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无射商惠山酌泉)

作者: 吴文英朝代: 宋代

水龙吟(无射商惠山酌泉)原文

艳阳不到青山,古阴冷翠成秋苑。
吴娃点黛,江妃拥髻,空濛遮断。
树密藏溪,草深迷市,峭云一片。
二十年旧梦,轻鸥素约,霜丝乱、朱颜变。
龙吻春霏玉溅。
煮银瓶、羊肠车转。
临泉照影,清寒沁骨,客尘都浣。
鸿渐重来,夜深华表,露零鹤怨。
把闲愁换与,楼前晚色,棹沧波远。

诗词问答

问:水龙吟(无射商惠山酌泉)的作者是谁?答:吴文英
问:水龙吟(无射商惠山酌泉)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水龙吟(无射商惠山酌泉)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吴文英的名句有哪些?答:吴文英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艳阳

(1) 指春天明媚的风光

(2) 明亮的太阳,骄阳

不到

(1)

不足,少于…

不到四分钟驶行了一公里

(2)

未到;不出席或未出席

教师抱怨那个孩子不到学校上课

(3)

不周到

我们是粗人,照顾不到,请多原谅

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冷翠

给人以清凉感的翠绿色。 唐 陆龟蒙 《秋荷》诗:“盈盈一水不得渡,冷翠遗香愁向人。” 宋 苏轼 《入峡》诗:“冷翠多崖竹,孤生有石楠。” 宋 吴文英 《水龙吟·惠山酌泉》词:“艳阳不到青山,古阴冷翠成秋苑。” 清 陈维崧 《念奴娇·看山如读画读画似看山》词:“一身冷翠,此间三伏无夏。”

吴娃

吴 地美女。《文选·枚乘<七发>》:“使 先施 、 徵舒 、 阳文 、 段干 、 吴 娃、 閭娵 、 傅予 之徒……嬿服而御。” 李善 注:“皆美女也。”《资治通鉴·周赧王二十年》:“ 主父 初以长子 章 为太子,后得 吴娃 ,爱之。” 胡三省 注:“ 吴 娃…… 吴 楚 之间谓美女曰娃。” 清 方文 《赠万年少》诗:“挟瑟 吴 娃媚,临书 魏 傅工。” 鲁迅 《无题》诗:“皓齿 吴 娃唱《柳枝》,酒阑人静暮春时。”

点黛

(1).指用毛笔书写。《初学记》卷二一引 三国 魏 繁钦 《砚赞》:“方如地象,圆似天常,班彩散色,沤染毫芒,点黛文字,曜明典章。”

(2).古时妇女用黑青色颜料画眉,称“点黛”。 南朝 梁 王叔英 妇《赠答》诗:“妆铅点黛拂轻红,鸣环动珮出房櫳。”

(3).指用黑青色颜色画的眉毛。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青崖翠发,望同点黛。”

江妃

亦作“ 江婓 ”。传说中的神女。 汉 刘向 《列仙传·江妃二女》:“ 江妃 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於 江 汉 之湄,逢 郑交甫 ,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 晋 左思 《蜀都赋》:“试水客,艤轻舟;娉 江婓 ,与神游。” 宋 杨万里 《江水》诗:“ 江妃 将底药,软此千里玉?” 清 厉鹗 《折桂令·浩然巾》曲:“分明是 江妃 后尘,又猜疑 孟浩 前身。”

拥髻

谓捧持发髻,话旧生哀。旧题 汉 伶玄 《赵飞燕外传》附《伶玄自叙》:“ 通德 占袖,顾眎烛影,以手拥髻,凄然泣下。” 宋 苏轼 《九日舟中望见有美堂上鲁少卿饮处以诗戏之》之二:“遥知 通德 凄凉甚,拥髻无言怨未归。” 明 徐渭 《燕子楼》诗:“昨泪几行因拥髻,当年一顾本倾城。”

空濛

〈书〉形容迷茫:山色~ㄧ烟雨~。

遮断

(1).遮蔽不见;掩盖消失。 前蜀 韦庄 《春日》诗:“红尘遮断 长安 陌,芳草王孙暮不归。” 宋 杨万里 《舟中晚望》诗:“行人又被山遮断,风颭酒家青布巾。” 萧红 《桥》:“红色的栏杆被雪花遮断了。” 沙汀 《航线》:“嘶哑的声调给水声遮断了。”

(2).阻断;截断。《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驳革命可召瓜分说》:“遮断外国之交通,杜絶外来之势力。” 邹韬奋 等《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这表现在经济方面的特征是:扩大封锁,流窜掠夺,疯狂轰炸,企图由此遮断我国际输给线,耗竭我物资,并窒息我工业生产机能。” 姚雪垠 《长夜》二:“许多年来这条路完全被土匪遮断,没人敢走。”

(3).打断;拦住别人的话。 沙汀 《淘金记》二五:“但她忽然勇敢地遮断他:‘我没有你那么会说!’”

密藏

暗中收藏;秘密收藏。《晋书·孝友传·盛彦》:“婢忿恨,伺 彦 暂行,取蠐螬炙飴之。母食以为美,然疑是异物,密藏示 彦 。”《南史·褚彦回传》:“又有门生盗其衣, 彦回 遇见,谓曰:‘可密藏之,勿使人见。’” 邹鲁 《中国同盟会》八:“又岁括金亿万,密藏诸陵墓中。”

佛经名。密教之经典。 宋 赞宁 《大宋僧史略》卷上:“密藏者,陀罗尼法也。是法秘密,非二乘境界诸佛菩萨所能游履也。”

一片

(1).数量词。用于平而薄的东西。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五》:“﹝ 李陵 ﹞令军士人持三升糒、一片冰。”《后汉书·周燮等传序》:“﹝ 閔仲叔 ﹞老病家贫,不能得肉,日买猪肝一片。” 元 张养浩 《游香山》诗:“宝刹千间穷土木,残碑一片失 辽 金 。”

(2).数量词。用于地面、水面。 宋 王安石 《出郊》诗:“川原一片緑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荡寇志》第八六回:“只见 永清 的后面一层人霍地分开,前面乃是一片白地。”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 秦皇岛 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杨朔 《中国人民的心》:“岭脚下有一片大水塘,叫 龙潭池 。”

(3).数量词。用于呈片状或连接成片的景物。 北周 庾信 《至仁山铭》:“瑞雪一片,仙童两人。” 唐 王之涣 《凉州词》之一:“ 黄河 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宋 陆游 《春日游镜湖乡人请赋山阴风物遂作四绝句》之二:“东风忽送笙歌近,一片楼臺泛水来。”

(4).数量词。用于弥漫散布的景色、气象。 北周 庾信 《游山》诗:“涧底百重花,山根一片雨。”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 长安 一片月,万户擣衣声。” 宋 方岳 《山居》诗:“我爱山居好,林梢一片晴。”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远方的天边有一片红光在昏暗的夜色中跳动,那是 南京路 一带霓虹灯光的照耀。”

(5).数量词。用于集聚在一起的声音。 宋 朱淑贞 《元夜》诗之一:“一片笑声连鼓吹,六街灯火丽昇平。”《水浒传》第三三回:“ 花荣 一片声叫道:‘我得何罪?’”《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慌慌张张爬到墙上,踹的那瓦一片山响。” 刘宾雁 《在桥梁工地上》:“水下, * 加快了凿岩速度,响声连成一片。”

(6).数量词。用于人的心情、心地、心意。 宋 潘希白 《大有·九日》词:“一片 宋玉 情怀,十分 卫郎 清瘦。”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一折:“则你那浮生空自忙。他一片黑心肠,在这功名之上。”《西游记》第八五回:“但要一片志诚, 雷音 只在眼下。” 顾笑言 《你现在想什么》十三:“老伴还真没有辜负了 乌长青 的一片心愿。”

(7).数量词。用于文字、语言。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然亦多是推衍文义,自做一片文字。”《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 十三妹 听了 邓九公 要拉那先生幚着劝解,又不知惹出他那一片什么谈吐来。”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二回:“ 桦林霸 随手研墨蘸笔,铺开一张大纸,写了一片字交给 康顺风 。”

(8).整片;整体。《陆象山语录》卷上:“又下工夫十年,方浑然一片。”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静坐用功,颇觉此心收敛,遇事又断了,旋起箇念头去事上省察,事过又寻旧功,还觉有内外,打不作一片。” 毛 * 《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在战时,要密切联系群众,要官兵打成一片,军民打成一片。”

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旧梦

比喻过去经历过的事:重温~。

旧:老旧,这里是曾经的意思,曾经的梦,暗指曾经的生活

素约

(1).旧约;早先约定的。《史记·韩世家》:“且 楚 韩 非兄弟之国也,又非素约而谋伐 秦 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 张諤 ﹞常自约仕至县令则致仕而归…… 諤 於所居营一舍,榜为 中允亭 ,以誌素约也。” 清 赵翼 《西岩斋头自鸣钟分体得七古》:“内有金声外针影,声影相随若素约。”

(2).朴素简约。《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臣出入荣显,礼容优泰,第宇华旷,事乖素约。”《新唐书·李怀远传》:“ 怀远 久贵,益素约,不治居室。” 唐 丁仙芝 《赠朱中书》诗:“会应怜尔居素约,可即长年守贫贱。”

霜丝

(1).洁白的丝线。 南朝 梁 刘孝先 《冬晓》诗:“晨霞影翠帷,思妇织霜丝。”

(2).指洁白的丝绳。 唐 徐坚 《櫂歌行》:“霜丝青桂檝,兰栧紫霞舟。”

(3).丝弦。 唐 李白 《九日登山》诗:“胡人叫玉笛, 越 女弹霜丝。” 王琦 注:“霜丝,乐器上絃也。”

(4).喻指白发。 清 厉鹗 《杏花下感春作》诗:“只消春雨 江 南意,手把霜丝对晚风。”

朱颜

(1).红润美好的容颜。《楚辞·大招》:“嫮目宜笑,娥眉曼只。容则秀雅,穉朱颜只。” 王夫之 通释:“穉朱颜者,肌肉滑润,如婴穉也。” 南朝 宋 鲍照 《芙蓉赋》:“陋 荆 姬之朱颜,笑 夏 女之光髮。”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雕栏玉砌依然在,只是朱颜改。”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诗评》:“ 元卿 年十八第进士,其叔 正叟 贺之云:‘月中丹桂输先手,镜里朱颜正后生。’” 清 刘大櫆 《祭吴文肃公文》:“我初见公,公在内阁,皓髮朱颜,笑言磊磊。”

(2).和悦的脸色。表示亲热信任。《汉书·淮阳王刘钦传》:“ 博 自以弃捐,不意大王还意反义,结以朱颜,愿杀身报德。”

(3).美色;美女。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四:“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余冠英 注:“朱颜为美色。” 南朝 梁简文帝 《美女篇》:“朱颜半已醉,微笑隐香屏。” 明 叶宪祖 《碧莲绣符》第七折:“欲觅佳姻,须索放还,强羈留,空絮烦,算除非为觅朱颜,算除非为觅朱颜。” 清 方文 《王抑之招集斋中有赠》诗:“翠幙出朱颜,清謳发皓齿。”

(4).指青春年少。 唐 郎士元 《闻蝉寄友人》诗:“朱颜向华髮,定是几年程。” 宋 曾巩 《孔教授张法曹以曾论荐特示长笺》诗:“緑髮朱颜两少年,出伦清誉每相先。” 元 曾瑞卿 《留鞋记》第一折:“[梅香云]姐姐,你纔一十八岁,慌怎么的![正旦唱]我则怕一去朱颜唤不回,误了我这佳期。” 清 顾炎武 《蓟门送子德归关中》诗:“与子穷年长作客,子非朱颜我头白。”

(5).脸红。形容酒醉的面容。 晋 潘岳 《金谷集作》诗:“玄醴染朱颜,但愬杯行迟。” 宋 司马光 《和子华招潞公暑饮》:“闲来高韵浑如鹤,醉里朱颜却变童。”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自古缨冕无丑士,酸寒一洗朱颜酡。”

(6).脸红。羞赧之色。《北齐书·王晞传》:“丞相西閤祭酒 卢思道 谓 晞 曰:‘昨被召朱颜,得不以鱼鸟致怪。’”

银瓶

银制的瓶,汲水器

银瓶乍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羊肠

(1).喻指狭窄曲折的小路。《尉缭子·兵谈》:“兵之所及,羊肠亦胜,锯齿亦胜,缘山亦胜,入谷亦胜。” 唐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诗:“路失羊肠险,云横雉尾高。” 清 陈维崧 《青玉案·移寓积翠阁用艺香词韵》词:“梯空架就羊肠路,领俊鶻,穿烟去。”如:羊肠小道。

(2).山名。《楚辞·大招》:“西薄 羊肠 ,东穷海只。” 洪兴祖 补注:“《战国策》注云: 羊肠 , 赵 险塞名,山形屈辟,状如羊肠。今在 太原 晋阳 之西北。”《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山? 会稽 、 太山 、 王屋 、 首山 、 太华 、 岐山 、 太行 、 羊肠 、 孟门 。”

(3). 羊肠坂 的省称。《史记·魏世家》:“昔者 魏 伐 赵 ,断 羊肠 ,拔 閼与 ,约斩 赵 , 赵 分而为二。” 隋 江总 《并州羊肠坂》诗:“三春别帝乡,五月度 羊肠 。”参见“ 羊肠坂 ”。

车转

(1).用车转运。《史记·秦本纪》:“ 晋 旱,来请粟……以船漕车转,自 雍 相望至 絳 。”

(2).旋转。 田野 《火烧岛》:“她立刻像闪电一般,车转身来。” 沙汀 《闯关》三:“司令员严重的嘱咐着,随又车转身去,笑着拍拍 左嘉 的肩头。他请 左嘉 放心。”

清寒

(1) 清朗而有寒意的;清冷的

月色清寒

(2) 清贫的;贫寒的

家境清寒

客尘

(1).佛教语。指尘世的种种烦恼。《维摩诘经·问疾品》:“菩萨断除客尘烦恼而起大悲。”注:“ 什 曰:心本清净,无有尘垢,尘垢事会而生,於心为客尘也。 肇 曰:心遇外缘,烦恼横起,故名客尘。”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如久澄水,如新磨镜,外照多像,内见众病,既除客尘,又还自性。” 唐 独孤及 《佛顶尊胜陀罗尼幢赞》:“故大音传於密教,茫茫五浊,客尘覆之。” 宋 苏轼 《胜相院经藏记》:“愿我今者,作是偈已,尽未来世,永断诸业,客尘妄想,及诸理障,一切世间,无取无舍,无憎无爱,无可无不可。” 明 汪廷讷 《狮吼记·住锡》:“金枷玉锁何时脱,蝇利蜗名镇日奔。生恶趣,惹客尘,胶胶扰扰只贪嗔。”

(2).旅途中所受的风尘。喻旅途劳顿。 宋 范成大 《题如梦堂壁》诗:“片云不载归梦,两鬢全供客尘。”

鸿渐

(1).《易·渐》:“初六,鸿渐于干”,“六二,鸿渐于磐”,“九三,鸿渐于陆”,“ * ,鸿渐于木”,“九五,鸿渐于陵”。谓鸿鹄飞翔从低到高,循序渐进。 晋 潘岳 《西征赋》:“振鷺于飞,鳬跃鸿渐,乘云頡頏,随波澹淡。”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夷饰》:“言必鹏运,气靡鸿渐。” 宋 契嵩 《<坛经>赞》:“若形影之无碍也,若鸿渐之有序也。”

(2).比喻仕宦的升迁。《文选·班固<幽通赋>》:“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於上京。”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鸿,鸟也;渐,进也。言先人至 汉 十世,始进仕。” 南朝 宋 谢瞻 《于安城答灵运》诗:“鸿渐随事变,云臺与年峻。” 宋 陆游 《答发解进士启》:“将鸿渐於天廷,始龙驤於学海。”

(3).比喻仕进于朝的贤人。《后汉书·蔡邕传》:“君臣穆穆,守之以平,济济多士,端委縉綎,鸿渐盈阶,振鷺充庭。” 李贤 注:“喻君子仕进於朝。”

重来

(1).再来;复来。 晋 陶潜 《杂诗》之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宋 秦观 《望海潮·洛阳怀古》词:“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事事堪嗟。” 刘大白 《丁宁·春雪》:“让寒飙卷将冻雨,重来称霸。”

(2). 汉 乐曲名。《宋书·乐志一》:“ 章帝 元和 二年,宗庙乐……加宗庙食举《重来》、《上陵》二曲,合八典为上陵食举。”《宋书·乐志一》:“ 汉 太乐食举十三曲:一曰《鹿鸣》,二曰《重来》。”

夜深

犹深夜。 唐 杜甫 《玩月呈汉中王》诗:“夜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 唐 戴叔伦 《听歌回马上赠崔法曹》诗:“共待夜深听一曲,醒人骑马断肠迴。”《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夜深时分,还有人苦功读书,实为可敬。”

华表

也称“华表柱”。古代设在宫殿、陵墓等大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大石柱,柱身多雕刻龙凤等图案,上部横插着雕花的石板

鹤怨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猨惊。”意谓鹤因隐士出山、蕙帐空空而愁怨。后以“鹤怨”指期待着归隐的人。 唐 李商隐 《赠宗鲁笻竹杖》诗:“鹤怨朝还望,僧閒暮有期。” 宋 苏轼 《李杞寺丞见和前篇复用元韵答之》:“人生何者非蘧庐,故山鹤怨秋猿孤。” 清 冯登府 《浪淘沙·落叶》词:“飘泊任高低,鹤怨鹃啼。断肠人在小窗西。”

闲愁

亦作“闲愁”。无端无谓的忧愁。 唐 张碧 《惜花》诗之一:“一窖闲愁驱不去,殷勤对尔酌金杯。” 宋 贺铸 《青玉案》词:“试问閒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明 文徵明 《是晚过行春桥玩月再赋》:“已知世事皆身外,肯着閒愁到酒边。”

晚色

傍晚的天色。 唐 杜甫 《曲江对雨》诗:“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宋 苏舜钦 《晚意》诗:“晚色微茫至,前山次第昏。” 清 黄鷟来 《十三夜碧山堂燕集作》诗:“秋山晚色净,月出澄湖阴。”

沧波

碧波。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閲乔岳以形培塿,酌沧波以喻畎澮。”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二:“昭昭 严子陵 ,垂钓沧波间。” 明 秦夔 《同金广信宗器游番湖》诗:“汀州远近迷云树,东去沧波急如注。” 赵朴初 《水仙子》词:“问归船载着情多重?托沧波消息通。”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