无不推 月涵 为禪门尊宿矣。” 严复 《和荆公》:“禪门讲座下,所得尽平平。”

(3).佛教语。即丛林。僧侣群聚的寺院。《释氏要览·躁静》:“禪门,别号丛林。” 唐 孙逖 《奉和崔司马游云门寺》:“繫马清溪树,禪门春气浓。”参见“ 丛林 ”。

无了

佛教语。佛家谓心无万物,无心可了,故曰“无了”。《五灯会元·沩山祐禅师法嗣·仰山慧寂禅师》:“ 刘侍御 问:‘了心之旨,可得闻乎?’师曰:‘若要了心,无心可了;无了之心,是名真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