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略大学士傅恒舟渡蜀江赋诗呈览用其韵答之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原文

若济常殷拟巨川,平羌今复率师前。

行旌冬发真勤瘁,露布春传此伫延。

遥度应临滴博垒,底教稍迟蜀江船。

数千里外宁暌隔,心在丹枫玉马边。

诗词问答

问:《经略大学士傅恒舟渡蜀江赋诗呈览用其韵答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七

2. 去声

参考注释

巨川

大河。《书·说命上》:“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 唐 韩愈 《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诗:“大厦栋方隆,巨川檝行剡。” 宋 曾巩 《侍中制》:“ 舜 用 皋陶 ,若股肱之承元首; 商 咨 傅説 ,如舟楫之济巨川。”后亦用为比喻大事业的语典。 唐 胡曾 《贺高相公除荆南启》:“仰将军之大树,敢议营巢;窥丞相之巨川,唯希在藻。”

行旌

(1).旧指官员出行时的旗帜。亦泛指出行时的仪仗。 太平天囯 洪仁玕 《香港饯别》诗:“未挈琵琶挥别调,聊将诗句壮行旌。” 周咏 《去国吟》:“落红片片迷征程,萋萋芳草映行旌。” 鲁迅 《三闲集·太平歌诀》:“恭喜的英雄,你前去罢,被遗弃了的现实的现代,在后面恭送你的行旌。”

(2).借以敬称出行的官员。《英烈传》第十九回:“ 宋濂 对 孙炎 道:‘请问行旌从何而来?高姓大名?不知来寻在下,有何见教?’”《荡寇志》第一二三回:“舍下离此不远,愿请行旌小住一日,未知可否。”

勤瘁

辛苦劳累。 三国 魏 锺会 《檄蜀文》:“比年已来,曾无寧岁。征夫勤瘁,难以当子来之民,此皆诸贤所共亲见。” 宋 苏舜钦 《杜公让官表》:“虽极勤瘁,无补涓毫。” 宋 曾巩 《福州谢到任表》:“敢不誓殫勤瘁,匪懈夙宵。”

露布

(1).不缄封的文书。亦谓公布文书。《东观汉记·李云传》:“ 白马 令 李云 素刚,忧国,乃露布上书。” 三国 魏 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人有劝 术 ( 袁术 )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 宋 法常 《渔父词》词:“此事《楞严》尝露布,梅华雪月交光处。”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查如龙 ﹞为血书一通上 平西 ( 平西王 吴三桂 )……令一童子于王府上之。其意欲露布此书于人,胁王以不得不从之势。”

(2).军旅文书。(1)征讨的檄文。《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明 帝 时,大司农 弘农 董遇 等”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后 马超 反, 超 劫 洪 ( 贾洪 ),将诣 华阴 ,使作露布。 洪 不获已,为作之。司徒 钟繇 在东,识其文曰:‘此 贾洪 作也。’”按, 清 赵翼 《陔馀丛考·露布》:“自 贾洪 作此讨 曹操 后,遂专用于军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桓宣武 ( 桓温 )北征, 袁虎 ( 袁宏 )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 袁 倚马前令作,手不輟笔,俄得七纸,殊可观。” 清 陈梦雷 《赠秘书觉道弘五十韵》:“露布降封豕,琱戈扫孽鲸。”(2)告捷文书。《周书·吕思礼传》:“ 沙苑 之捷,命为露布,食顷便成。”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露布》:“露布,捷书之别名也。诸军破贼,则以帛书建诸竿上,兵部谓之露布。” 明 张四维 《双烈记·从征》:“捷书不必通家信,露布先须达帝京。” 陈玉树 《乙酉春有感》诗:“瘴海珠江驰露布,金戈铁马逐天骄。”

(3).泛指布告、通告之类。 三国 魏 曹操 《表论田畴功》:“又使部曲持臣露布,出诱胡众。”《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 庞勛 自谓无敌於天下,作露布,散示诸寨及乡村。” 王蒙 《歌神》五:“大街上贴出了通缉‘现行反革命分子’ 艾克兰穆 的露布,露布右上方还有他的一寸半身照。”

遥度

犹远渡。 宋 周邦彦 《西河·金陵》词:“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檣遥度天际。”

谓在远处规划或推测。《宋史·岳飞传》:“帝赐札曰:‘设施之方,一以委卿,朕不遥度。’” 明 张居正 《答两广殷石汀书》:“万里之外,事难遥度,用兵之机,忌从中制。惟公熟计而审图之。”

蜀江

蜀郡 境内的江河。 唐 刘禹锡 《竹枝词》之一:“山桃红花满上头, 蜀 江春水拍山流。” 宋 黄庭坚 《定风波》词:“及至重阳天也霽,催醉, 鬼门关 外 蜀 江前。” 清 唐甄 《潜书·利才》:“天下之险,莫如 蜀 江,莫如沧海。”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外宁

境外安宁。《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外内无患。自非圣人,外寧必有内忧。”《新唐书·狄仁杰传》:“且王者外寧,容有内危。陛下姑敕边兵谨守备,以逸待劳,则战士力倍。”

暌隔

分离;乖隔。《北史·邵护传》:“ 护 与母暌隔多年,一朝聚集,凡所资奉,穷极华盛。”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太原意娘》:“自乱离暌隔,不復相闻。” 清 方苞 《汪孺人六十寿序》:“《杕杜》之三章曰:‘王事靡盬,忧我父母。’男女暌隔,不自言其伤,而独以忧其舅姑为大慼。”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 协和 自暌隔后,仅来一书。”

丹枫

经霜泛红的枫叶。 唐 李商隐 《访秋》诗:“殷勤报秋意,只是有丹枫。” 宋 陆游 《秋晚杂兴》诗:“漠漠渔村烟雨中,参差苍檜映丹枫。” 清 吴梅村 《九峰诗·横云山》:“赤壁岂经新战伐,丹枫须记旧游踪。” 阿英 《流离》四:“丹枫点缀各处,有如绘画。”

玉马

(1).玉雕的马。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譬犹 干将 不可以缝线,巨象不可使捕鼠,金舟不能凌 阳侯 之波,玉马不任骋千里之迹也。” 北齐 樊逊 《求才审官对》:“臣闻雕兽画龙,徒有风云之势;金舟玉马,终无水陆之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济阳消夏录二》:“﹝ 高荣祉 ﹞有一旧玉马,质理不甚白洁。”

(2).美马。 三国 魏 曹植 《大魏篇》:“玉马充乘舆,芝盖树九华。” 南唐 成彦雄 《柳枝辞》之一:“轻笼小径近谁家,玉马追风翠影斜。” 宋 刘克庄 《菩萨蛮·戏林推》词:“玉鞭鞭玉马,戏走章臺下。”

(3).喻贤臣。《论语比考谶》:“ 殷 惑女 妲己 ,玉马走。” 宋均 注:“女 妲己 有美色。玉马,喻贤臣;奔,去也。”《文选·任昉<百辟劝进今上笺>》:“是以玉马骏奔,表 微子 之去;金版出地,告 龙逄 之怨。” 张铣 注:“玉马,喻贤人也。以喻 东昏 无道,贤人归於 高祖 矣。” 清 唐孙华 《读<顾亭林集>二十四韵》:“玉马新朝去,铜驼故国怜。”

(4).古代屋檐头悬挂的玉片,能于风中撞击发声,用以惊鸟雀。又称玉马儿。 元 白朴 《梧桐雨》第四折:“惊我的又不是楼头过雁,砌下寒蛩,簷前玉马,架上金鸡。” 元 白朴 《梧桐雨》第四折:“吉丁当玉马儿向檐间闹。” 元 刘庭信 《一枝花·秋景怨别》套曲:“画簷间玎玎璫璫追魂的玉马,戍楼上点点滴滴索命铜壶。”

(5).乐器上马子的美称。《群音类选·醉花阴·佳遇》:“十指纤纤似藉芽,拨银筝。那玉马,不由我心儿里爱他。”

(6).玉质的筹码。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蒲桃架下,戏掷金钱;芍药栏边,閒抛玉马。”

(7).比喻奔涌的水浪。 元 汤式 《一枝花·题崇明顾彦昇洲上居》套曲:“潮生玉马来,沙涌金鰲动。水天涵上下,浦溆控西东。”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