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苍梧陈太守

作者: 李云龙朝代: 明代

赠苍梧陈太守原文

瘴烟多处是苍梧,卧里何年剖汉符。

凫舄满庭趋属吏,花裙遮道拜蛮奴。

风生官阁摇斑竹,日落江城怨鹧鸪。

帝曰吾今召君矣,莫辞叱驭效驰驱。

诗词问答

问:赠苍梧陈太守的作者是谁?答:李云龙
问:赠苍梧陈太守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赠苍梧陈太守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云龙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云龙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参考注释

凫舄

《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 王乔 者, 河东 人也。 显宗 世,为 叶 令。 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舄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因以“鳧舄”指仙履。 南朝 梁 沉约 《善馆碑》:“霓裳不反,鳧舄忘归。”亦常用为县令的典实。 唐 骆宾王 《饯郑安阳入蜀》诗:“惟有双鳧舄,飞去復飞来。” 明 孙柚 《琴心记·王孙作醵》:“久别丰仪,常念一双鳧舄。”

庭趋

(1).承受父亲的教诲。典出《论语·季氏》:“﹝ 孔子 ﹞尝独立, 鲤 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 鲤 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 鲤 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 鲤 退而学礼。” 明 李东阳 《麦舟图》诗:“亦知父子本同心,若待庭趋嗟已晚。”

(2).趋庭参拜。 宋 欧阳修 《与尹师鲁书》:“昨日因参转运作庭趋,始觉身是县令矣。” 宋 沉括 《梦溪续笔谈》:“ 张定忠 知 成都府 日,有一生,忘其姓名,为京寺丞知録事参军,有司责其庭趋,生坚不可。”

属吏

下属的官吏

道拜

屈膝之拜礼。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四:“ 朱文公 云:古者男子拜,两膝齐屈,如今之道拜。”

蛮奴

(1).指舞姬;婢仆。 唐 罗邺 《自遣》诗:“春巷摘桑喧姹女,江船吹笛舞蛮奴。”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邱生》:“何处小蛮奴,擅入人家窥伺?”

(2).对南方落后部族的蔑称。 明 李梦阳 《土兵行》:“花裙蛮奴逐妇女,白夺釵釧换酒沽。”

风生

(1).起风。 晋 潘岳 《为诸妇祭庾新妇文》:“室虚风生,牀尘帷举。” 唐 李白 《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诗:“水退池上热,风生松下凉。”

(2).犹言雷厉风行。《汉书·赵广汉传》:“见事风生,无所廻避。” 颜师古 注:“风生,言其速疾不可当也。”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遇事风生,吏民称快。”

(3).形容气氛活跃。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七宝山座》:“惟 张九龄 论辩风生,升此座,餘人不可阶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俄而 文皇 到来,精彩惊人,揖而坐。神气清朗,满坐风生,顾盼伟如也。”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十五:“区上并不了解他,只觉得他谈吐风生,学问渊博,对他非常客气,也就相信了他。”

官阁

(1).供人游憩的楼阁。 唐 储光羲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诗之四:“春风二月时,道傍柳堪把,上枝覆官阁,下枝覆车马。” 唐 杜甫 《涪城县香积寺官阁》诗:“寺下春江深不流,山腰官阁迥添愁。”

(2).犹官署。 清 孙枝蔚 《寓句容道观寄简王阮亭扬州》诗:“ 扬州 官阁梅开未?正忆新诗远寄看。” 清 曹寅 《雨阻不得入城和梅岑》:“书帷蚊蚋大,官阁莓苔生。”

斑竹

也叫“湘妃竹”。一种茎部有紫褐斑点的竹子,用于制作笔杆、拐杖及饰物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毛 * 《七律·答友人》

日落

太阳西沉

江城

临江之城市、城郭。 唐 崔湜 《襄阳早秋寄岑侍郎》诗:“江城秋气早,旭旦坐南闈。” 元 黄庚 《西州即事》诗:“一雨洗空碧,江城独倚楼。” 明 王錂 《春芜记·候约》:“只听得江城吹角,疎鐘下翠微。” 清 黄景仁 《舟中再迭前韵》:“江城雁带边声苦,泽国秋蒸海气腥。”

鹧鸪

动物名。鸟纲,雷鸟科,构成鹧鸪属( Francolinus )及其近缘属的一种鸟。体形似雷鸟而稍小,头顶紫红色,嘴尖头,红色,脚短,亦呈红色。体灰褐色,腹部黄褐色,捕食昆虫及蚯蚓等

叱驭

汉 琅邪 王阳 为 益州 刺史,行至 邛郲 九折阪 ,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因折返。及 王尊 为刺史,“至其阪…… 尊 叱其驭曰:‘驱之! 王阳 为孝子, 王尊 为忠臣。’”见《汉书·王尊传》。后因以“叱驭”为报效国家,不畏艰险之典。 唐 王勃 《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下 岷关 而叱驭,寄切全都。” 宋 曾巩 《酬王正仲登岳麓寺阁见寄》诗:“叱驭犯冰雪,迴鑣驰九关。” 清 方文 《送万茂先应征北上》诗:“ 陈君 既叱驭, 刘子 亦弹冠。”

驰驱

(1) 飞驰

策马驰驱

(2) 奔走效力,尽全力效劳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