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瀛台即景·其二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晚秋瀛台即景·其二原文

绮砌黄花秀,虾帘朱鸟晶。

篆烟徐递馥,芸帙静含清。

岩峡犹飞瀑,池亭可泛觥。

蓼萧游豫处,著壁画图成。

诗词问答

问:晚秋瀛台即景·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晚秋瀛台即景·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晚秋瀛台即景·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四十四

2. 去岁赐宴赋诗已命画院绘图壁间

参考注释

黄花

(1) 几种开黄色花或黄花占优势菊科植物的任何一种

(2) 黄花菜的花,金针菜的通称

(3) 菊花

(4) 没有经过性行为的女性

黄花闺女

朱鸟

(1).星宿名。二十八宿中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的总称。七宿相联呈鸟形;朱色象火,南方属火,故名。《史记·天官书》:“南宫朱鸟。” 唐 杨炯 《浑天赋》:“南宫则黄龙赋象,朱鸟成形,五帝之座,三光之庭。”

(2).古代军事家按天文四宫布列前后左右军阵,军旗画四种图形为标识,前方的叫朱鸟。《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 * 。” 孔颖达 疏:“此明军行象天文而作陈法也。前南,后北,左东,右西。朱鸟、玄武、青龙、 * ,四方宿名也。军前宜捷,故用鸟。” 明 沉寿民 《江上行》:“玄武后扈,朱鸟前騫。”

(3).南方之神。《太平御览》卷八八一引《河图》:“南方赤帝,神名 赤熛怒 ,精名朱鸟。”《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朱鸟舒翼以峙衡,腾虵蟉虯而遶榱。” 李周翰 注:“朱鸟,朱雀,南方神也。”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九:“赤帝跃火龙,炎官控朱鸟。” 清 王韬 《瀛壖杂志》卷六:“怒控寒潮犹撼郭,魂归朱鸟已无城。”

(4).宫殿名。《文选·张衡<西京赋>》:“ 麒麟 、 朱鸟 、 龙兴 、 含章 。” 李善 注:“ 汉 宫闕名有 麒麟殿 、 朱鸟殿 。”

(5).鸟名。传说中的鸾鸟。 汉 贾谊 《惜誓》:“飞朱鸟使先驱兮,驾 太一 之象舆;苍龙蚴虬于左驂兮, * 骋而为右騑。” 宋 梅尧臣 《送程殿丞知韶州》诗:“传闻古帝 舜 ,石上奏《九成》,凤皇为之下,朱鸟不復鸣。”参阅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6).鸟名。凤。《后汉书·张衡传》:“前 祝融 使举麾兮,纚朱鸟以承旗。” 李贤 注:“朱鸟,凤也。” 明 李梦阳 《杂诗》之一:“众羽日繽纷,朱鸟戢其翰。” 清 沉曰霖 《晋人麈·十二肖论》:“十二肖之宜黜者,若鼠、若猴;其宜收者,若元武、若朱鸟、若勾陈。不知何以不尔。”

(7).鸟名。雁。 汉 扬雄 《法言·向明》:“或曰:‘奚取於朱鸟哉?’曰:‘时来则来,时往则往,能来能往者,朱鸟之谓与!’” 宋咸 注:“朱鸟,随阳之鸟,谓鴈也。” 明 何景明 《织女赋》:“凤凰翼以翳车兮,命乌鹊以筑梁,先朱鸟以通媒兮,导应龙以启征。”

(8).道教语。指舌头。《云笈七籤》卷十一:“呼吸元气以求仙,仙公公子已可前,朱鸟吐缩白石源。”注:“朱鸟,舌象。白石,齿象。吐缩,导引津液。谓阴阳之气流通不絶,故曰源。”

篆烟

盘香的烟缕。 宋 高观国 《御街行·赋帘》词:“鶯声似隔,篆烟微度,爱横影参差满。”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风裊篆烟不捲帘,雨打梨花深闭门。”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词之二八:“但是有情皆满愿,更从何处著思量,篆烟残烛并回肠。” 闻一多 《剑匣》诗:“那炉上炷着袅袅的篆烟,许只可用半透明的猫儿眼刻着。”

芸帙

犹芸编。 明 梁寅 《蒙山赋》:“坐紫苔兮緑綺奏,荫苍松兮芸帙舒。”

岩峡

山谷。 宋 张淏 《艮岳记》:“巖峡洞穴,亭阁楼观,乔木茂草,或高或下,或远或近。”

飞瀑

即瀑布。因其势飞流而下,故称。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典雅》:“眼琴緑阴,上有飞瀑。” 清 林则徐 《即目》诗:“飞瀑正拖千嶂雨,斜阳先放一峰晴。” 刘大白 《丁宁(二)》诗:“这是你心里的飞瀑,琤琤瑽瑽的不滴的泉声。”

池亭

池边的亭子;水池和亭台。 唐 孟浩然 《夏日与崔二十一同集卫明府宅》诗:“言避一时暑,池亭五月开。”《新唐书·张说传》:“池亭奇巧,荡诱上心。” 明 杨珽 《龙膏记·邂逅》:“池亭顷刻攄芳怨,又被鶯声偷唤。”

蓼萧

《诗·小雅·蓼萧序》:“《蓼萧》,泽及四海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国景子 相 齐侯 ,赋《蓼萧》。” 杜预 注:“《蓼萧》,《诗·小雅》,言太平泽及远,若露之在萧,以喻 晋君 恩泽及诸侯。”后因以“蓼萧”指君王的恩泽。 唐 白居易 《杨造等亡母追赠太君制》:“《蓼萧》之泽,宜自叶而流根。” 王闿运 《影山草堂铭》:“山川无允犹之典,草木絶《蓼萧》之泽。”

游豫

(1).指帝王出巡。春巡为“游”,秋巡为“豫”。语本《孟子·梁惠王下》:“ 夏 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汉 王粲 《羽猎赋》:“遵古道以游豫兮,昭劝助乎农圃。”《新唐书·文艺传中·李适》:“凡天子饗会游豫,唯宰相及学士得从。”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国朝承 五代 荒残之弊,事从简略,每鸣鑾游豫,仅同藩镇,而尽去戈戟旌旗之制。”

(2).游乐。《文选·卢谌<赠崔温>诗》:“逍遥步城隅,暇日聊游豫。” 李善 注引 曹植 《蝉赋》:“始游豫乎芳林。” 清 曹寅 《观打鱼歌》:“漫夸游豫逐时闲,苦似爬搔除背痒。”

亦作“ 游预 ”。1.犹游乐。语出《孟子·梁惠王下》:“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赵岐 注:“豫亦游也。” 三国 魏 曹植 《蝉赋》:“在盛阳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 唐 白居易 《和三月三日四十韵》:“ 仙亭 日登眺, 虎丘 时游预。” 元 圆至 《次韵陪星子胡主簿游报先寺》:“良时一游豫,能不念民疾。” 清 顾炎武 《杭州》诗:“两国罢干戈,君臣日游豫。”

(2).犹豫,迟疑不决。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临观异同,心意怀游豫,不知当復何从。”《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即欲向前从乞食,心意怀疑生游豫。”

画图

图画(多用于比喻)

这些诗篇构成了一幅农村生活的多彩的画图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