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虎丘次蒲章二公韵

作者: 王仲敏朝代: 宋代

题虎丘次蒲章二公韵原文

松阴岚影翠回环,尽在墙垣缭绕间。
舟楫更无通别浦,烟霞曾不接他山。
诗亡石在云徒恨,剑去池荒水自闲。
偷得公余来一饷,遥城钟鼓出催还。

诗词问答

问:题虎丘次蒲章二公韵的作者是谁?答:王仲敏
问:题虎丘次蒲章二公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仲敏的名句有哪些?答:王仲敏名句大全

王仲敏题虎丘次蒲章二公韵书法欣赏

王仲敏题虎丘次蒲章二公韵书法作品欣赏
题虎丘次蒲章二公韵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阴岚

雾气。 唐 权德舆 《韦宾客宅与诸博士宴集》诗:“阴嵐冒苔石,轻籟韵风篁。”

回环

(1).循环往复。《关尹子·四符》:“五行之运,因精有魂,因魂有神,因神有意,因意有魄,因魄有精,五者回环不已。” 唐 李峤 《汾阴行》:“道傍古老长嘆息,世事回环不可识。” 宋 王安石 《即事》诗之三:“眇眇万古歷,回环今几周?”

(2).指反复。 清 黄宗羲 《复秦灯岩书》:“忽奉手书,回环不能释手。”

(3).环绕。 唐 令狐楚 《赋山》诗:“山,耸峻,回环,沧海上,白云间。” 宋 苏舜钦 《关都官孤山四照阁》诗:“旁观竹树回环翠,下视湖山表里清。” 元 耶律楚材 《复用前韵》:“门外回环皆碧水,亭中坐卧得青山。”

亦作“廻环”。1.周行;循环。《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飞奔互流缀,緹彀代廻环。” 李周翰 注:“廻环,周行也。” 唐 韩愈 《刘生》诗:“天星迴环数纔周,文学穰穰囷仓稠。” 明 何景明 《昔游篇》:“星枢常不转,海岳自廻环。”

(2).反复;来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 扬雄 《解嘲》,杂以谐謔,迴环自释,颇亦为工。” 唐 白居易 《醉后赠人》诗:“香毬趁拍迴环匼,花盏抛巡取次飞。” 郁达夫 《采石矶》:“‘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 羲和 快着鞭。’回环念了两遍之后,背后的园门里忽而走了一个人出来。”

(3).环绕。 前蜀 杜光庭 《自到仙都山醮词》:“众流迴环,严设龙蛇之府;羣峰拱卫,秀为真圣之都。” 清 杜岕 《过隐仙道院》诗:“古树半身在,迴环有竹林。” 柔石 《夜底怪眼》:“往常的有一种灰白的水鸟,每当太阳落下最后底光在西山之巅的时候,它们总飞出来在 宝城 底城上,回环的翱翔三圈。”

墙垣

短墙

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缭绕

(1) 一圈圈向上飘起

炊烟缭绕

(2) 事情结束后延续存在

余音缭绕

舟楫

(1) 船和桨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荀子·劝学》

(2) 水上船只

江河湖泽给我们以舟楫之利

舍鞍马仗舟楫。——《资治通鉴》

幸有舟楫迟。——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无通

传说在九州外的大沼泽名。《淮南子·墬形训》:“九州之外,乃有八殥,亦方千里。自东北方曰 大泽 ,曰 无通 。” 高诱 注:“ 大泽 、 无通 ,皆藪名也。”

别浦

(1).河流入江海之处称浦,或称别浦。 南朝 宋 谢庄 《山夜忧》诗:“凌别浦兮值泉跃。” 唐 杜甫 《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诗:“嘹唳吟笳发,萧条别浦清。” 宋 高观国 《烛影摇红》词:“别浦潮平,远村帆落烟江冷。” 胡云翼 注:“大水有小口别通曰浦,也称别浦。” 清 顾炎武 《哭陈太仆子龙》诗:“君来别浦南,我去荒山北。”

(2).指银河。 唐 李贺 《七夕》诗:“别浦今朝暗,罗幃午夜愁。” 王琦 汇解:“别浦,天河也。以其为牛、女二星隔絶之地,故谓之别浦。”

烟霞

烟雾和云霞,也指“山水胜景”

他山

(1).别处的山。 唐 郑谷 《登杭州城》诗:“潮来无别浦,水落见他山。” 宋 苏轼 《儋耳山》诗:“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

(2).引申泛指山石。 唐 苗神客 《乙速孤神庆碑》:“於是爰勒他山,用旌斯烈。”参见“ 他山之石 ”。

(3).指别处山上的石头。比喻磨砺自己,帮助自己成就的外力。《群书治要》卷四五引 汉 仲长统 《昌言》:“可令王侯子弟,悉入大学,广之以他山,肃之以二物,则腥臊之污可除,而芬芳之风可发矣。” 三国 魏 曹丕 《以郑称为武德傅令》:“龙渊太阿,出 昆吾 之金, 和氏 之璧,由 井里 之田。礱之以砥礪,错之以他山,故能致连城之价,为命世之宝。”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部》:“类我者,我友之,亦不媿为攻玉之他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幸相知爱,故极力为‘他山’之攻,生平未酬之愿,实欲借良朋一快耳!”详“ 他山之石 ”。

(4). 清 查慎行 的别称。 清 袁枚 《仿元遗山论诗》诗之五:“ 他山 书史腹便便,每到吟诗尽弃捐。”

自闲

(1).亦作“ 自閒 ”。悠闲自得。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五:“烈士多悲心,小人媮自闲。” 唐 李白 《山中问答》诗:“问君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宋 苏辙 《南斋竹三绝》之一:“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 明 高攀龙 《夏日闲居》诗:“问君何所为?无事心自閒。”

(2).谓自设防范。《新唐书·李夷简传》:“ 夷简 致位显处,以直自闲,夫尝苟辞气悦人。” 郭沫若 《<虎符>附录·写作缘起》:“但在故事里却丝毫嗅不出这样的气息,足见得他们很能以礼自闲,我在剧中也就写成了这样。”

见“ 自闲 ”。

公余

公务之馀暇。 宋 韩琦 《登广教院阁》诗:“岑寂禪扉启画关,公餘为会一开颜。” 明 袁宗道 《送别谢在杭司理东昌》诗之二:“公餘寻古蹟,先上 鲁连臺 。”《红楼梦》第七八回:“这 恒王 最喜女色,且公餘好武,因选了许多美女,日习武事。”

一饷

片刻。 唐 白居易 《对酒》诗:“无如饮此销愁物,一餉愁消直万金。”《敦煌变文集·王昭君变文》:“若道一时一餉,犹可安排;岁久月深,如何可度。” 蒋礼鸿 通释:“一餉,就是吃一餐饭的时间。” 宋 柳永 《鹤冲天》词:“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清 曹寅 《纳凉过杏园食笋》诗:“一餉竹风吹盹醒,不知深处睡流鶯。”

钟鼓

亦作“ 钟皷 ”。1.钟和鼓。古代礼乐器。《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国语·晋语五》:“是故伐备钟鼓,声其罪也。” 唐 皮日休 《补周礼九夏系文》:“凡乐事,钟皷以奏《九夏》。”

(2).借指音乐。 宋 范仲淹 《今乐犹古乐赋》:“曷若我咸臻仁寿,共乐钟鼓。”

(3).指权贵人家的音乐。代指富贵。《陈书·徐陵传》:“但山梁饮啄,非有意於笼樊;江海飞浮,本无情於钟鼓。”

(1).钟和鼓。古代礼乐器。 汉 贾谊 《新书·数宁》:“使为治,劳知虑,苦身体,乏驰骋鐘鼓之乐,勿为可也。” 唐 韩愈 《奉和仆射裴相公感恩言志》:“林园穷胜事,鐘鼓乐清时。”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銮仪卫》:“午门鐘鼓,凡上祀郊庙受朝贺,则鸣鐘鼓以为则。”

(2).钟和鼓。亦借指音乐。《吕氏春秋·顺民》:“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耳不听鐘鼓。” 唐 李涉 《六叹》诗:“但将鐘鼓悦私爱,肯以犬羊为国羞。”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若敬从上人之命,即止水后,诛求聚敛,广蓄姬侍,坐於鐘鼓之间,使家败而身疾,又如之何?”

(3).钟和鼓。古代击以报时之器。 唐 杜甫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诗:“復有楼臺衔暮景,不劳鐘鼓报新晴。”

(4).钟和鼓。佛教法器。 清 郑燮 《别梅鉴上人》诗:“云山有约怜狂客,鐘鼓无情老比邱。”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