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资县东岩

作者:何景南 朝代:宋代

游资县东岩原文

人事何时休,纷来如野马。
相携解镳处,去约岩之下。
清凉二城雨,况值禳禬罢。
白云醉堪眠,青草春可藉。
泉甘嗽苏醒,树好留间暇。
频游我尝惯,忽至公成乍。
徘徊共幽兴,静坐絺衣挂。
中间五百士,阅世知几夏。
莓苔自成古,香火仍同社。
岩缝更依然,莫问丰干话。

诗词问答

问:游资县东岩的作者是谁?答:何景南
问:游资县东岩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何景南的名句有哪些?答:何景南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人事

(1) 指人世间的事

人事沧桑

人事不可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人事调动

(3) 人情事理

不懂人事

(4) 人的意识的对象

不省人事

(5) 人力能做到的事

尽人事

(6) 馈赠的礼物

送人事

时休

指时世的升平吉祥。 唐 武平一 《幸梨园观打毬应制》诗:“赏阑清景暮,歌舞乐时休。” 唐 李峤 《晚秋喜雨》诗:“九农欢岁阜,万宇庆时休。” 唐 萧至忠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尧 年将佛日,同此庆时休。”

野马

(1)

(2) 未经人驯养的马,如蒙古野马(又名普氏野马Przhevalski’s horse)

(3) 逃到野外生活的家马

(4) 田野上空蒸腾浮游的水汽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逍遥游》

携解

离心解体。《新唐书·宦者传·程元振》:“ 瑱 等上将, 冕 、 光弼 元勋,既诛斥,或不自省,方帅繇是携解。”《新唐书·逆臣传上·安禄山》:“然部党益携解,由是 能元晧 以伪 淄青 节度使、 高秀巖 以 河东 节度使并纳顺。”

清凉

凉而使人清爽的

清凉的夜风吹拂着

禳禬

为消灾除病而祭祀。《旧唐书·李泌传》:“ 黎干 用左道位至尹京,尝内集众工,编刺珠绣为御衣,既成而焚之,以为禳禬。”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八:“ 準 甚惧,谓有寃魂,百方禳禬,皆不能遣。”

白云

(1).白色的云。《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唐 苏颋 《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 河 汾 。”《文汇报》1983.10.12:“《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 蓬莱阁 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

(2). 黄帝 时掌刑狱之官。后用作刑官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唐 孙逖 《授裴敦复刑部尚书制》:“委之刑柄,俾践白云之师。”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 胡武平 宿 ,贺 晏元献 转刑部侍郎启云:‘紫詔疏恩,白云登秩。’”

(3).指《白云谣》。 唐 李白 《大猎赋》:“哂 穆王 之荒诞,歌《白云》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骏图》诗:“《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景耀月 《远游》诗:“翠华芝盖入离镜,《黄竹》《白云》定古风。”参见“ 白云謡 ”。

(4).喻思亲。《旧唐书·狄仁杰传》:“其亲在 河阳 别业, 仁杰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开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云之思,惻然悽动。”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 梁瑄 不归, 璟 每见东南白云即立望,惨然久之。” 清 黄遵宪 《感怀》诗:“下阻黄壚上九天,白云望断眼空悬。”参见“ 白云篇 ”。

(5).喻归隐。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唐 钱起 《蓝田溪与渔者宿》诗:“一论白云心,千里 沧州 趣。” 宋 张炎 《甘州》词:“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赠余君》诗:“三年卧白云,一醉抚流水。”

(6).特指 陈抟 。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陈摶 , 周世宗 常召见,赐号 白云先生 。 太平兴国 初,召赴闕, 太宗 赐御诗云:‘曾向前朝出 白云 ,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

(7).指 白云亭 。参见“ 白云亭 ”。

青草

为食草动物提供食物的绿色草本植物群,常多由具窄叶的禾本科,莎草科和灯心草科等单子叶植物组成,往往与双子叶的草本植物相混生

苏醒

(1) 从昏迷中清醒过来

他昏迷了一个多小时才苏醒过来

(2) 唤醒;使觉醒

蛇被温热苏醒了

至公

(1).最公正;极公正。《管子·形势解》:“风雨至公而无私,所行无常乡。”《吕氏春秋·慎大》:“ 汤 立为天子, 夏 民大説,如得慈亲,朝不易位,农不去畴,商不变肆,亲 郼 如 夏 ,此之谓至公。”《后汉书·荀彧传》:“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

(2).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谓其大公无私。 唐 刘虚白 《献主文》诗:“不知岁月能多少,又著 * 待至公。” 宋 欧阳修 《与吴正献公书》:“某向以孤危之迹,当羣论汹涌之时,犹赖至公遏以清议,保全至此,恩德可量。”

徘徊

(1)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幽兴

(1).微奥的旨趣。

(2).幽雅的兴味。 唐 裴迪 《木兰柴》诗:“缘谿路转深,幽兴何时已。” 宋 叶适 《项君先有幽兴堂其子木即以名庵》诗:“更欲添幽兴,惟消桂几枝。” 清 王贵一 《李三十六拙隐草堂》诗:“年年花事好,幽兴独徘徊。”

絺衣

细葛布衣。《史记·五帝本纪》:“ 尧 乃赐 舜 絺衣,与琴,为筑仓廩,予牛羊。” 张守节 正义:“絺,勑迟反,细葛布衣也。”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九:“絺衣掛萝薜,凉月白纷纷。”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赴试》:“残暑方归篋扇,新凉乍怯絺衣。”

周 代五冕服之一。饰以刺绣的贵族礼服。 清 凤韶 《凤氏经说·终南》:“孤卿三章者曰絺衣。絺,紩以为绣也。三章者,衣绣粉米,裳绣黼黻,衣裳皆绣,故曰絺衣。”

中间

(1) 中心

中间突破

(2) 在事物两端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

中间驰至九天。——唐· 李朝威《柳毅传》

坐在他们两个中间

(3) 在里面

生活在人民群众中间。

五百

(1).古代在官舆前导引的役卒。《后汉书·宦者传·曹节》:“越骑营五百妻有美色, 破石 从求之,五百不敢违。” 李贤 注引 韦昭 《辩释名》:“五百,字本为‘伍’。伍,当也;伯,道也。使之导引当道中以驱除也。”

(2).执杖行刑。《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 衡 言不逊顺…… 祖 大怒,令五百将出,欲加箠。” 李贤 注:“五百,犹今之问事也。”《三国志·蜀志·刘琰传》:“ 胡氏 有美色, 琰 疑其与 后主 有私,呼五百挝 胡 。”《续通典·职官十五》:“五百本为执楚导引之人,各代皆不特置, 唐 以后皆无此职名。”

阅世

经历时世。 唐 刘禹锡 《宿诚禅师山房题赠》诗之二:“视身如传舍,閲世甚东流。” 宋 苏轼 《楼观》诗:“门前古碣卧斜阳,閲世如流事可伤。” 清 钮琇 《觚賸·石言》:“﹝ 端溪 石砚﹞端凝静默,有励俗之守焉;厚重不毁,有閲世之寿焉。” 季羡林 《西谛先生》:“我们当时差不多都才二十岁左右,阅世未深,尚无世故,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时候。”

知几

谓有预见,看出事物发生变化的隐微征兆。《易·繫辞下》:“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凟,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后汉书·袁绍传》:“监军之计,在於持牢,而非见时知几之变也。” 唐 吴筠 《览古》诗之十二:“达者贵量力,至人尚知几。” 清 方文 《赠钱驭少》诗之二:“ 伯子 知几早,逃名 震泽 西。”

莓苔

青苔。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践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宋 苏舜钦 《寄守坚觉初二僧》诗:“松下莓苔石,何年重访寻。” 明 李瀚 《光孝寺访唐佛》诗:“一径莓苔寒瑟瑟,千年灯火坐萧萧。”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四)》:“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

香火

(1) 用于祭祀祖先神佛的香和烛火

香火甚盛

(2) 燃点的香

用香火点爆竹

同社

(1).犹同乡,同里。古以二十五家为一社。 唐 韩愈 《南溪始泛》诗之二:“愿为同社人,鸡豚燕春秋。”

(2).志趣相同者结社,互称同社。亦谓同在一社。 宋 朱熹 有《己未九日诸友载酒见过次韵为谢并呈同社诸名胜》诗。 清 李渔 《慎鸾交·订游》:“明日乃花朝令节,小弟与同社诸友,各出分资,就在 虎丘寺 中,做一箇胜会。”

(3).犹同学。 明 清 时,乡社皆立社学,同社学习者,称“同社”。 清 曹寅 《戏送钱穆孙》诗之二:“石桥执经予最少,十年同社夜臺多。”参阅《续文献通考·学校》。

依然

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丰干

(1).高大的茎干。 晋 张协 《安石榴赋》:“倾柯远櫂,沉根下盘,繁茎篠密,丰干林攒。”

(2).高大的躯干。 明 赵南星 《明孝廉曹仲子墓志铭》:“ 仲子 丰干皙颜,谈笑芬芳。” 清 王源 《张采舒诗序》:“予初意 采舒 必伟丰干,瞻视非常,持论雄快不覊。”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