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二首

作者:张耒 朝代:宋代

无题二首原文

晚起清秋一枕凉,四檐鸣雨下淋浪。
竹笼烧药时添火,书榻焚香却闭房。

诗词问答

问:无题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张耒
问:无题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耒的名句有哪些?答:张耒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清秋

明净爽朗的秋天。 晋 殷仲文 《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 唐 杜甫 《宿府》诗:“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清 吴谦牧 《谷水歌》:“借问清秋月,先悬第几峰。” 艾芜 《回忆周立波同志》:“一株法国梧桐,披了一身金黄的叶子,送来清秋的景色。”

一枕

犹言一卧。卧必以枕,故称。 唐 丁仙芝 《和荐福寺英公新搆禅堂》诗:“一枕西山外,虚舟常浩然。” 宋 陆游 《感秋》诗:“一枕凄凉眠不得,呼灯起作感秋诗。” 元 马致远 《夜行船·秋思》套曲:“蛩吟罢一枕纔寧贴,鸡鸣后万事无休歇,算名利何年是彻!” 清 宋维籓 《台城路·蝉》词:“午餘一枕游仙梦,几番被伊惊醒。”

四檐

见“ 四檐 ”。

亦作“ 四簷 ”。屋顶向四旁伸出的边沿部分。 唐 白居易 《题西亭》诗:“四檐轩鸟翅,复屋罗蜘蛛。” 宋 范成大 《白玉楼步虚词》序:“垂璫四簷,黄帘皆捲,楼中帝座,依约可望。”

鸣雨

大雨,狂风暴雨。 唐 杜甫 《雨不绝》诗:“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颺如丝飞。” 浦起龙 心解:“鸣雨,大雨也。” 明 何景明 《雨望西山》诗:“碧山鸣雨过嵯峨,湖水风增万丈波。”

淋浪

(1).流滴不止貌。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感哲人之无偶,泪淋浪以洒袂。” 宋 司马光 《和冲卿崇文宿直睹壁上题名见寄并寄邵不疑》:“况当三伏深,霑汗尤淋浪。” 明 沉璟 《义侠记·挂罗》:“这一条血路广,染衣衫犹自淋浪。” 清 查慎行 《平越遇雷玉衡口占赠之》诗:“急雨淋浪茅店外,乱山高下马蹄前。” 柳亚子 《放歌》:“仰面出门去,泪下何淋浪!”

(2).沾湿貌。 宋 王安石 《和王司封会同年》:“直须倾倒罇中酒,休惜淋浪座上衣。” 元 吴师道 《吴礼部诗话》:“萧颯天涯鬢,淋浪醉后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谢》:“宽譬哀情,而衿袖淋浪,痛不可解。”

(3).形容声音连续不绝。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纷淋浪以流离,奂淫衍而优渥。” 宋 朱熹 《试院杂诗》之二:“坐听秋檐响,淋浪殊未休。” 清 金农 《过唐太守濒别漫投十韵》:“夜闻雨淋浪,其心在寥廓。”

(4).酣饮貌。 宋 王安石 《信州回车馆中作》诗之二:“山木漂摇卧 弋阳 ,因思 太白 夜淋浪。” 金 元好问 《送辅之仲庸还大梁》诗:“淋浪别酒青灯夜,灭没孤帆落照边。” 元 张养浩 《水仙子·咏遂闲堂》曲:“客来时樽酒淋浪,花与竹无俗气,水和山有异香。” 清 秦朝釪 《消寒诗话》:“酒炙淋浪倒玉尊,何如骑马海棠园?”

(5).尽情;畅快。 宋 苏轼 《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诗之二:“久废山行疲犖确,尚能村醉舞淋浪。” 清 龚自珍 《春日有怀山中桃花因有寄》诗:“东风淋浪捲海来, 长安 人道青春迴。”

(6).泼染;挥洒。形容书写流畅。 宋 苏轼 《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见题壁》:“狂吟跌宕无风雅,醉墨淋浪不整齐。”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一折:“对四面江山浩荡,怎消得我几行儿醉墨淋浪。”

竹笼

用竹片编织的盛器。《陈书·章昭达传》:“﹝ 欧阳紇 ﹞闻 昭达 奄至,恇扰不知所为,乃出顿 洭口 ,多聚沙石,盛以竹笼,置于水栅之外,用遏舟舰。” 唐 贾岛 《题皇甫荀蓝田厅》诗:“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每天还有许多妇人背了竹笼来洗衣,用木棒杵在流水中捶打。”

烧药

(1).炼制丹药。 唐 白居易 《不如来饮酒》诗之五:“矻矻皆烧药,纍纍尽作坟。” 唐 姚合 《赠终南山傅山人》诗:“已无烧药本,唯有著书功。” 前蜀 韦庄 《婺州和陆谏议将赴阙怀阳羡山居》:“道开烧药鼎,僧寄卧云衣。”

(2).煎药。 宋 范成大 《枕上》诗:“久病厌闻铜鼎沸,不眠惟望纸窗明。摧頽岂是功名具,烧药炉边过此生。” 元 杨维桢 《照画》诗:“只今颜色浑非旧,烧药幧头过一春。”

添火

(1).增设火炉,用于取暖。据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添火》记载, 北京 居民照例于十月初一添设煤火,次年二月初一撤火。

(2).向炉子里加燃料。谓烧饭。 老舍 《离婚》第六:“老太太,您添火哪?”

焚香

(1) 烧香

焚香拜佛

(2) 点燃香支

焚香祷告

闭房

停止房事。 汉 班固 《 * 通·嫁娶》:“男子六十闭房何?所以辅衰也,故重性命也。”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摄生》:“且不求嗣续,即讲闭房,亦不可为训。”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