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山水原文

骤雨必致发山水,挟石冲沙当者毁。

山庄溪壑视为常,雨过铲除无事矣。

沟浍其涸可立待,孟子之言深物理。

声闻过情君子耻,虚誉颂圣宁止彼,偶然对亦瞿然耳。

诗词问答

问:山水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山水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纸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二十三

参考注释

骤雨

暴雨。《老子》:“骤雨不终日。” 宋 秦观 《满庭芳·咏茶》词:“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 明 无名氏 《白兔记·访友》:“百花逢骤雨,万木怕深秋。”《花城》1981年第3期:“有次,下了场仲夏的骤雨,甜菜组的姑娘和小媳妇们,都急着忙着朝林带里躲。”

山水

(1) 山上流下来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风景

山水相连

(3) 指山水画

泼墨山水

吴道玄…因写 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山庄

山中的村庄;别墅

溪壑

山谷溪涧(多用于比喻人的欲念)

铲除

根除;彻底消灭

铲除这块土地上的种种罪恶

大部分土地上的草木已被铲除,以堆放松木

无事

(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郑玄 注:“事谓征伐。”《史记·平準书》:“ 汉 兴七十餘年之间,国家无事。”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契丹》:“自此边境去矢石之忧,天下无事,百姓和乐。” 明 陈子龙 《议财用》:“若云多事,则自古亦无无事之国也。”

(2).指无为。道家主张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史记·苏秦列传》:“窃为君计者,莫若安民无事,且无庸有事於民也。” 金 元好问 《李道人崧阳归隐图》诗:“道人本无事,何苦尘中为?”

(3).无所事事。《孟子·滕文公下》:“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史记·张仪列传》:“ 陈軫 曰:‘公何好饮?’ 犀首 曰:‘无事也。’”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宋 辛弃疾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词:“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4).无须;没有必要。《后汉书·臧洪传》:“ 洪 於大义,不得不死;念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破,将妻子出。” 明 刘基 《题枯木图》诗:“白髮死枕席,无事伤其躬。” 清 纳兰性德 《梦江南》词:“ 江 南好,何处异京华?香散翠帘多在水,緑残红叶胜於花,无事避风沙。”

(5).无端;没有缘故。《北齐书·神武帝纪下》:“今若无事背王,规相攻讨,则使身及子孙,还如王誓。” 北周 庾信 《杨柳歌》:“定是 怀王 作计悮,无事翻覆用 张仪 。” 宋 范成大 《江安道中》诗:“威名功业吾何有?无事飘飘犯百蛮。”

沟浍

(1).泛指田间水道。浍,田间水渠。《孟子·离娄下》:“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荀子·王制》:“脩隄梁,通沟澮,行水潦,安水臧,以时决塞。” 杨倞 注:“沟澮,皆所以通水。《周礼》:‘十夫之田有沟,沟上有畛。千夫有澮,澮上有道。’ 郑 云:‘沟,广深各四尺。澮,广二寻,深二仞也。’” 汉 张衡 《南都赋》:“沟澮脉连,隄塍相輑。” 唐 戴叔伦 《喜雨》诗:“田家共欢笑,沟澮亦已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雷曹》:“时久旱,十里外,雨仅盈指,独 乐 里沟澮皆满。”

(2).借指荒野。《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昔者, 伯夷 、 叔齐 死於沟澮之间,其仁成名於天下。” 章炳麟 《哀山东赋》:“驱丁男以负儋兮,老弱转于沟澮。”

立待

犹立等。 宋 秦观 《鲁肃论》:“ 吴 若杀之,豪杰四面而至必矣, 孙氏 之亡可立待也。” 康有为 《大同书》癸部第二章:“知天演之自然,则天不尊,知无量众魂之难立待於空虚。”

孟子

(1). 春秋 时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称呼。如 宋国 子 姓,其长女嫁给他国的多称“孟子”。《左传·隐公元年》:“ 惠公 元妃 孟子 。” 杜预 注:“ 子 , 宋 姓。” 孔颖达 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孟、伯俱长也……妇人以字配姓,故称 孟子 。”又讳言同姓通婚,亦称与国君同姓的夫人为“孟子”。《左传·哀公十二年》:“夏五月, 昭 夫人 孟子 卒。 昭公 娶于 吴 ,故不书姓。” 杜预 注:“讳娶同姓,故谓之 孟子 ,若 宋 女。” 杨伯峻 注:“国君夫人必繫以母家之姓……此 昭公 夫人若称‘ 吴姬 ’或‘ 孟姬 ’,显然违‘同姓不婚’之礼,故改称‘ 吴孟子 ’。”

(2). 战国 时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 轲 ,字 子舆 。其言行被编为《孟子》一书。

物理

(1) 事物的内在规律或道理

人情物理

(2) 物理学

声闻过情

声闻:名誉。名声超过了实际情况

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虚誉

无实的空名

宁止

(1).安乐。止,无实义。《诗·周颂·良耜》:“百室盈止,妇子寧止。”

(2).安处。 汉 蔡邕 《让高阳侯章》:“至德元功,器量宏大,犹且踧踖,无心寧止,况臣无功德而散怠茸闒,何以居之?”

(3).谓所当止。 明 李贽 《答周若庄书》:“苟所知未止,亦未为知止也……世固有终其身觅良师友,亲近善知识,而卒不得收寧止之功者,亦多有之。”

偶然

突然的,不是经常的;意想不到的

偶然现象

偶然事件

瞿然

(1).畅厉貌;惊视貌。《礼记·檀弓上》:“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簀与!’ 子春 曰:‘止。’ 曾子 闻之,瞿然曰:‘呼!’”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下》:“从事因 安 ( 袁安 )致书於令, 安 曰:‘公事邪?则有邮驛。今因公曹,是有私也。’辞不肯受,从事瞿然而止。” 唐 柳宗元 《与萧翰林俛书》:“忽遇北风晨起,薄寒中体,则肌革瘮懍,毛髮萧条,瞿然注视,怵惕以为异候,意绪殆非中国人。” 清 方苞 《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 史公 ( 史可法 ),公( 左光斗 )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朱自清 《温州的踪迹》:“我看了这画,瞿然而惊;留恋之怀,不能自已。”

(2).惊骇貌。《礼记·檀弓下》:“ 邾娄定公 之时,有弑其父者,有司以告。公瞿然失席曰:‘是寡人之罪也。’” 陆德明 释文:“瞿,本又作惧。”《汉书·吴王刘濞传》:“ 胶西王 瞿然骇曰:‘寡人何敢如是?’”《新唐书·李绛传》:“‘臣乃为陛下谨出纳,乌有羡赢哉?若以为献,是徙东库物实西库,进官物结私恩。’帝瞿然悟。” 清 顾炎武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有盗贵妃冢,斩首竿以枪。于时奸宄民,瞿然始惩创。” 茅盾 《子夜》十八:“便在这短短的夏夜,她也瞿然惊觉了三四遭。”

(3).惊喜貌;惊悟貌。《庄子·徐无鬼》:“ 子綦 瞿然喜曰:‘奚若?’”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喜貌。” 汉 扬雄 《法言·学行》:“或曰:‘请问屡空之内?’曰:‘ 颜 不死,虽得天下,不足以为乐;然亦有苦乎?’曰:‘ 颜 苦 孔 之卓之至也。’或人瞿然曰:‘兹苦也,祗其所以为乐也与!’” 冰心 《<寄小读者>四版自序》:“我那时神悚目夺,瞿然惊悦。”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