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直原文

京县两沾雨,保阳未被霖。

此番复优渥,更为缱遐心。

何幸奏书擘,普蒙天泽斟。

谅真敢饰假,望久慰尤深。

麰麦嗟失昨,黍禾庶起今。

南瞻云气重,豫省盼佳音。

诗词问答

问:直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直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直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排律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一

2. 五月十五十九两日京师俱得四五寸雨而保定竟未沾被

参考注释

京县

国都所辖之县。泛指京畿。 唐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胡骑潜京县,官军拥贼壕。”《新唐书·食货志一》:“自畿内徙畿外,自京县徙餘县,皆有禁。” 明 杨慎 《垂杨篇》诗:“苍凉苑日笼燕甸,縹緲宫云覆京县。”

此番

这次。 清 李渔 《奈何天·崖略》:“此番破尽传奇格,丑旦联姻真叵测。”《儒林外史》第十七回:“知县此番便和他分庭抗礼,留着吃了酒饭,叫他拜做老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他此番回到家乡,先不到家,在外面捱到天黑,方才掩了回去。”

优渥

(1).雨水充足。语本《诗·小雅·信南山》:“益之以霢霖,既优既渥。” 汉 焦赣 《易林·噬嗑之恒》:“白鹤衔珠,夜食为明,膏润优渥,国岁年丰。” 明 张居正 《贺灵雨表六》:“臣等叨依禁从,快睹嘉禎,愧无涓滴之酬,喜有优渥之霈。”

(2).优裕,丰厚。 汉 班彪 《北征赋》:“彼何生之优渥,我独罹此百殃。”《三国志·蜀志·邓芝传》:“ 孙权 数与 芝 相闻,餽遗优渥。”《陈书·沉众传》:“ 高祖 以 众 州里知名,甚敬重之,赏赐优渥,超于时辈。” 叶圣陶 《一个青年》:“一要感谢这样优渥的赠与,二要赞美这样超妙的书法。”

(3).优厚。指待遇好。 晋 李密 《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宋 范仲淹 《奏致仕分司官乞与折支全俸状》:“今后每遇郊禋,各与进秩,耆耄盖寡,优渥何伤。”《明史·李成梁传》:“恩泽优渥,震耀当世。” 江波 《爆竹声声》:“受到的待遇,比前又更加优渥。”

(4).指优厚的待遇。 宋 王安石 《谢执政启》:“特蒙优渥,猥被方州,自惟闕然,何以称此?”

(5).优美浑厚。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纷淋浪以流离,奂淫衍而优渥。”

更为

更加

自从那次大病以后她更为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遐心

(1).与人疏远之心。《诗·小雅·白驹》:“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朱熹 集传:“毋贵重尔之音声,而有远我之心。” 明 汤显祖 《答门人桂仲雅书》:“我所思兮在 桂林 ,乃三年不通一问,而有遐心耶?” 清 陈确 《哭长翁叔父文》:“徒以山川辽越,音问久疏,二十年来,窅如隔世。叔父遽疑其有遐心。”

(2).避世隐居之心。 南朝 齐高帝 《塞客吟》:“悟樊笼之或累,悵遐心以栖远。” 宋 陈师道 《寄答王直方》诗:“怀禄有遐心,从俗无远韵。” 清 龚自珍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得》之八:“忽忽生遐心,终朝閟金玉。”

(3).放逸不羁之心。 汉 张衡 《思玄赋》:“收畴昔之逸豫兮,卷淫放不遐心。”《晋书·元帝纪论》:“或高旌未拂,而遐心斯偃,迴首朝阳,仰希乾栋,帝犹六让不居,七辞而不免也。”

(4).广阔的胸襟。 清 黄宗羲 《蒋万为墓志铭》:“ 万为 之文,御以遐心,主以理骨,儼然大家体裁也。”

何幸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很幸运。 郭沫若 《参观刘胡兰纪念馆》诗:“何幸驱车来 文水 ?虔诚扫墓更升堂。”

奏书

(1). 汉 时在诸侯王国中,臣下向王公陈述意见的文书称“奏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 战国 以前,君臣同书; 秦 汉 立仪,始有表奏,王公国内,亦称奏书。”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上》:“奏之为言进也,於天子曰奏,於王公曰奏书,於公府曰奏记。”

(2).泛指奏章。 宋 王安石 《王中甫学士挽词》:“同学 金陵 最少年,奏书曾用牘三千。”

(3).臣下向君主进呈文书。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臣拜稽首,退而奏书於陛下。”

(4).丛辰名。为岁之贵神,主奏记与伺察。一说为水神,是岁君的谏臣。《协纪辨方书·义例一·奏书》:“《广圣历》曰:‘奏书者,岁之贵神也,掌奏记,主伺察。’…… 曹震圭 曰:‘奏书者,水神也,为岁君之諫臣。’”

天泽

(1).喻上下、尊卑。语出《易·履》:“上天下泽”。 清 王韬 《中国自有常尊》:“然则 金 虽譎诈,其亦明於天泽之分者哉!” 严复 《论世变之亟》:“明天泽之义,则冠履之分严。”

(2).上天的恩泽。 唐 薛据 《怀哉行》:“我闻雷雨施,天泽罔不该。” 明 张居正 《贺瑞雪表》六:“天泽覃敷,大地晃琼瑶之积;皇诚感格,元冬启稼穡之徵。” 叶圣陶 《苦菜》:“短而肥的菊科的野草,是独蒙天泽适存在那里的。”

(3).谓天子的恩泽。 唐 王昌龄 《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诗:“赐庆垂天泽,流欢旧 渚宫 。”

麰麦

大麦。《孟子·告子上》:“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於日至之时,皆孰矣。” 赵岐 注:“麰麦,大麦也。”亦泛指麦。《梁书·元帝纪》:“麰麦两穗,出於 南平 之邦。” 宋 曾巩 《喜晴》诗:“眼明意豁万事快,预喜来年麰麦丰。”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三:“岁漕五等,曰正兑,米入京仓……曰麰麦,入京仓,供内府之用。”

黍禾

(1).指黍的茎秆。 汉 班固 《 * 通·八风》:“凉风至,黍禾乾。”

(2).黍和禾。泛指粮食作物。 唐 裴鼎 《陂防判对》:“天生五材,水善利物,且溉且粪,长我黍禾;为隄为防,制为畜泄。”

起今

从今,从现在开始。 宋 钱易 《南部新书》壬:“朝廷设科取士,门目至多,有官者令诣吏曹,未仕者即归礼部。此外更或延引,则为冗长,起今更不得荐闻。” 宋 王溥 《五代会要·起请杂录》:“起今后凡有诸色前资,若合命官者,除近曾任朝官,及有科第歷清资官为众所知外,并须追到前任告敕,中书点检,方可进拟。”

气重

气性大。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三折:“贤弟,你也忒气重了些。”

佳音

好的消息

伫盼佳音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