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梅户曹会猎铁沟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和梅户曹会猎铁沟原文

山西从古说三明,谁信儒冠也捍城。
竿上鲸鲵犹未掩,草中狐兔不须惊。
东州赵叟饮无敌,南国梅仙诗有声。
向不如皋闲射雉,归来何以得卿卿。

诗词问答

问:和梅户曹会猎铁沟的作者是谁?答:苏轼
问:和梅户曹会猎铁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轼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轼名句大全

苏轼和梅户曹会猎铁沟书法欣赏

苏轼和梅户曹会猎铁沟书法作品欣赏
和梅户曹会猎铁沟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山西

中国华北地区的省,简称“晋”。旧以在太行山以西而得名。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人口2530万,省会太原。全省处于黄土高原上,煤炭储量占全国的1/3,铝、铜等亦丰。采煤,采铜、铝、钢铁,电力为该省工业的支柱。晋南为商品粮产区,铁路交通发达,总长有2千多公里

三明

(1).道教以日月星为天之三明,耳目口为人之三明,文章华为地之三明。《黄庭内景经·五行》:“三明出华生死际。” 梁丘子 注:“天三明日月星,人三明耳目口,地三明文章华。是生死之际。”

(2).指三个人。指 东汉 “ 凉州 三 明 。”《后汉书·段颎传》:“ 熲 字 纪明 ……初 熲 与 皇甫威明 、 张然明 ,并知名显达,京师称为 凉州 三 明 云。” 宋 黄庭坚 《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之四:“路寻西九曲,人似 汉 三 明 。”

(3).指三个人。指 晋 代“中兴三明”。《晋书·诸葛恢传》:“ 诸葛恢 字 道明 …… 颖川 荀闓 字 道明 , 陈留 蔡謨 字 道明 ,与 恢 俱有名誉,号曰‘中兴三明’。人为之语曰:‘京都三 明 各有名, 蔡 氏儒雅 荀 葛 清。’”

(4).佛教语。指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气茂三明,情超六人。” 李周翰 注:“三明,谓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至於一乘二諦之原,三明六通之旨, 西域 备详,东土靡记。”参见“ 三达 ”。

儒冠

(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沛公 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犹思脱儒冠,弃死取先登。”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 邓生 ﹞詬公谓:‘若乃养马,而我职弟子员,冠儒冠。’”

(2).借指儒生。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紈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宋 王禹偁 《谢宣赐表》:“儒冠之荣,无以加此。” 清 方文 《送萧赓九北归》诗:“ 长干 一见喜且悲,儒冠端被虚名误。”

捍城

护卫城池。《商君书·赏刑》:“千乘之国,若有捍城者,攻将凌其城。” 宋 苏轼 《赐诸路屯驻诸员寮等初冬衣袄都敕》:“爰念捍城之劳,普均挟纊之惠。”

鲸鲵

(1).即鲸。雄曰鲸,雌曰鲵。 唐 卢纶 《奉陪浑侍中上巳日泛渭河》诗:“舟檝方朝海,鲸鯢自曝腮。”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一折:“想鸞鹤只在秋江上,似鲸鯢吸尽银河浪。” 明 李梦阳 《鄱阳湖十六韵》:“力屈鲸鯢仆,声回雁鶩呼。”

(2).比喻凶恶的敌人。《左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鯢而封之,以为大戮。” 杜预 注:“鲸鯢,大鱼名,以喻不义之人吞食小国。”《晋书·愍帝纪》:“扫除鲸鯢,奉迎梓宫。”《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鲸鯢,大鱼,钩网所不能制,以此敌人之魁桀者。”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 雍正 、 乾隆 以下,姦奴 和昇 揽权,卖官鬻爵,荼毒等於鲸鯢。” 康有为 《遣人入北寻幼博墓携骸南归》诗:“鲸鯢横波斜日曛,誓起义师救圣君。”

(3).借指海盗。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李壮烈战迹》:“海中盗艇猖獗,鲸鯢日盛。”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扫荡鲸鯢,肃清海甸,总是大快事,不必计较功伐。”

(4).比喻无辜被杀之人。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妻子无辜,并为鲸鯢。” 唐 元稹 《王迪贬永州司马》:“﹝家属﹞适遭蜂蠆,并为鲸鯢。” 章炳麟 《讨满洲檄》:“ 汉 民无罪,尽为鲸鯢。”

狐兔

狐和兔。亦以喻坏人;小人。 汉 扬雄 《长杨赋》:“虎豹狖玃,狐兔麋鹿。” 唐 崔颢 《古游侠呈军中诸将》诗:“地迴鹰犬急,草深狐兔肥。”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词:“底事 昆仑 倾 砥柱 ,九地 黄 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 清 玉瑟斋主人 《血海花·嚼雪》:“纵横狐兔擅威权,空叫我嫠纬凄凉痛抱天。” 梁启超 《留别澳洲诸同志》诗之一:“狐兔中原恶,干戈旧岁徂。”

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无敌

没有与之匹敌的对手

无敌将军

南国

祖国的南部

梅仙

指 汉 梅福 。 唐 刘长卿 《西庭夜燕喜评事兄拜会》诗:“棘寺初衔命, 梅仙 已误身。” 宋 赵磻老 《水调歌头·和平湖》词:“ 梅仙 了无讼,拄笏看西山。” 明 练子宁 《二月望日与饶隐君游玉笥山》诗:“上有 梅仙 采药之幽栖,下有 萧云 读书之故基。”参见“ 梅福 ”。

有声

有声誉;著称。《诗·大雅·文王有声》:“ 文王 有声,遹骏有声。”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张耳 之贤,有声 梁 魏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秦中丞》:“ 沉 登甲戌进士,授 粤 之 顺德 令,以清峻称。入为郎,出为守,俱有声。”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射雉

(1).射猎野鸡。古代的一种田猎活动。《易·旅》:“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三国志·魏志·辛毗传》:“﹝ 辛毗 ﹞尝从帝射雉。”

(2). 魏 晋 以后多以射雉为戏。 晋 潘岳 有《射雉赋》。 唐 陈子良 《游侠篇》:“东郊鬭鸡罢, 南皮 射雉归。” 宋 陆游 《怀成都十韵》:“鬭鸡南市各分明,射雉西郊常命中。”

(3).指 春秋 时 贾大夫 以射雉博取其妻言笑的故事。《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 贾大夫 恶,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 贾大夫 曰:‘才之不可以已。我不能射,女遂不言不笑。’”后遂以“射雉”为因才艺博得妻室欢心的典故。 宋 苏轼 《和梅户曹会猎铁沟》:“不向如皋闲射雉,归来何以得卿卿。”《西湖二集·文昌司怜才慢注禄籍》:“从来女子多皮相,一笑须从射雉回。” 清 方文 《甘泉山展墓》诗:“西风空有椎牛恨,北闕曾无射雉缘。”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何以

(1) 用什么

何以教我

(2) 为什么

何以出尔反尔

卿卿

“卿卿”为夫妻间的爱称。后来泛用为对人亲昵的称呼(有时含讥讽意)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红楼梦》

意映卿卿如晤。——清· 林觉民《与妻书》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