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小隐

作者: 李之标朝代: 明代

清溪小隐原文

清流一道迥通渠,阒寂真成隐者居。

颍水流传人引犊,濠梁何必子非鱼。

昼长倚树看仙局,潮满临风把道书。

知尔栖迟兴不极,双柑听鸟自如如。

诗词问答

问:清溪小隐的作者是谁?答:李之标
问:清溪小隐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清溪小隐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之标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标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参考注释

清流

(1).清澈的流水。《汉书·补乐志》:“ 郑 卫 之声兴则淫辟之化流,而欲黎庶敦朴家给,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岂不难哉!” 晋 左思 《吴都赋》:“树以青槐,亘以緑水,玄荫耽耽,清流亹亹。” 宋 苏轼 《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书》:“譬如倦行客,中路逢清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内江石壁鱼》:“后破之,乃有一鱼跃出,其中泓然清流也。”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 环溪 的清流禾稼,也曾托我的奇思遐想。”

(2).喻指德行高洁负有名望的士大夫。《三国志·魏志·桓阶陈羣等传评》:“ 陈羣 动仗名义,有清流雅望。” 宋 欧阳修 《朋党论》:“ 唐 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 昭宗 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 黄河 ,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 唐 遂亡矣。” 清 顾炎武 《梓潼篇赠李中孚》:“读书通大义,立志冠清流。” 李大钊 《混充牌号》:“社会上有一二清流学者,很得大众的信仰。”

(3).晚 清 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的名称。他们评议时政,上疏言事,弹劾大臣,指斥宦官,对外反对列强蚕食,对内主张整饬纪纲。 中 法 战争前后,清流繁衍为前后两辈。前清流奉军机大臣 李鸿藻 为魁首,后清流以户部尚书 翁同龢 为支柱。 光绪帝 亲政后,他们以拥帝相标榜,称为帝党,以别于当权的后党。

(4).比喻政治清明。《后汉书·杨震传》:“臣伏惟陛下以边境未寧,躬自菲薄,宫殿垣屋倾倚,枝柱而已,无所兴造,欲令远近咸知政化之清流, 商邑 之翼翼也。”

一道

一起

通渠

(1).开通河渠。《史记·河渠书》:“西方则通渠 汉水 、 云梦 之野……於 吴 ,则通渠三江、五湖。”

(2).畅通的河渠。 南朝 陈 张正见 《帝王所居篇》:“ 紫微 临复道, 丹水 亘通渠。”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河漕·吕梁洪》:“至 宋 元祐 间,渐成通渠,本朝遂以为运河。”

阒寂

寂静

阒寂的原野

真成

(1).真是;实是。 唐 李白 《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诗:“ 卫青 谩作大将军, 白起 真成一竪子。” 唐 张鷟 《游仙窟》:“真成物外奇稀物,实是人间断絶人。”

(2).真个;的确。 南朝 梁简文帝 《和人以妾换马》诗:“真成恨不已,愿得路傍儿。” 唐 韩愈 《过鸿沟》诗:“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宋 陆游 《正月二十八日大雪过若耶溪至云门山中》诗:“山中看雪醉骑驴,清赏真成十载无。”

流传

谣言、新闻或其他信息在人们中间的传播

流传后世

一则正在流传的谣言

濠梁

犹 濠 上。梁,桥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目对鱼鸟,水木明瑟,可谓 濠 梁之性,物我无违矣。” 明 刘基 《题仲山和尚<群鱼图>》诗:“ 濠 梁之乐谁能写? 袁蚁 死后无画者。” 清 毛序 《偕同人散步》诗:“物我两俱忘,不减 濠 梁兴。” 陈毅 《七星岩》诗:“攀崖试腰脚,垂钓话 濠 梁。”参见“ 濠上 ”。

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潮满

潮平。 唐 骆宾王 《早发淮口望盱眙》诗:“岸昏涵蜃气,潮满应鷄声。” 唐 刘禹锡 《金陵怀古》诗:“潮满 冶城 渚,日斜 征虏亭 。”

临风

迎风;当风。《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唐 杜甫 《与严二郎奉礼别》诗:“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水浒传》第三九回:“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 苏曼殊 《寄调筝人》诗:“偷尝仙女脣中露,几度临风拭泪痕。” 冰心 《寄小读者》五:“我想起我的母亲,不觉凭在甬道的窗边,临风偷洒了几点酸泪。”

道书

道家或佛家的典籍。《后汉书·西域传论》:“详其清心释累之训,空有兼遣之宗,道书之流也。”《三国志·魏志·张鲁传》:“祖父 陵 ,客 蜀 ,学道 鵠鸣山 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 宋 惠洪 《赠胡子显》诗:“想见丰登民讼少,长官行摺道书看。” 清 金镇 《临江仙·寄汪蛟门舍人》词:“手把道书慵自起,暗来小阁斜凭,画图心事忒分明。”

栖迟

亦作“ 栖遟 ”。亦作“ 栖遅 ”。亦作“栖犀”。1.游息。《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朱熹 集传:“栖迟,游息也。”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七》:“夫以 邓生 之才,参拟王佐之略,损翮弭鳞,栖迟刀笔之间,岂以为谦,势诚然也。” 元 虞集 《次韵杜德常博士万岁山》:“玉几由来常咫尺,衡门此日遂栖遟。” 清 刘大櫆 《赠方抱之序》:“无亭臺苑囿以为眺望之资,无梵宇琳宫之閒靚以为栖迟之地。” 邵燕祥 《献诗》:“今天,我想象我是一只燕子,栖迟在箭楼的 北京 雨燕。”

(2).耗散。《荀子·王制》:“务本事,积财物,而勿忘(妄)栖迟薛越也,是使羣臣百姓皆以制度行,则财物积,国家案自富矣。”

(3).滞留。《后汉书·冯衍传下》:“久栖遟於小官,不得舒其所怀,抑心折节,意悽情悲。” 宋 孔武仲 《瓜步阻风》诗:“门前白浪如银山,江上狂风如怒虎。船痴艣硬不能拔,未免栖遅傍洲渚。”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母怒,逐其故夫去,此子愤悒不食,其故夫亦栖迟旅舍,不肯行。” 郭沫若 《圣者》:“海外栖迟又一年,苍茫往事已如烟。”

(4).漂泊失意。 唐 李贺 《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长寿。”《旧唐书·窦威传》:“昔 孔丘 积学成圣,犹狼狈当时,栖迟若此,汝效此道,復欲何求?”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公荐》:“今则不然,忘往日之栖迟,贪暮年之富贵,僕恐前途更失,后悔难追。” 宋 陆游 《上郑宣抚启》:“某流落无归,栖迟可嘆。”

不极

(1).不寻根究底。《礼记·儒行》:“过言不再,流言不极。” 郑玄 注:“不极,不问所从出也。”

(2).不到极点;不到顶点。《汉书·天文志》:“冬至日南极,晷长南;不极则温为害。夏至日北极,晷短北;不极则寒为害。” 明 刘基 《郁离子·天地之盗》:“是故天地之盗息,而人之盗起。不极,不止也。”

(3).不合中正的准则。《汉书·董仲舒传》:“迺其不正不直不忠不极,枉于执事,书之不泄。” 颜师古 注:“极,中也。公卿执事有不忠直而阿枉者,皆令言之。”

(4).不急。《淮南子·精神训》:“随其天资而安之,不极。” 高诱 注:“资,时也,一曰性也;极,急也。喻道人不急求生也。”

(5).无穷;无限。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序》:“蓝朱成彩,杂错之变无穷;宫角为音,靡曼之态不极。” 唐 李白 《古风》之四三:“ 周穆 八荒意, 难皇 万乘尊。淫乐心不极,雄豪安足论。” 宋 孙光宪 《河渎神》词:“独倚朱栏情不极,魂断终朝相忆。” 明 杨慎 《崤关行》:“曾陵高不极,脩坂回欝盘。”

双柑

见“ 双柑斗酒 ”。

自如

(1) 没有障碍地;不受约束地

(2) 活动或操作灵活自然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