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张公善权二洞四首

作者: 曾几朝代: 宋代

游张公善权二洞四首原文

善权石状说不尽,怪怪奇奇惊倒人。
大屋修廊岩下路,凄风冷雨洞中春。

诗词问答

问:游张公善权二洞四首的作者是谁?答:曾几
问:游张公善权二洞四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曾几的名句有哪些?答:曾几名句大全

曾几游张公善权二洞四首书法欣赏

曾几游张公善权二洞四首书法作品欣赏
游张公善权二洞四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善权

佛教语。谓多方巧说导人觉悟。《维摩诘经·佛国品》:“菩萨行善权方便故,於佛国得道,一切行权摄人为善生于佛土。” 南朝 宋 何承天 《答宗居士书》:“寻 释迦 之教,以善权救物。” 南朝 梁武帝 《游钟山大爱敬寺》诗:“才性乏方便,智力非善权。”

说不尽

难以用言语形容。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鶻鴒的渌老儿説不尽的抢,儘人劳攘把我不覷。”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一折:“他生的芙蓉面,桃花颊,説不尽他百般娇千般艳冶。”《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及至走了这条路,説不尽的风尘骯脏,龙蛇混杂,已就大不是女孩儿家的身份了。”

怪怪奇奇

(1).怪异奇特。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孙侔雁荡》之一:“海边巉絶有苍山,怪怪奇奇物象闲。” 清 戴名世 《与刘大山书》:“二十年蒐求遗编,讨论掌故,胸中觉有百卷书,怪怪奇奇,滔滔汩汩,欲触喉而出。”

(2).惊异。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古文公式》:“此极是寻常耳目中事,诸公何至怪怪奇奇,看成骨董!”

惊倒

震惊倾倒。 宋 苏轼 《次韵秦观秀才见赠》:“江湖放浪久全真,忽然一鸣惊倒人。” 元 虞集 《题韩干画马》诗:“昔观祕府 韩 絶少,得见 龙眠 已惊倒。”

下路

(1).前方;路边。《韩非子·十过》:“ 韩 使人之 楚 , 楚王 因发车骑陈之下路,谓 韩 使者曰:‘报 韩君 言弊邑之兵今将入境矣。’”《南史·谢灵运传》:“后 秦 郡府将 宋齐 受使至 涂口 ,行达 桃墟村 ,见有七人下路聚语,疑非常人,还告郡县,遣兵随 齐 掩讨禽之。” 元 宫大挺 《七里滩》第三折:“见旗帜上月华日精,諕的些居民从速风迸,呈百般的下路潜藏无掩映,不知您,帝王情,是怎生。”

(2).犹言下江,指 长江 下游的地方。《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这番在下路脱了粮食,装回头货回家,正趁着顺风行走。”《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他有个妹子,嫁与下路人,住在 前门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宦成 听见那两个戴方巾的説的都是些 萧山县 的话--下路船上,不论甚么人,彼此都称为‘客人’。”

(3).路为 宋 、 金 、 元 行政区划名, 元 定辖区户数在十万以下者为下路。《元史·选举志一》:“﹝ 至元 六年﹞十二月,中书省定学制颁行之,命诸路府官子弟入学,上路二人,下路二人,府一人,州一人。”参见“ 上路 ”。

凄风冷雨

见“ 凄风苦雨 ”。

中春

指农历二月十五日。这天是春季的正中,故称。 唐 徐凝 《二月望日》诗:“长短一年相似夜,中秋未必胜中春。”

指春季的第二个月。《周礼·天官·内宰》:“中春,詔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史记·秦始皇本纪》:“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张守节 正义:“中音仲。古者帝王巡狩,常以中月。” 唐 杜牧 《怀钟陵旧游》诗之二:“ 滕阁 中春綺席开,柘枝蛮鼓殷晴雷。” 林纾 《记水乐洞》:“中春草木敷緑,弥望蓬蓬。”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