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马使君赴郑州

作者: 钱起朝代: 唐代

送马使君赴郑州原文

东土忽无事,专城复任贤。
喜观班瑞礼,还在偃兵年。
膏雨带荥水,归人耕圃田。
遥知下车日,万井起新烟。

诗词问答

问:送马使君赴郑州的作者是谁?答:钱起
问:送马使君赴郑州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送马使君赴郑州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钱起的名句有哪些?答:钱起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237_79

参考注释

东土

(1).古代指 陕 以东某一地区或封国。《书·康诰》:“乃寡兄勗,肆汝小子封,在兹东土。”《国语·郑语》:“ 桓公 为司徒,甚得 周 众与东土之人。” 韦昭 注:“东土, 陕 以东也。” 宋 刘克庄 《代毛颖谢表》:“伏念臣 中山 旧族,东土寒生。” 清 姚鼐 《乾隆戊子科山东乡试策问》之一:“矧东土为圣人父母之邦,名儒继踵,多士仰慕,师法尤易兴起者乎!”

(2). 东晋 、 南朝 时也特指 苏南 、 浙江 一带。《晋书·庾翼传》:“时东土多赋役,百姓乃从海道入 广州 ,刺史 邓岳 大开鼓铸,诸夷因此知造兵器。”《宋书·自序》:“初, 钱唐 人 杜子恭 通灵有道术,东土豪家及京邑贵望并事之为弟子,执在三之敬。”

(3).古代称 中国 。对西方而言。《穆天子传》卷十五:“ 西王母 为天子謡……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西游记》第八回:“ 菩萨 不敢久停,曰:‘今领 如来 法旨,上东土寻取经人去。’” 清 马建忠 《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课书》:“而 巴黎 新闻纸传扬殆遍,谓 日本 、 波斯 、 土耳基 人负笈 巴黎 者,固有考取格治秀才及律例举人,而东土之人,独未有考取文词秀才者,有之则自 忠 始也。” 茅盾 《雨天杂写之二》:“佛法始来东土,排场实在相当热闹。”

无事

(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郑玄 注:“事谓征伐。”《史记·平準书》:“ 汉 兴七十餘年之间,国家无事。”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契丹》:“自此边境去矢石之忧,天下无事,百姓和乐。” 明 陈子龙 《议财用》:“若云多事,则自古亦无无事之国也。”

(2).指无为。道家主张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史记·苏秦列传》:“窃为君计者,莫若安民无事,且无庸有事於民也。” 金 元好问 《李道人崧阳归隐图》诗:“道人本无事,何苦尘中为?”

(3).无所事事。《孟子·滕文公下》:“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史记·张仪列传》:“ 陈軫 曰:‘公何好饮?’ 犀首 曰:‘无事也。’”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宋 辛弃疾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词:“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4).无须;没有必要。《后汉书·臧洪传》:“ 洪 於大义,不得不死;念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破,将妻子出。” 明 刘基 《题枯木图》诗:“白髮死枕席,无事伤其躬。” 清 纳兰性德 《梦江南》词:“ 江 南好,何处异京华?香散翠帘多在水,緑残红叶胜於花,无事避风沙。”

(5).无端;没有缘故。《北齐书·神武帝纪下》:“今若无事背王,规相攻讨,则使身及子孙,还如王誓。” 北周 庾信 《杨柳歌》:“定是 怀王 作计悮,无事翻覆用 张仪 。” 宋 范成大 《江安道中》诗:“威名功业吾何有?无事飘飘犯百蛮。”

专城

指主宰一城的州牧太守一类的地方长官

四十专城居。——《乐府诗集·陌上桑》

任贤

委用德才兼备的人。《书·大禹谟》:“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汉 刘向 《说苑·君道》:“人君之道:清浄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 唐 陈子昂 《答制问事》:“然则取士之方,任贤之事,故陛下素来所深知。” 宋 王禹偁 《拟贬萧瑀出家诏》:“朕失任贤之道,昧则哲之明,遂令宰执之中,互生猜忌,以致君臣之际,有是暌离。”

班瑞

(1).颁还瑞玉。《书·舜典》:“辑五瑞,既月,乃日覲四岳羣牧,班瑞于羣后。” 蔡沉 集传:“颁还其瑞,以与天下正始也。”《史记·五帝本纪》引此文, 裴駰 集解引 马融 曰:“五瑞,公侯伯子男所执,以为瑞信也。 尧 将禪 舜 ,使羣牧歛之,使 舜 亲往班之。”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辞·商调曲》:“辑瑞班瑞,穆穆於 尧 门。”

(2).颁赐祥瑞。《南齐书·高帝纪上》:“凤书表肆类之运,龙图显班瑞之期。”

偃兵

休兵,停战。《庄子·徐无鬼》:“吾欲爱民而为义偃兵,其可乎?”《国语·吴语》:“两君偃兵接好,日中为期。” 唐 元结 《寄源休》诗:“天下未偃兵,儒生预戎事。” 明 刘基 《郁离子·瞽聩》:“西方有兽,斑文而象虎,名曰騶虞,其性好仁,故出则天下偃兵。”

雨带

降雨量相对大的区域

荥水

(1).小水。《淮南子·泰族训》:“故邱阜不能生云雨,滎水不能生鱼鳖者,小也。” 王念孙 《读书杂志·淮南内篇二》:“滎水,小水也。《説文》:‘滎,絶小水也。’”

(2).水名。《山海经·大荒南经》:“﹝ 南海 之中﹞有 滎山 , 滎水 出焉。”

归人

(1) 回归家园的人

荒途无归人,时时见废墟。——晋· 陶渊明《和刘柴桑》

(2) 指死人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唐· 李白《拟古》九

圃田

(1).犹甫田,大田。 唐 钱起 《送马使君赴郑州》诗:“膏雨带 滎水 ,归人耕圃田。”

(2).种植果木瓜菜的园地。 元 王祯 《农书》卷十一:“圃田,种蔬果之田也。”

(3).喻指事物聚集的地方。 清 王晫 《今世说·文学》:“ 钱牧斋 目 沉留侯 《艺林汇考》,为经籍之禁籞,文章之圃田。”

(4).古泽薮名。故地在今 河南 中牟县 西。《周礼·夏官·职方氏》:“ 河南 曰 豫州 ,其山镇曰 华山 ,其泽藪曰 圃田 。”《竹书纪年》卷下:“三月,为大沟于 北郛 ,以行 圃田 之水。”亦称“ 圃泽 ”。《列子·仲尼》:“ 郑 之 圃泽 多贤, 东里 多才。” 张堪 注:“﹝ 圃泽 ﹞ 圃田 也。在 中牟县 。”

遥知

谓在远处知晓情况。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宋 王安石 《梅花》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金 元好问 《汴禅师自断普照石为斫以诗见饷为和》之一:“遥知玉音在,洗耳俟研磨。”

下车

(1) 从车辆上下来

(2) 官吏到任

宪公祖下车以来,久沐德化,素怀瞻仰。——《歧路灯》

衡下车,治威严。——《后汉书·张衡传》

万井

(1).古代以地方一里为一井,万井即一万平方里。《汉书·刑法志》:“地方一里为井……一同百里,提封万井。”

(2).千家万户。 唐 陈子昂 《谢赐冬衣表》:“三军叶庆,万井相欢。”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中秋》词:“千里江山如画,万井笙歌不夜。” 明 凤尹岐 《送兄广东参政应奎》诗:“青连橄欖千家雨,黄触桄榔万井烟。”《花月痕》第八回:“阁( 吕仙阁 )分三层……远则四围山石,万井人烟。”

新烟

指寒食节后重新举火所生之烟。 唐 刘长卿 《清明后登城眺望》诗:“百花如旧日,万井起新烟。”参见“ 新火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