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老一年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一年老一年原文

一年老一年,一日衰一日;譬如东周亡,岂复须大疾。
嬾惰已废书册久,病来亦复疏杯酒。
轫车小住固自佳,拂袖便行亦何有?下床拥火暖有余,咸豆数粒粥一盂。
平生常笑愚公愚,欲栽堕齿染白须。

诗词问答

问:一年老一年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一年老一年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一日

(1) 有一天

程一日果以眦睚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一日于驴上。——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一日晌午。——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一天,一昼夜

一日之内。——唐·杜牧《阿房宫赋》

常如一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苟且非一日。——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奉一日欢。——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前一日。——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譬如

(1) 举个例子,打个比方;例如

(2) 比如,好比

天下之势譬如一身。——宋· 苏轼《教战守策》

东周

(1).朝代名。从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 把国都从 镐京 东迁至 洛邑 起,至公元前256年被 秦 所灭为止。其间 战国 时代,作为中央政权的 东周 王朝,已名存实亡。 前蜀 韦庄 《咸阳怀古》诗:“山色不知 秦 苑废,水声空傍 汉 宫流……莫怪 楚 吟偏断骨,野烟踪跡似 东周 。”

(2). 战国 时代的小国名。 周考王 分封的诸侯国 西周 ,传至 惠公 ,乃封其少子于 巩 ,号 东周 。后为 秦 所灭。参阅《史记·周本纪》。

嬾惰

亦作“孏惰”。不勤快;懒散。《宋书·袁豹传》:“嬾惰无所容,力田有所望,力者欣而惰者惧,则穡人劝矣。” 唐 杜甫 《示从孙济》诗:“阿翁嬾惰久,觉儿行步奔。”一本作“ 懒惰 ”。 严复 《以渔洋精华录寄琥唐山春榆侍郎有诗见述率赋奉答》:“文书引睡睡復醒,万事不理任孏惰。”

废书

(1).放下书。谓中止阅读。《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序》:“余读《孟子书》,至 梁惠王 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唐 刘知几 《史通·自叙》:“尝闻家君为诸兄讲《春秋左氏传》,每废书而听。”

(2).失去使用价值的书籍。如:把废书废报送到废品回收站。

亦复

(1).也。表示同样。《后汉书·霍谞传》:“至於趋利避害,畏死乐生,亦復均也。”《世说新语·言语》“ 德操 曰”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如君所言,亦復佳。”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半途而废者居多,差釐毫而谬千里者,亦復不少也。” 茅盾 《子夜》七:“弱者终不免被吞并,企业界中亦复如此。”

(2).又。《世说新语·德行》“我何颜谢 桓公 ”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一门之内,有忠与孝,亦復何恨!”

杯酒

(1).一杯酒。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未尝衔盃酒,接慇懃之欢。”

(2).指饮酒。《新唐书·张延赏传》:“吾武夫,虽有旧恶,盃酒间可解。”

轫车

停车。《战国策·秦策五》:“陛下尝軔车於 赵 矣。” 高诱 注:“軔车,止仕也,不欲言其质,故住车,故止於 赵 敢国。” 宋 陆游 《一年老一年》诗:“軔车小住固自佳,拂袖便行亦何有。”

小住

(1).稍停。《后汉书·方术传下·蓟子训》:“顾视见人而去,犹驾昔所乘驴车也。见者呼之曰:‘ 蓟先生 小住!’” 宋 汪晫 《蝶恋花·秋夜简赵尉》词:“午夜凉生风小住,银汉无声,云约疏星度。”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尹文端公》:“次年召还,临行时,吏民环送悲号,公不觉悽愴伤怀,过村桥野寺,必流连小住,慰劳送者。”

(2).暂时居住。 宋 陆游 《留题云门草堂》诗:“小住初为旬月期,二年留滞未应非。” 陈毅 《失题》诗:“小住 杨沟 一月长,评衡左右费思量。”

固自

仍然;还是。 明 高明 《琵琶记·蔡母嗟儿》:“老贼!你固自口硬,再过几时,饿得你口嗅屎哩!”

拂袖

亦作“ 拂褏 ”。1.甩动衣袖。表示愤怒、不悦。《太平广记》卷一七五引 唐 尉迟枢 《南楚新闻·崔铉》:“初 李石 镇 江陵 ,辟为戎卒,一旦拂袖而去。”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上·范吕不合》:“ 陈石斋 力修 与 陈叔方 争军赏於都堂省,拂袖径出。”《明史·王绂传》:“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霑洒,有投金币购片楮者,輒拂袖起,或闭门不纳。” 郭孝成 《山西光复记》:“ 李 大声曰:‘余游歷东西洋,外国革命事业,知甚悉。汝等如此行为,余决不愿与闻。’拂袖而出。”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一三五》:“我说,我是愿意人对我反抗,不合则拂袖而去的。”

(2).谓因不悦而离去。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二:“及是 章丞相 反,不揖客,行入舍,褫其公裳,特易以道服而后出。 鲁公 方趋上,适见之,则亟索去…… 章 以手掠公,目使留,致恳到。会荐汤而从者以骑至,故公得而拂褏。” 清 顾炎武 《赠黄职方师正》诗:“清操独介然,片言便拂袖。”

(3).借指引退、归隐。 金 王若虚 《清虚大师侯公墓碣》:“师下车未浹旬,以状上闻,益获蠲免,众赖其庇。已而拂袖栖迟於 洧川 。” 元 贡奎 《高侯画桑落洲望庐山》诗:“日夜千帆万柁过未已,谁肯拂袖同寂寥。”

(4).掠过衣袖;舒展衣袖。 南朝 梁元帝 《玄圃牛渚矶碑》:“画船向浦,锦缆牵磯。花飞拂袖,荷香入衣。山林朝市,併觉忘归。” 宋 谢逸 《蝶恋花》词:“豆寇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 元 萨都剌 《峨眉云歌》:“酒酣拂袖堕秋水,但觉满座光嶙峋。”《水浒传》第三八回:“﹝ 宋江 ﹞再饮满数杯酒,不觉沉醉,力不胜酒,便唤酒保计算了,取些银子算还,多的都赏了酒保,拂袖下楼来。”

何有

(1).有什么。《诗·邶风·谷风》:“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郑玄 笺:“君子何所有乎?何所亡乎?” 晋 潘尼 《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 崐山 何有?有瑶有珉。”

(2).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难。《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何晏 集解:“何有者,言不难。”《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汉 袁康 《越绝书·计倪内经》:“王审用臣之议,大则可以王,小则可以霸,於何有哉?” 晋 陶潜 《拟古》诗之一:“意气倾人命,离隔復何有?”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怜惜、不爱重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恶,唯力是视, 蒲 人、 狄 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 蒲 狄 乎!” 杨伯峻 注:“何有,古人习语,意义随所施而异,此谓心目中无之也。”《吕氏春秋·知接》:“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有於君?” 清 侯方域 《重修颜鲁公碑亭记》:“其视卿相王侯与其国封邸第,曾不若脱屣,而何有于亭?”

(4).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关。《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祁氏 私有讨,国何有焉?” 杜预 注:“言讨家臣,无与国事。”《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若利本之颠, 瑶 何有焉?”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苟其人之恶,则於铭乎何有?”

(5).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顾虑、不在乎。《左传·昭公元年》:“ 吉 若获戾,子将行之,何有於诸 游 ?” 杨伯峻 注:“言不必顾虑 游氏 诸人。” 明 李贽 《与周友山》:“士为知己者死,死且甘焉,又何有于废弃歟?” 鲁迅 《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然而一切青年的心,却未必都如此不净;倘竟如此不净,则即使‘授受不亲’后来也就会‘瞟’,以至于瞟以上的等等事,那时便是一部《礼记》,也即等于《 * 》了,又何有于《蕙的风》?”

(6).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得。《左传·僖公十五年》:“获 晋侯 ,以厚归也;既而丧归,焉用之?大夫其何有焉?” 杜预 注:“何有犹何得。”

(7).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有。《文选·木华<海赋>》:“弘往纳来,以宗以都。品物类生,何有何无?” 李善 注:“言诸品物以类相生,何所不有?何者而无?言其多也。”

(8).哪里有,岂有。 汉 张衡 《西京赋》:“泽虞是滥,何有春秋?”《后汉书·贾琮传》:“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何有去圣人之道,捨先王之法,而从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 明 吴承恩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自仍岁之水也,洪涛冒夫城郭,而何有於田,何有於食,何有於租与赋哉!”

火暖

暖和。 唐 白居易 《送张山人归嵩阳》诗:“酒酣火煖与君言,何事入关又出关。” 宋 陆游 《寒夜》诗:“半榼浊醪求火煖,一篇疑义与儿评。”

有余

(1) 有剩余

绰绰有余

(2) 有零

五十有余

数粒

指几粒米。 晋 张华 《鹪鹩赋》:“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作安于贫困生活之典。 唐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应过数粒食,得近四知金。”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诗:“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愚公

(1).“愚公移山”故事的主人公。亦常用以比喻作事有顽强毅力、不怕困难的人。 宋 辛弃疾 《玉楼春·用韵答傅岩叟叶仲洽赵国兴》词:“青山不解乘云去,怕有 愚公 惊着汝。” 明 夏完淳 《大哀赋》:“人容鼓吏之狂,世笑 愚公 之癖。” 清 陈维崧 《洞仙歌·善权洞》词:“天风忽下,劈破青红茧, 夸父 、 愚公 费裁剪。”

(2).泛指隐者。 唐 高适 《封丘作》诗:“州县才难适,云山道欲穷。揣摩慙黠吏,栖隐谢 愚公 。” 唐 杜甫 《赠比部萧郎中十兄》诗:“ 中散 山阳 锻, 愚公 野谷邨。”参见“ 愚公谷 ”。

白须

见“ 白鬚 ”。

亦作“ 白须 ”。白色的胡须。形容年老。 唐 元稹 《西归绝句》之十:“寒窗风雪拥深炉,彼此相伤指白鬚。” 宋 苏轼 《赠黄山人》诗:“倦游不拟谈玄牝,示病何妨出白须。”一本作“ 白鬚 ”。 宋 陆游 《一年老一年》诗:“平生常笑 愚公 愚,欲栽堕齿染白须。”一本作“ 白鬚 ”。 牛放 《鄂尔多斯草原》:“老牧人,白发连着白须,静静地呷着奶茶。”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