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兴 其三

作者:王冕 朝代:元代

漫兴 其三原文

天时今亦异,地丑古来非。
永夜惟消酒,严寒未授衣。
一时风色变,万里雪花飞。
小大持弓矢,相呼出打围。

诗词问答

问:漫兴 其三的作者是谁?答:王冕
问:漫兴 其三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漫兴 其三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王冕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冕名句大全

王冕漫兴 其三书法欣赏

王冕漫兴 其三书法作品欣赏
漫兴 其三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天时

(1) 自然运行的时序

天时有愆伏。——宋· 沈括《梦溪笔谈》

今天时顺正。——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指有利于攻战的自然气候条件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必有得天时。

是天时不如地利。

(3) 天命

非为天时。——《三国志·诸葛亮传》

(4) 时候

当时大家钱尽,天时又有一点多钟,只好散了。——《老残游记》

我见天时尚早,便到外面去闲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

古来

自古以来

古来如此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唐· 李白《将进酒》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清· 林觉民《与妻书》

永夜

长夜;永夕

山中此夕莫嗟讶,师弟睽违永夜。——《镜花缘》

消酒

(1).解酒,醒酒。 唐 韩翃 《送王少府归杭州》诗:“葛花满把能消酒,梔子同心好赠人。” 宋 姜夔 《念奴娇》词:“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菰蒲雨。”

(2).谓饮酒。消,消受。《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听了这快事,足可消酒一斗,各位都斟上大杯来。”

严寒

极度寒冷

严寒的北方

严寒天气

授衣

(1).谓制备寒衣。古代以九月为授衣之时。《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毛 传:“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冬衣矣。” 马瑞辰 通释:“凡言授者,皆授使为之也。此诗‘授衣’,亦授冬衣使为之。盖九月妇功成,丝麻之事已毕,始可为衣。非谓九月冬衣已成,遂以授人也。”一说谓官家分发冬衣。 孔颖达 疏:“可授冬衣者,谓衣成而授之。” 唐 羊士谔 《九月十日郡楼独酌》诗:“掾史当授衣,郡中稀物役。” 宋 陆游 《初寒》诗:“伤心到处闻砧杵,九月今年未授衣。”

(2).农历九月的别称。《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九月季秋亦曰暮秋……亦曰授衣。” 明 徐复祚 《投梭记·闺叙》:“即今授衣天气,风景萧条,砧捣寒溪,蛩吟晚砌。”

(3).谓廷赐锦衣。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十月》:“朔日朝,廷赐宰执以下锦,名曰‘授衣’。其赐锦花色依品从给赐。”

一时

(1) 一个时期

此一时彼一时

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短时间

一时半刻

一时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时从者千人。——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同一时候。

一时收禽(一时:同时。禽:通“擒”。收禽:逮捕奸党)。——《后汉书·张衡传》

一时皆下。——唐·李朝威《柳毅传》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4) 一些时候

攻一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风色

(1).风。 唐 元稹 《酬复言长庆四年元日郡斋感怀见寄》诗:“苦思正旦酬白雪,闲观风色动青旂。” 明 高启 《忆远曲》:“ 扬子津 头风色起,郎帆一开三百里。” 明 杨慎 《艺林伐山》卷二:“今按:风亦可言色。《楚辞》云:‘光风转蕙汎崇兰。’ 王逸 註云:‘雨止日出而风,草木亦有光也。’《乐府》:‘今朝风色好。’是风亦可言色。”《儒林外史》第四三回:“这日将到 大姑塘 ,风色大作……只见两隻大盐船被风横扫了,抵在岸边。”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六:“只有凄微的风色,匿黯的日影,重云摩顶,孤鹄啼枝,添绘了几许悲愁的景象。”

(2).风势,风向。 唐 韩偓 《江行》诗:“舟人偶语忧风色,行客无聊罢昼眠。” 宋 苏轼 《与秦少游书》:“约此二十五六间可登舟,并海岸行一日至 石排 ,相风色过渡,一日至 递角场 。”《水浒后传》第十一回:“看见风色顺了, 许义 引路,带了十隻船,一同进发。”

(3).泛指天气。 唐 卢照邻 《至陈仓晓晴望京邑》诗:“今朝风色好,延瞰极天庄。” 杨朔 《雪花飘在满洲》:“开船那天,风色十分阴沉。”

(4).风光,景色。 唐 温庭筠 《西洲曲》:“ 西洲 风色好,遥见 武昌 楼。” 宋 范成大 《长文再作复次韵》:“喜鹊门前人一笑,絶胜风色候 长干 。” 魏巍 《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这就是 汉江 前线的自然风色。”

(5).形势,动静。《三国演义》第三八回:“ 权 见风色不利,收军还 东吴 。”《说唐》第二四回:“这班人来得古怪,更兼相貌兇奇,莫非有劫王槓的 陈达 、 尤金 在内,你可在此看店,待我入城叫 叔宝兄 来,看看风色,却不可泄漏。” 洪深 《五奎桥》:“ 周乡绅 (看见风色不大好,立起身对 王老爷 ):这里太阳晒,热不过,我们祠堂里去坐罢。”

(6).犹风声,消息。《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 杨知县 听得这风色慌了,躲在舱里説道:‘奶奶,如何是好?’”

(7).神色,脸色。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忠存轨迹,义形风色。”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十二回:“ 康顺风 便感到村里人这几天的风色不对。”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雪花

空中飘落的雪,多呈六角形,象花

小大

(1).小的和大的。有时犹云一切、所有。《书·顾命》:“柔远能邇,安劝小大庶邦。”《左传·庄公十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北史·乐运传》:“大尊比来小大之事,多独断之。” 清 黄鷟来 《咏史》之一:“旷观宇宙内,小大何相蒙?”

(2).引申指长的和幼的、轻的和重的等。《荀子·非相》:“故长短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也。”《诗·小雅·楚茨》:“既醉既饱,小大稽首。” 郑玄 笺:“小大,犹长幼也。”《礼记·王制》:“疑狱,氾与众共之。众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 郑玄 注:“小大,犹轻重也。”《礼记·乐记》:“律小大之称,比终始之序,以象事行。” 郑玄 注:“小大,谓高声正声之类也。”

(3).特指小孩和大人。意谓全家。 晋 王羲之 《十七帖》:“瞻近无缘,省告,但有悲叹。足下小大悉平安也。” 晋 王羲之 《十七帖》:“ 武 妹小大佳也。”

(4).指儿子。《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 渊 亦恐 权 远不可恃,且贪货物,诱至其使,悉斩送 弥 晏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宿舒 、 孙综 前到 吴 ,贼 权 问臣家内小大, 舒 、综对臣有三息。”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安中令大度》:“唤小大取鐁锣将篦照来。中令自就地取幞头,用公服袖揩拭。”

弓矢

(1).弓箭。《易·繫辞下》:“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国语·周语上》:“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唐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戈鋋开雪色,弓矢向秋毫。” 郑观应 《盛世危言·教养》:“鸟之飞者用弓矢以射之。”

(2).借指武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音乐在数十人下,弓矢在千百人中。”

打围

(1).打猎。因须多人合围,故称。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吴长文使虏》:“ 吴长文 使虏,虏人打围无所获,忽得一鹿,请南使观之。”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一折:“有那 赵卿 打围到此,教俺何处躲者?” 萧红 《生死场》四:“他们想到一百里路外去打围,弄得几张兽皮大家分用。”

(2).四面围起来。 宋 范成大 《次韵徐子礼莺花亭》:“山碧丛丛四打围,烦将旧恨访黄鸝。” 清 顾禄 《清嘉录·新年》:“ 蔡云 《吴歈》诗:‘冶容少妇入人海,轻薄儿童惯打围。’注云:‘新年游玩 圆妙观 ,妇女之容饰妖邪者,游人环集,谓之打围。’”

(3).古代一种儿童游戏。后亦用以称玩骨牌。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释谚·打围》:“骨牌之戏有曰打围者,不知何昉。按北人以田猎为打围,又以狭邪游为打茶围。《南部新书》辛:‘駙马 韦保衡 之为相,以厚承恩泽,大张权势。及败, 长安 市儿忽竞彩戏,谓之打围,不旬餘, 韦 祸及。’今骨牌戏殆沿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