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万安县刘元袭横秀阁

作者: 杨万里朝代: 宋代

寄题万安县刘元袭横秀阁原文

玉簪成阵雪成堆,秀气横空拨不开。
楚岫苍寒五云外,赣江白写九天来。
烟销日出皆诗句,月色波声唤梦回。
早晚携家过高阁,寄诗聊当一枝梅。

诗词问答

问:寄题万安县刘元袭横秀阁的作者是谁?答:杨万里
问:寄题万安县刘元袭横秀阁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万里的名句有哪些?答:杨万里名句大全

杨万里寄题万安县刘元袭横秀阁书法欣赏

杨万里寄题万安县刘元袭横秀阁书法作品欣赏
寄题万安县刘元袭横秀阁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玉簪

用玉做成的簪子。也叫“玉搔头”

阵雪

短时间或在一定地区内强度有显著变化的降雪

成堆

众多事物聚集在一起。形容数量很多。 唐 李山甫 《牡丹》诗:“晓露精神妖欲动,暮烟情态恨成堆。” 茅盾 《子夜》十四:“女工们就像黄昏时候的蚊子,成堆起轰。”

秀气

(1) 清秀

这孩子长得越来越秀气了

(2) 言谈文雅,举止优美

(3) 小巧灵便

这把小刀做得真秀气

横空

(1) 横越天空

横空霹雳

(2) 弥漫空中

横空杀气

楚岫

(1). 楚 地山峦。 唐 韦迢 《早发湘潭寄杜员外院长》诗:“ 楚 岫千峰翠, 湘 潭一叶黄。” 唐 朱庆馀 《送人下第归》诗:“岸阔湖波溢,程遥 楚 岫微。” 元 张可久 《折桂令·湖上即事》曲:“俊友 吴 鉤,清秋 楚 岫,退叟 齐 丘。”

(2).指 巫山 。泛指男女欢会处。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步飞烟》:“所恨 洛川 波隔, 贾午 墻高,连云不及於 秦 臺,荐梦尚遥於 楚 岫。” 明 顾大典 《青衫记·访兴不遇》:“自怜迁客去 长沙 ,迷 楚 岫隔京华,匆匆不尽离情话。” 柴萼 《梵天庐丛录·妙判三十则》:“启北门钥而荡乃春心,神迷 楚 岫;踰东家墙而搂其处子,梦绕 阳臺 。”

云外

(1).指高空。 隋 李播 《天象赋》:“动则飞跃於云外,止则盘縈於 汉 沂 。”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龙鳞般云外飘,鹅毛般江上剪,蝶翅般风中旋。” 清 郑燮 《瑞鹤仙·官宦家》词:“笙歌云外迥。正烛烂星明,花深夜永。”

(2).高山之上。亦指世外。 唐 元稹 《玉泉道中作》诗:“遐想云外寺,峯峦渺相望。” 宋 吴文英 《齐天乐》词:“流红江上去远,翠尊曾共醉,云外别墅。” 元 虞集 《送先陇二邻僧还吴》诗之二:“云外催归锡,松间觅旧题。”

(3).比喻仙境。 宋 吴文英 《浣溪沙·春情》词:“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宋 家铉翁 《念奴娇·中秋纪梦》词:“縹緲琼宫,溟茫朱户,不与尘寰隔。翩然鹤下,时传云外消息。”

赣江

江西省最大河流,注入鄱阳湖,长江中游重要支流,长758公里,流域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

九天

天的最高处,形容极高。传说古代天有九重。也作“九重天”、“九霄”

驰至九天。——唐· 李朝威《柳毅传》

销日

消磨时日。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 唐 白居易 《官舍闲题》诗:“送春唯有酒,销日不过棋。” 宋 欧阳修 《试笔·学书工拙》:“每书字……尝有初不自喜,隔数日视之,颇若稍有可爱者。然此初欲寓其心以销日,何用较其工拙?”

诗句

诗的句子。亦泛指诗。 唐 韩愈 《和侯协律咏笋》:“ 侯生 来慰我,诗句读惊魂。” 元 萨都剌 《登北固山无传上人小楼》诗:“百年诗句里, 三国 酒杯间。” 郭小川 《把家乡建成天堂》诗:“我的诗句是战鼓。要永远永远催动你们前进。”

月色

月光

梦回

见“ 梦迴 ”。

亦作“ 梦回 ”。从梦中醒来。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任中宣梦水神持镜》:“梦一道士赤衣乘龙,诣 中宣 ,言:此镜乃水府至寳,出世有期,今当归我矣。 中宣 因问姓氏,但笑而不答,持镜而去。梦迴,亟视篋中,已失所在。” 南唐 李璟 《摊破浣溪沙》词之二:“细雨梦回 鸡塞 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依阑干。” 宋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径曲梦迴人杳,闺深珮冷魂销。” 巴金 《静夜的悲剧》:“有时我午夜梦回,竟然觉得我在滴血或者我的生命跟着水在滴。”

早晚

(1) 早晨和晚上

他每天早晚都练气功

(2) 时候

他已走了多半天了,这早晚多半已经到家了

(3) 〈方〉∶泛指将来某个时候

你早晚进城来,到我们这里坐坐

(4) 或早或晚

人早晚要死的

高阁

(1) 高度较大的阁楼

(2) 用以贮藏存放书、物的高架子(束之高阁)

一枝

(1).一根枝杈。《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晋 张华 《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清 方文 《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借一枝。”

(2).一支。一根。用于细长的东西。《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等到望见过往的客商到了,一枝响箭便算个号令,大家纔不约而同的下山。” 老舍 《赵子曰》第二:“主席的虎项微俯,拿了一枝香烟。”

(3).一支。一个支派。《景德传灯录·元安禅师》:“ 石头 一枝,看看师灭矣。” 宋 秦观 《次韵邢敦夫秋怀》之二:“暮有二客至,俱以能禪闻。一枝 惠林 出,一派 智海 分。”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刹院寺祖坟,是东门一枝大家公共的,我因葬父母无地,遂葬其傍。”

(4).一支。犹言一队。《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正遇着 范 贼一枝游兵,劫夺行李财帛,将人口追得三零四散。”《东周列国志》第六回:“臣当引一枝兵,为 蔡 乡导。”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