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示从子澶

作者:楼钥 朝代:宋代

又示从子澶原文

壮县人歌第一奇,过庭为有宁馨儿。
亲旁色养宜加谨,户外分豪勿预知。
寓意杯觞须自节,读书松竹有余师。
它时刮目相期待,连桂家风望一夔。

诗词问答

问:又示从子澶的作者是谁?答:楼钥
问:又示从子澶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楼钥的名句有哪些?答:楼钥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县人

(1).古代遂之属官。一说即县正。《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县人传之。” 杨伯峻 注:“县人, 杜 注云:‘遂属’。据《周礼·遂人》,五县为遂,地官亦有县正,县人或即县正。”

(2).同县之人。 清 王士禛 《居易录》:“ 任少京兆 弘嘉 ,字 葵尊 ,亦县人也。”

第一

(1) 排在最前的

排名第一

(2) 首要的,最重要的

质量第一

过庭

(1).《论语·季氏》:“ 鲤 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 鲤 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 鲤 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 鲤 退而学《礼》。”后因以“过庭”指承受父训或径指父训。 唐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献杜仆射相公》:“过庭多令子,乞墅有名甥。”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四:“ 白 ( 李白 )方幼穉,而其父首诲以靡丽放旷之词。然则 白 之狂逸不羈,盖亦过庭之所致也。” 清 钱谦益 《袁可立父淮先赠承德尚室司丞加赠奉直大夫尚室司少卿制》:“以忠义勉其子,过庭多长者之言。”

(2).以喻长辈的教训。《后汉书·党锢传·李膺》:“久废过庭,不闻善诱。”

宁馨儿

原意是“这样的孩子”,后来用来赞美孩子或子弟

何物老妪,生宁馨儿!——《晋书·王衍传》

色养

(1).《论语·为政》:“ 子游 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子夏 问孝。子曰:‘色难。’” 朱熹 集注:“色难,谓事亲之际,惟色为难也。”一说,谓承顺父母颜色。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王长豫 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旧唐书·裴漼传》:“ 漼 色养劬劳,十数年不求仕进。” 明 李贽 《复士龙悲二母吟》:“近闻此孙不爱读书,稍失色养於二大母。”

(2).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色难者,谓承顺父母颜色乃为难也。”后因称人子和颜悦色奉养父母或承顺父母颜色为“色养”。

户外

(1) 室外露天处

在正餐时间从户外回来

(2) 作为与室内有区别的室外

在户外度过白天

预知

事先明白

他不能预知事态如何发展

寓意

寄托或蕴含的意旨或意思

寓意深远

杯觞

(1).酒杯。《三国志·吴志·胡综传》:“性嗜酒,酒后欢呼极意,或推引杯觴,搏击左右。”

(2).指行酒、饮酒。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或飞苍走黄于中原,或留连杯觴以羹沸。” 唐 刘禹锡 《戏赠乐天兼见示》诗:“ 白 家唯有杯觴兴,欲把头盘打少年。”

饮酒器皿的统称。 唐 温庭筠 《醉歌》:“锦袍公子陈盃觴,拨醅百瓮春酒香。”

读书

(1) 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松竹

(1).松与竹。亦以喻节操坚贞。 南朝 梁元帝 《与刘智藏书》:“山间芳杜,自有松竹之娱;巖穴鸣琴,非无薜萝之致。”《南史·张冲传》:“ 房长渝 谓 孜 曰:‘前使君忠实昊天,操愈松竹。’” 唐 白居易 《得辛氏夫遇盗而死遂求杀盗者而为之妻或责其失贞行之节不伏》:“ 辛氏 姑务雪寃,靡思违礼。励释憾之志,将殄雚蒲;蓄许嫁之心,则乖松竹。”

(2).喻节操坚贞的贤人。《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潜鱼择渊,高鸟候柯;赫赫三雄,并迴乾轴,竞收杞梓,争采松竹。” 吕向 注:“松竹,贞坚也,并比於贤人也。”

有余

(1) 有剩余

绰绰有余

(2) 有零

五十有余

它时

犹他日;将来。 宋 欧阳修 《试笔·学书作故事》:“学书勿浪书,事有可记者,它时便为故事。”

刮目

(1).拭目。谓改变旧看法。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 子云 ( 萧子云 )嘆曰:‘此人(指 丁覘 )后生无比,遂不为世所称,亦是奇事。’於是闻者稍復刮目。”

(2).指集中注意力。《新唐书·张廷珪传》:“今受命伊始,华夷百姓清耳以听,刮目以视,冀有闻见,何遽孤其望哉?” 宋 苏舜钦 《送李冀州》诗:“众人刮目看能事,著鞭无为儒生羞。”

(3).谓另眼看待。《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只为 端卿 生得方面大耳,秀目龙眉,身躯伟岸,与其他侍者不同,所以天颜刮目。”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三篇:“但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因亦娱心,使人刮目矣。”

期待

期盼;等待

期待炮弹 *

家风

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门风

习其家风。——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一夔

夔 相传为 尧 (一说 舜 )时乐正,仅有一足。 孔子 答 鲁哀公 问,则说“足”是足够之意,指有 夔 一人,就足够制乐了。以后多从此说。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吕氏春秋·察传》。后因以“一夔”指能独当一面的专门人才,或指一人虽多缺点,仍有专长。《梁书·裴子野传》:“﹝ 子野 ﹞章句洽悉,训故可传,脱置之胶庠,以弘奬后世,庶一 夔 之辩可寻,三豕之疑无谬矣。”参见“ 一夔足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