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百朋赴太学补试

作者: 孔武仲朝代: 宋代

遣百朋赴太学补试原文

冉冉浪相逐,江湖今十年。
念使从远学,家贫乏鞍鞯。
一官来京都,环堵当西阡。
学省咫尺近,彷佛闻诵弦。
暂当辞家庭,裘马去翩翩。
英豪多出此,切琢期勉旃。
昔我远方来,算里近五千。
清灯耿残月,积雪堆穷年。
对经必敛衽,求师欣执鞭。
绚藻颇不乏,屡贡多士先。
所愿克堂构,使我安食眠。
尔祖最尔爱,置膝自抚怜。
追恨不及见,泪下如涌泉。

诗词问答

问:遣百朋赴太学补试的作者是谁?答:孔武仲
问:遣百朋赴太学补试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孔武仲的名句有哪些?答:孔武仲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冉冉

(1) 渐进地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古乐府《陌上桑》

(2) ∶ 慢慢地

冉冉上升

(3) 柔软下垂的样子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

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远学

(1).游学远地。《后汉书·列女传·许升妻》:“﹝ 许升 妻 吕氏 荣 ﹞数劝 升 修学,每有不善,輒流涕进规…… 升 感激自厉,乃寻师远学,遂以成名。”

(2).远方的学者。《南史·梁纪上·武帝上》:“五月,置 集雅馆 以招远学。”

贫乏

贫穷,穷困;枯竭

贫乏不能自存。——《战国策·齐策》

资源贫乏

生活经验贫乏

贫乏的想象力

鞍鞯

鞍子和托鞍的垫子。古乐府《木兰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韉。” 唐 杜甫 《送人从军》诗:“马塞防失道,雪没锦鞍韉。” 鲁迅 《故事新编·出关》:“但先给我的那匹青牛刷一下,鞍鞯晒一下。”

京都

(1) 国都。京师

有京都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始称于 * 时,因景王(司马师)讳师,故称京师为京都;或指日本故都,又称西京,在本州岛西南

堵当

犹抵挡、对付。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一时间怎堵当?从来固济得牢。”

学省

即太学。古代中央政府设立的国学。《文选·沉约<直学省愁卧>诗》 李善 题注:“学省,国学也。” 唐 张籍 《寄陆浑赵明府》诗:“与君学省同官处,常日相随説道情。”《旧唐书·归崇敬传》:“《礼记·王制》曰,天子学曰辟雍……故前代文士,亦呼云璧池,亦曰璧沼,亦谓之学省。” 宋 张耒 《晚归》诗:“学省归来门巷秋,伴眠书史满牀头。”

咫尺

(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咫尺之遥

(2) 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彷佛

同“仿佛”

诵弦

(1).诵读诗歌。语本《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大师詔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詔之。冬读书,典书者詔之。礼在瞽宗,书在上庠。” 郑玄 注:“诵,谓歌乐也;弦,谓以丝播诗。” 孔颖达 疏:“‘诵谓歌乐’者,谓口诵歌乐之篇章,不以琴瑟歌也;云‘絃谓以丝播诗’者,谓以琴瑟播彼诗之音节,诗音则乐章也。” 宋 范成大 《范村午坐》诗:“老便几杖供,慵废诵弦课。”

(2).指礼乐教化。 清 陈梦雷 《癸亥春日即事》诗之二:“陪金佳气自葱芊,比户销兵讲诵絃。”

辞家

(1).离别家园。《后汉书·方术传下·上成公》:“其初行久而不还,后归,语其家云:‘我已得仙。’因辞家而去。” 晋 陆机 《为顾彦先赠妇》诗:“辞家远行游,悠悠三千里。”《旧唐书·柳浑传》:“千里辞家,以干微禄。”

(2).指辞赋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鬱起,其《离骚》哉!固已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

裘马

轻裘肥马。形容生活豪华。语出《论语·雍也》:“ 赤 之适 齐 也,乘肥马,衣轻裘。” 朱熹 集注:“言其富也。” 南朝 梁 范云 《赠张徐州稷》诗:“儐从皆珠玳,裘马悉轻肥。” 宋 陆游 《风入松》词:“十年裘马 锦江 滨,酒隐红尘。万金选胜鶯花海,倚疏狂驱使青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其视彼都人士,裘马丽都,林斋幽靘,珊珊玉珮,冉冉衣香。”

翩翩

(1) 运动自如、鸟飞轻疾的样子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唐·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翩翩舞姿

(2) 举止洒脱的——多指青年男子

翩翩少年

翩翩两骑来是谁。——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形容风采、文辞的美好

元瑜书记翩翩。—— 三国魏· 曹丕《与吴质书》

英豪

英雄豪杰

杂技英豪

江表英豪。——《资治通鉴》

勉旃

努力。多于劝勉时用之。旃,语助,之焉的合音字。《汉书·杨恽传》:“方当盛 汉 之隆,愿勉旃,毋多谈。”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困学违从众,明公各勉旃。” 宋 欧阳修 《送谢中舍》诗之二:“人生白首吾今尔,仕路青云子勉旃。” 李大钊 《在<国民杂志>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诸君本此进行,将来对于世界造福不浅,勉旃。”

远方

远处;远地

远方的客人

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汉· 贾谊《论积贮疏》

残月

清晨出现的弯月;残缺不圆的弯月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雪堆

雪的淤积物

穷年

(1).终其天年;毕生。《战国策·齐策六》:“使 管仲 终穷抑,幽囚而不出,惭耻而不见,穷年没寿,不免为辱人贱行矣。”《庄子·齐物论》:“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荀子·解蔽》:“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没世穷年,不能徧也。” 汉 徐干 《中论·审大臣》:“高下之分,贵贱之贾,一由彼口。是以没齿穷年,不免於匹夫。”

(2).全年;一年到头。 晋 陶潜 《读史述九章·张长公》:“寝迹穷年,谁知斯意。” 南朝 宋 谢灵运 《君子有所思行》:“长夜恣酣饮,穷年弄音徽。” 唐 韩愈 《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明 王蒙 《暮宿田家作》诗:“穷年滞草莽,裋褐被霜露。”

(3).贫困之时。 明 高启 《送贾二文学》诗:“穷年自多感,况復送良儔。”

敛衽

(1) 整理衣襟,表示恭敬

(2) 指妇女行礼

女敛衽作答

执鞭

(1) 手拿鞭子

(2) 举鞭为人驾车,表示景仰追随

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史记·管晏列传赞》

执鞭随镫

(3) 指从事教学或教练工作

不乏

不缺少;很多

不乏其人

不乏先例

多士

古指众多的贤士。也指百官。《书·多方》:“猷告尔有方多士,暨 殷 多士。”《诗·大雅·文王》:“济济多士, 文王 以寧。” 晋 卢谌 《答魏子悌》诗:“多士成大业,羣贤济弘绩。”《北齐书·慕容绍宗传》:“公既身控神兵,心执忠义,忽欲歼夷多士,谓非长策,深愿三思。” 唐 白行简 《李娃传》:“当礱淬利器,以求再捷,方可以连衡多士,争霸羣英。” 清 黄遵宪 《陆军官学校开校》诗:“广厦千万间,多士宅尔宅。”

所愿

(1).愿望;希望。《孟子·公孙丑上》:“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 孔子 也。” 晋 陶潜 《闲情赋》:“考所愿而必违,徒契阔以苦心。”

(2).指愿意去的地方。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堂构

亦作“ 堂搆 ”。 1.语出《书·大诰》:“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 孔 传:“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为堂基,况肯构立屋乎?”意谓父亲要盖房子,并已确定房子的盖法,而儿子却不肯去筑堂基,盖房子。后以“堂构”比喻继承祖先的遗业。 汉 蔡邕 《司空文烈侯杨公碑》:“公祗服弘业,克丕堂构。小乃不敢不慎,大亦不敢不戒。” 宋 范仲淹 《田公墓志铭》:“二子……并克奉堂搆,有能政于四方。” 清 黄宗羲 《明司马澹若张公传》:“俟疆宇廓清,再完堂构,未为迟也。”

(2).房舍。 晋 陆机 《叹逝赋》:“悼堂搆之頽瘁,慜城闕之丘荒。” 明 汪廷讷 《狮吼记·谈禅》:“他风流慷慨世间稀,选胜诛茅堂搆美。”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淮南宴客记》:“偕同事数友,诣其宅,堂构爽塏,楼阁壮丽。”

(3).比喻门户派别。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夫 周 末诸子,生与 孔 氏同时,各从其志,自立堂构。”

安食

谓安稳的生活。《史记·殷本纪》:“非先王不相我后人,维王 * 用自絶,故天弃我,不有安食,不虞知天性,不迪率典。”

追恨

追溯往事而悔恨。《晋书·温峤传》:“身没黄泉,追恨国耻。”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师既惋慨此事,追恨不早研究。”

不及

(1)

不如,比不上

不及50几年前

(2)

赶不上,来不及

躲避不及

后悔不及

(3)

够不上

(4)

未被接近

作为对风采的描绘…,这部书是其他任何书都不及的

涌泉

亦作“涌泉”。1.水向上喷出的泉。《公羊传·昭公五年》:“濆泉者何?直泉也。直泉者何?涌泉也。”《庄子·盗跖》:“且 跖 之为人也,心如涌泉,意如飘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西则有涌泉清池,激水推移。”《东观汉记·朱勃传》:“ 援 计如涌泉,埶如转规;救倒悬之急,存几亡之城。”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发言可咏,下笔成篇。” 宋 韩拙 《山水纯全集·论山》:“湍而漱石者谓之涌泉,山石间有水滭泼而仰沸者谓之喷泉。”

(2).中医针灸穴位名。《素问·阴阳离合论》:“少阴根起於涌泉。” 张隐庵 集注:“涌泉,穴名,在足心下,踡指宛宛中。” 宋 苏辙 《送杨腾山人》诗:“夜归空牀卧,两手摩涌泉。”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禀赋不同》:“又有百病从脚起之説,盖涌泉穴与心相通,风最易入,故养生家皆慎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