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寺瞻礼作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望海寺瞻礼作原文

望海祗园临海河,隔年此复一相过。

虽然缛节繁文禁,仍有衢歌巷舞罗。

祗以祝釐合众志,遂因同悃礼三摩。

普门无量慈悲愿,愿作筹添曼寿多。

诗词问答

问:望海寺瞻礼作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望海寺瞻礼作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望海寺瞻礼作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二

参考注释

临海

浙江省的县。位于省东部,人口100万,城市人口6万。浙江沿海陆上交通枢纽。甘蔗产量在省内占前列

相过

(1).谓太阳过赤道内外各二十三度半。《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过也。” 杜预 注:“二分日夜等,故言同道。二至长短极,故相过。” 杨伯峻 注:“ 谈迁 《国榷》引 明 李天经 曰:‘太阳行黄道中线,迨二分而黄道与赤道相交,是为同道。二至则过赤道内外各二十三度,是谓相过。’”

(2).互相超越。《管子·治国》:“故先王使农、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过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文子·自然》:“如此即万物一齐无由相过。” 宋 苏轼 《儒者可与守成论》:“德既无以相过,则智胜而已矣。”

(3).互相往来。《商君书·兵守》:“故曰慎使三军无相过,此盛力之道。” 汉 张衡 《西京赋》:“若夫 翁伯 、 浊 、 质 、 张里 之家,击钟鼎食,连骑相过, 东京 公侯,壮何能加!” 唐 韩愈 《长安交游者赠孟郊》诗:“亲朋相过时,亦各有以娱。”

虽然

(1)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虽然年过六十,劳动劲头却比得上年轻的小伙子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鲁迅《故乡》

(2) 虽然如此,虽是这样;即使这样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战国策·魏策》

缛节

(1) 指礼仪方面的细节繁多

(2) 繁琐的细节

文禁

文化禁令。 鲁迅 《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那是开枪打杀学生的时候罢,文禁也严厉了。”

衢歌

街头巷尾的歌谣。指民歌。 清 洪亮吉 《出关与毕侍郎笺》:“原林黯惨,疑披谷口之雾;衢歌哀怨,恍聆 山阳 之笛。” 清 何耳 《燕台竹枝词·太平鼓》:“见説太平都有象,衢歌声与《壤歌》同。”

合众

(1).聚合众人。《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封之礼,合众也。” 郑玄 注:“正封疆沟涂之固,所以合聚其民。” 汉 班固 《西都赋》:“连交合众,骋騖乎其中。” 宋 曾巩 《叙盗》:“其创作兵仗,合众以转刼数百里之间,至於贼杀良民。”

(2).拒众,抵御强敌。《孙子·地形》:“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

(3).犹示众。《宣和遗事》前集:“圣旨:‘胡僧疎放, 道坚 乃中国人,送 开封府 刺面决配,於 开寳寺 前合众。’”

(4).指合众国。具有相对独立的几个邦或州联合组成一中央政府的国家。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在 李自成 之世,则賑飢、济困为不可已;在今之世,则合众、共和为不可已。”

三摩

(1).三昧。 金 王良臣 《牧牛图》诗:“三摩不受一尘侵,本分功夫日念深。”详“ 三昧 ”。

(2).奥妙。 明 张煌言 《梅岑山居诗引》:“诗家格律甚精,不避空虚三昧;而禪家机锋相触,原具《风》《雅》三摩。”

普门

佛教语。谓普摄一切众生的广大圆融的法门。见《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隋 吉藏 《法华义疏》卷十二:“所言普门者,普以周普为义,门是开通无滞之名。” 唐 封演 《魏州开元寺新建三门楼碑》:“寺主僧 法敬 ……及诸徒众等,并精通妙法,坚持密行,名称普门,威仪无缺。” 唐 李华 《荆州大云寺故兰若和尚碑》:“法华三昧,惠照无边,菩萨普门,我愿亦然。”

无量

(1) 没有限制的;没有止境的

前途无量

(2) 难以计算,指数量极多

悲愿

佛教语。指慈悲的誓愿。《唯识论》卷四:“或依悲愿,相应善心。” 宋 范成大 《岁旱邑人祷第五罗汉得雨乐先生有诗次韵》:“偶然宴坐百千劫,神力悲愿俱无穷。”

曼寿

长寿。《汉书·礼乐志》:“德施大,世曼寿。” 颜师古 注:“曼,延也。” 唐 李纾 《唐德明兴圣庙乐章·亚献终献》:“庆彰曼寿,胙撤嘉荐。”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