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顾监丞

作者:刘克庄 朝代:宋代

挽顾监丞原文

呷州鼓吹迓前茅,几载疮痍变乐郊。
黎母盗清民有犊,佽飞士勇海无蛟。
安排循吏添新传,检点耆英少故交。
欲发幽潜慰冥漠,自惭笔砚暮年抛。

诗词问答

问:挽顾监丞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挽顾监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鼓吹

(1) 宣扬,使众人知道

鼓吹六经

(2) 吹嘘

鼓吹种族优劣论

前茅

即先头部队。古代行军时,前哨斥侯以茅为旌,如遇敌人或敌情有变化,举旌以通知后军

前茅虑无。——《左传·宣公十二年》

疮痍

创伤,也比喻遭受灾祸后凋敝的景象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杜甫《北征》

乐郊

犹乐土。《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唐 韩愈 《祭马仆射文》:“始诛 鄆 戎,厥墟腥臊。公往涤之,兹惟乐郊。”

黎母

(1). 黎 人之祖; 黎 人的老妪。 明 钱嶫 《悯黎咏》:“絶谷嶂 南海 ,深箐鬱苍翠。中有 黎 母居,伊人尚蒙昧。”

(2).见“ 黎母山 ”。

(3).即黎檬子。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岭南道五·贺州》:“黎母汁二缾, 开宝 四年,準宣旨进。”参见“ 黎檬子 ”。

民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口号之一。 孙中山 《党员须研究革命主义》:“民有,即民族也。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二族所可独佔。” 郭沫若 《文化上的友谊竞赛》:“真正的‘民治、民享、民有’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才能实现。”

佽飞

(1).即 佽非 。 春秋 楚 勇士。 唐 李白 《观佽飞斩蛟龙图赞》:“ 佽飞 斩长蛟,遗图画中见。” 金 元好问 《观淅江涨》:“ 佽飞 鬭蛟鱷,燃犀出麟介。”后亦泛指勇士。 清 赵翼 《邵松阿落一齿已而落处更生贺诗》:“童子行先尊胜队,孩儿兵压佽飞杰。”详“ 佽非 ”。

(2). 汉 武官名。少府属下左弋,自 武帝 太初 元年改名为“佽飞”,掌弋射。《汉书·冯奉世传》:“今发 三辅 、 河东 、 弘农 越 骑、迹射、佽飞、彀者、羽林孤儿及 呼速絫 、 嗕种 ,方急遣。”后亦泛指武官。 宋 王禹偁 《大阅赋》:“肃肃弋戟,鏜鏜鼓鉦。期门佽飞,云蒸而鳞萃。” 清 曹寅 《正月二十九日随驾入侍鹿苑》诗之二:“旧属佽飞能搏虎,分番郎舍尽攻文。”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五:“一队佽飞争识我,健儿身手此文官。”

安排

事先规定的程序

循吏

守法循理的官吏。《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作《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唐 张说 《奉和赐崔日知》诗:“明主徵循吏,何年下凤凰?”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文说·史体因革》:“传之为体,大抵记公卿之行事, 迁 始传《循吏》, 晋 曰《良吏》。”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袁随园》:“平心而论,其为宰时,清勤明快,无愧循吏。” 章炳麟 《訄书·通法》:“一郡之吏,无虑千人,皆承流修职,故举事易而循吏多。”

检点

(1) 查看;查点

检点物品

(2) 言行谨慎

言行有失检点

耆英

高年硕德者之称。 唐 司空图 《太尉瑯琊王公河中生祠碑》:“宾筵备礼,耆英尽缀於词林;将略求材,剑戟自森於武库。” 宋 辛弃疾 《江神子·和李能伯韵呈赵晋臣》词:“看长生,奉严宸;且把风流、水北画耆英。” 明 方孝孺 《休日奉陪蜀府诸公宴集》诗:“羣公尽耆英,过从殊恨晚。”

故交

旧友,老朋友,老相识

红颜意气尽,白璧故交轻。——唐· 卢照邻《羁卧山中》

故旧不遗, * 不偷。——《论语·秦伯》(不偷:不薄,厚道)

幽潜

(1).隐伏;隐居。 汉 王褒 《九怀·通路》:“鲸鱏兮幽潜,从虾兮游陼。” 宋 欧阳修 《有美堂记》:“此幽潜之士、穷愁放逐之臣之所乐也。” 清 戴名世 《慧庆寺玉兰记》:“今 虎丘 之玉兰意象渐衰,而在 慧庆 者如故,亦以见虚名之不足恃而幽潜者之可久也。”

(2).隐微玄奥的道理。 元 吾丘衍 《与邻寓人隔屋对月夜话》诗:“凭君纵玄论,未怪发幽潜。” 清 吴敏树 《与梅伯言先生书》:“而深明文理者,因而著之,发挥幽潜,震动耳目。”

(3).深水。 唐 韩愈 《苦寒》诗:“虎豹僵穴中,蛟螭死幽潜。”

冥漠

(1).空无所有。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悼繐帐之冥漠,怨西陵之茫茫。”《文选·颜延之<拜陵有作>》:“衣冠终冥漠,陵邑转葱青。” 刘良 注:“冥漠,虚无也。”

(2).谓死亡。 唐 杜甫 《九日》诗之三:“欢娱两冥漠,西北有孤云。” 仇兆鳌 注:“冥漠,谓 苏 郑 俱亡。” 元 王逢 《题马洲书院》诗:“先辈俱冥漠,诸生罢讲论。”

(3).指死者。 清 曾国藩 《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宠彼冥漠,千禩馨香。”

(4).玄妙莫测。 南朝 宋 朱昭之 《难顾道士夷夏论》:“夫鬼神之理,冥漠难明。” 宋 朱熹 《答张敬夫》:“此正是最切近处,最分明处,乃舍之;而谈空於冥漠之间,其亦误矣。” 清 曹寅 《西轩月夜有怀南洲却寄》诗:“此怀匪冥漠,持取问同情。”

(5).隐约,模糊。 明 袁宏道 《过灵峰》诗:“冥漠烟如醉,空濛日带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鸽异》:“月色冥漠,野壙萧条。”

(6).犹静寂。《梁书·昭明太子传》:“即玄宫之冥漠,安神寝之清閟。”

(7).阴森。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萨他泥湿伐罗国》:“一丧人身,三途冥漠。”

(8).指阴间。 宋 陈亮 《祭金伯清父文》:“谓冥漠之如在,想英灵之未遐。” 清 周亮工 《祭靖公弟文》:“凡此皆予哀痛之餘,强为思维,以慰吾弟於冥漠中者,不知弟有以 * 否也。”

自惭

自己感到惭愧

听了他这番话,我更感自惭

笔砚

亦作“ 笔研 ”。1.笔和砚。泛指文具。《三国志·魏志·后妃传》“ 文昭甄皇后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年九岁,喜书,视字輒识,数用诸兄笔砚。”《世说新语·方正》“ 夏侯玄 ”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 正始 中,护军 曹爽 诛,徵为太常,内知不免,不交人事,不畜笔研。”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育子》:“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罗列盘琖於地,盛菓木、饮食、官誥、笔研、筭秤等,经卷鍼綫,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徵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太仓上书事》:“时举朝失色,无敢与笔砚者。”

(2).指文墨书写之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犹以书工,崎嶇碑碣之间,辛苦笔砚之役。”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岳州》:“苦心笔砚二十餘年,偕计而试者,亦仅十年,心破魂断,以望斯举,今復无名,岂不终无成乎?” 宋 刘攽 《遣闷》诗之一:“若能全疗诗书癖,用底聊均笔砚劳。”

暮年

人到老年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