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董传留别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和董传留别原文

麤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诗词问答

问:和董传留别的作者是谁?答:苏轼
问:和董传留别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轼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轼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麤缯

亦作“麄繒”。粗制的丝织品。 宋 苏轼 《和董传留别》:“麤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宋 陆游 《白发》诗:“未午舂炊餘脱粟,乍寒包裹有麄繒。”

大布

(1).古指麻制粗布。《左传·闵公二年》:“ 卫文公 大布之衣,大帛之冠。” 杜预 注:“大布,粗布。” 晋 陶潜 《杂诗》之八:“御冬足大布,粗絺以应阳。”

(2).指宽幅的棉制土布。《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又往下看去,见是 孔 陵蓍草, 尼山 石砚……其餘便是 山东 棉绸、大布。”

(3).古代货币名。 王莽 所铸的十布之一。《汉书·食货志下》:“大布、次布、弟布、壮布、中布。”

生涯

(1) 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

从石磊沟回来以后, 黄老妈妈就重又过起了讨饭生涯。——《党员登记表》

(2) 指赖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财物

生涯罄尽

诗书

(1) 指《诗经》和《尚书》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泛指一般书籍、诗文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老儒

旧谓年老的学人。 晋 挚虞 《答杜预书》:“变制通理,垂典将来,何必附之于古,钦以旧义,使老儒致争哉!” 唐 牟融 《寄周韶州》诗:“十年学道困穷庐,空有长才重老儒。”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嘉兴 人 闻人茂德 ,名 滋 ,老儒也。”

瓠叶

(1).瓠瓜的叶。古人用为菜食和享祭。《诗·小雅·瓠叶》:“幡幡瓠叶,采之亨之。” 毛 传:“幡幡,瓠叶皃。庶人之菜也。”《后汉书·儒林传上·刘昆》:“每春秋饗射,常备列典仪,以素木瓠叶为俎豆。” 宋 苏轼 《和董传留别》:“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2).《诗·小雅》篇名。《诗》序谓为思念古人“不以微薄废礼”之诗。《左传·昭公元年》:“ 赵孟 、 叔孙豹 、 曹大夫 入於 郑 , 郑伯 兼享之。 子皮 戒 赵孟 ,礼终, 赵孟 赋《瓠叶》。” 杜预 注:“义取古人不以微薄废礼,虽瓠叶兔首,犹与宾客享之。”

举子

科举时代被推荐参加考试的读书人

踏槐花

《说郛》卷六九引 唐 李淖 《秦中岁时记》:“进士下第,当年七月復献新文,求拔解,故曰:‘槐花黄,举子忙。’” 唐 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往往于隔年秋天就在京城行卷,其时正值槐花盛开,后因称参加科举考试为“踏槐花”。 宋 苏轼 《和董传留别》:“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亦称“ 踏槐黄 ”。《孽海花》第五回:“原来 公坊 那年自以为臭不可当的文章,竟被 霞郎 估着,居然掇了巍科。但屡踏槐黄,时嗟落叶,知道自己不是金马玉堂中人物,还是跌宕文史,啸傲烟霞,还我本来面目的好。”亦省称“ 踏槐 ”。《事物异名录·政治·赴试》引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谚云:‘槐花黄,举子忙。’故赴举谓之踏槐。”

囊空

谓袋中无钱。 唐 杜甫 《空囊》诗:“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唐 韩愈 《寒食日出游》诗:“囊空甑倒谁救之,我今一食日还併。” 前蜀 贯休 《送僧游天台》诗:“囊空心亦空,城郭去腾腾。”

不办

犹言不能。《宋书·沉攸之传》:“诸人咸谓吾应统之,自卜懦薄,干略不办及卿,今輒相推为统,但当相与戮力尔。”《宋书·孝义传·何子平》:“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心独饗白粲。”

寻春

游赏春景。 唐 陈子昂 《晦日宴高氏林亭》诗:“寻春游上路,追宴入山家。” 宋 惠洪 《意行入古寺》诗:“清明雨过快晴天,古寺寻春亦偶然。”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游春》:“下官就是 越国 上大夫 范蠡 ,寻春到此。” 清 徐元正 《广陵怀古》诗:“寻春易过佳风月,送老难忘好墓田。”

眼乱

方言。指暮色昏黄的时候。 姚雪垠 《长夜》十八:“眼乱的时候,杆子到一座塞外停下。”

行看

(1).且看。 唐 韩愈 《郴州祈雨》诗:“行看五马入,萧颯已随轩。” 明 高明 《琵琶记·才俊登程》:“行看取,朝 紫宸 , 凤池 鰲禁听丝纶。”取,得。助词。

(2).复看,又看。 唐 贾岛 《送去华法师》诗:“默听鸿声尽,行看叶影飞。”

择婿车

1.唐进士放榜﹐例于曲江亭设宴。其日﹐公卿家倾城纵观﹐高车宝马﹐于此选取佳婿。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

得意

满意,感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

得意的男孩

十二分得意

世俗

(1) 世间一般的习俗

世俗之见

(2) 非宗教的

她不允许他们在去教堂来回的路上谈论世俗的事情

诏黄

即诏书。诏书用黄纸书写,故称。《南史·王韶之传》:“ 恭帝 即位,迁黄门侍郎,领著作,西省如故。凡诸詔黄皆其辞也。” 宋 苏轼 《和董传留别》:“得意犹堪夸世俗,詔黄新湿字如鸦。”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