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作者: 陈师道朝代: 宋代

南乡子原文

袅娜破瓜馀。
豆蔻梢头二月初。
众里腰肢遥可识,应殊。
暗里犹能摸得渠。
醉侧不须扶。
唤作周家行画图。
背立欠伸花絮底,知无。
未信丹青画得如。

诗词问答

问:南乡子的作者是谁?答:陈师道
问:南乡子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南乡子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陈师道的名句有哪些?答:陈师道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袅娜

(1)

(2) 形容草或枝条细长柔软

柳丝袅娜

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形容女子体态轻盈柔美

那女子形体袅娜,如随风飘去

破瓜

(1).旧称女子十六岁为“破瓜”。“瓜”字拆开为两个八字,即二八之年,故称。 晋 孙绰 《情人碧玉歌》之二:“ 碧玉 破瓜时,郎为情颠倒。”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绿翘》:“﹝ 鱼玄机 ﹞色既倾国,思乃入神,喜读书属文,尤致意於一吟一咏。破瓜之岁,志慕清虚。” 五代 和凝 《何满子》词:“正是破瓜年几,含情惯得人饶。” 明 王錂 《春芜记·赐婚》:“主上闻知宅上小姐,虽自破瓜之年,未遂摽梅之愿。” 郁达夫 《犬山堤小步见樱花未开口占》之一:“一种销魂谁解得, 云英 三五破瓜前。”

(2).瓜字分开为“八八”两字,旧又因用作六十四岁的代称。《分门古今类事》卷五引 宋 杨忆 《谈苑》:“ 吕洞宾 仙翁多游人间…… 张洎 家居,忽有隐士通謁,乃仙翁姓名。 洎 见之,索纸笔八分书七言一絶留题,颇言将佐鼎席意。末云:‘功成当在破瓜年。’俗以破瓜为二八, 洎 果六十四,乃其兆也。”

(3).喻女子破身。《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那 杜十娘 自十三岁破瓜,今一十九岁,七年之内,不知歷过了多少公子王孙,一个个情迷意荡,破家荡产而不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梦》:“见一女子入,年可十八九,笑向女曰:‘妹子已破瓜矣。新郎颇如意否?’”《西湖佳话·西泠韵迹》:“既是主意定了,不消再説,待老身那里去寻一个有才有貌的郎君,来与姑娘破瓜就是了。”

豆蔻

(1) 白豆蔻( Amomum cardamon )的别称,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外形像芭蕉,果实扁球形,种子像石榴子,有香味

(2) 白豆蔻的果实和种子的俗称,可以入药

(3) 比喻少女

娉娉婷婷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

梢头

(1) 树枝的顶端

月上柳梢头

(2) 原木的细端

(3) 〈方〉∶末尾;尽头

市镇梢头

月初

每月开始

腰肢

腰身;身段

暗里

(1) 暗中

(2) 在心里

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唤作

叫做,称做。 唐 寒山 《诗》之二二四:“将他《儒行》篇,唤作贼盗律。” 宋 杨万里 《听雨》诗:“昨夜茅檐疏雨作,梦中唤作打篷声。” 茅盾 《子夜》一:“过了北 河南路 口的上海总商会以西的一段,俗名唤作‘ 铁马路 ’,是行驶内河的小火轮的汇集处。”

家行

居家的品行。《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石庆 ﹞为 齐 相,举 齐国 皆慕其家行,不言而 齐国 大治,为立 石相祠 。”《旧唐书·萧俛传》:“ 俛 家行尤孝。母 韦氏 贤明有礼,理家甚严。 俛 虽为宰相,侍母左右,不异褐衣时。” 宋 叶适 《李仲举墓志铭》:“ 仲举 父子,积五六十年,家行修,本学明,固将施之,而固止之耶?岂天之不相道歟?”

画图

图画(多用于比喻)

这些诗篇构成了一幅农村生活的多彩的画图

背立

背人而立。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狐》:“ 郑子 速呼前追,方背立,以扇障其面。” 清 赵执信 《海鸥小谱·少年游序》:“客言其姿态绰约,背立风前,殆夺画图。”京剧《杜鹃山》第五场:“ 雷刚 猛力推开 温其久 ,愤然背立。”

欠伸

疲倦时打呵欠、伸懒腰

惊觉欠伸。——《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花絮

轻柔的花朵。比喻各种零星而有趣的新闻

运动会花絮

丹青

丹和青是我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借指绘画

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汉书·苏武传》

尤善丹青。——《晋书·顾恺之传》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