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

作者: 陈师道朝代: 宋代

寒夜原文

闭户风将雨,通宵浪打头。
若为中夕听,复作别时愁。
宿雁鸣渔火,村舂急暗投。
不应田二顷,能使寸心休。

诗词问答

问:寒夜的作者是谁?答:陈师道
问:寒夜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师道的名句有哪些?答:陈师道名句大全

陈师道寒夜书法欣赏

陈师道寒夜书法作品欣赏
寒夜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闭户

指人不预外事,刻苦读书。《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闭户自精,开卷独得。” 李善 注引《楚国先贤传》:“ 孙敬 入学,闭户牖,精力过人,太学谓曰‘闭户生’。” 南朝 梁 王僧孺 《太常敬子任府君传》:“下帷闭户,投斧悬梁。” 清 张穆 《与陈颂南书》:“窃见先生年来日以招呼名士为事,苟有闻於世,必宛转引为同类,从无闭户自精、读书味道之时。”

通宵

通夜;整个夜晚

玩个通宵

打头

(1).带头;领先。 宋 陶穀 《清异录·肢体》:“天下多口不饶人,薄德无顾藉,措大打头,优伶次之。” 元 无名氏 《飞刀对箭》第二折:“兀那厮,十八般武艺,什么打头?”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他戴了一顶狗皮帽,打头迈进里屋来。”

(2).起初;开头。 宋 杨万里 《阊门外登溪船》诗:“步下新船试水初,打头揽载适逢予。”《西游补》第八回:“﹝判使﹞又稟:‘爷,前任的爷都是看历本的。’ 行者 翻开看看,只见打头就是十二月,却把正月住脚;每月中打头就是三十日或二十九日,又把初一做住脚。”

(3).从头。《红楼梦》第八一回:“你且把从前念过的书,打头儿理一遍。”

(4).顶头。谓风浪阻碍前进。 唐 李涉 《却归巴陵途中走笔寄居知言》诗:“去年腊月来 夏口 ,黑风白浪打头吼。” 宋 范成大 《泊长沙楚秀亭》诗:“舟行风打头,陆行泥没鞍。” 元 萨都剌 《高邮阻风》诗:“离家十日得顺水,不卸蒲帆一千里。忽然今日风打头,寸波寸水逆上流。”

(5).指当头。 清 陈维崧 《念奴娇·乙巳中秋寄广陵诸旧游》词:“爱杀打头天上月,管甚中秋七夕。”

(6).碰头。 宋 苏轼 《戏子由》诗:“ 宛丘先生 长如丘, 宛丘 学舍小如舟,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

(7).谓抽头。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今之出钱物以主博者,名曰囊家;什一徵胜者,曰打头。”

若为

(1).怎样;怎样的。《南齐书·高逸传·明僧绍》:“天子若来,居士若为相对?” 唐 萧意 《长门失宠》诗:“不知金屋里,更贮若为人?” 宋 苏轼 《和沉立之留别诗》之二:“试问别来秋几许,春江万斛若为量?” 清 纳兰性德 《浣纱溪》词:“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宁调元 《燕京杂诗》:“弦管 燕京 三月天,风沙扑面若为怜?”

(2).怎堪。 唐 王维 《送杨少府贬郴州》诗:“明到 衡山 与 洞庭 ,若为秋月听猿声?” 唐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唐 白居易 《重到华阳观旧居》诗:“若为重入 华阳观 ,病鬢愁心四十三。”

(3).怎能。《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隔谷歌一》:“食粮乏尽若为活?救我来!救我来!”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 宋 范成大 《燕堂书事》诗:“耳边情话少,笑口若为开?”

(4).倘若。 唐 雍裕之 《江边柳》诗:“若为丝不断,留取繫郎船。” 唐 白居易 《春至》诗:“若为南国春还至,争向东楼日又长。”

中夕

半夜。 晋 刘伶 《北芒客舍》诗:“长笛响中夕,闻此消胸襟。” 唐 白居易 《新制布裘》诗:“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廵。” 宋 陆游 《岁首书事》诗之二:“中夕祭餘分餺飥,黎明人起换 钟馗 。”

作别

分手;告别

彼与此世界作别。——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渔火

指渔船上的灯光,火把

村舂

指乡村中舂米的碓声。 唐 杜甫 《村夜》诗:“村舂雨外急,邻火夜深明。” 唐 李商隐 《归墅》诗:“渠浊村舂急,旗高社酒香。” 明 杨慎 《黄莺儿·离情》曲:“月明闲杀秋千影,梦艰成。村舂相应,疑是棹歌声。”

暗投

犹明珠暗投。 唐 宋之问 《和姚给事寓直之作》:“暗投空欲报,下调不成章。” 明 王世贞 《赠茅生》诗:“暗投多失色,《孤愤》少知音。依旧 丰城 剑,空悬 燕市 金。”

不应

(1).不响应;不应和。《墨子·旗帜》:“当应鼓而不应,不当应而应鼓,主者斩。”《荀子·正论》:“彼将听唱而应,视仪而动……不应不动,则上下无以相有也。”

(2).不回答;不答应。《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 去 齐 ,宿於 昼 ,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儘夫人问当,夫人説话,不应一句。” 清 王韬 《淞隐漫录·陈霞仙》:“女力劝之纳簉室,生终不应,曰:‘百岁欢娱,能有几何,岂可使他人间之哉!’”

(3).不符合;不应验。《韩非子·存韩》:“若臣斯之所言有不应事实者,愿大王幸使得毕辞於前,乃就吏诛不晚也。”《淮南子·原道训》:“风兴云蒸,事无不应。”

(1).不应该。 宋 苏轼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作此篇兼怀子由》词:“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千载难消亡国恨,不应此地着 鴟夷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甄后》:“仙人不应若是。”

(2).不须。 宋 王安石 《酬宋廷评请序解经诗》:“训释虽工君尚少,不应急务世人传。” 宋 苏轼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 西州 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宋 周文璞 《赠赵子野歌》:“书来不应寄他物,只要秋林一双笛。”

(3).不是。 宋 黄庭坚 《王立之诗报梅花已落尽次韵戏答》:“定是 沉郎 作诗好,不应春能生许愁。” 宋 陈师道 《十五夜月》诗:“不应明白髮,似欲劝人归。” 宋 陆游 《九月晦日》诗:“自是老来多感慨,不应萧瑟为秋风。”

(4).不曾;未尝。 唐 韩翃 《送客之江宁》诗:“春流送客不应赊,南入 徐州 见柳花。” 宋 晁补之 《洞仙歌·咏菊》词:“不应夸絶艳,曾妬春华,因甚东君意不到?” 宋 辛弃疾 《新荷叶·再和赵德庄韵》:“细数从前,不应诗酒皆非。”

(5).不知;不顾。 宋 陈师道 《河上》诗:“还家慰儿女,归路不应长。” 宋 谢薖 《定风波·七夕莫莫堂席上呈陈虚中》词:“寂寞江天正云雾,回顾,不应中有少微星。” 宋 周紫芝 《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词:“只愁飞詔下青冥,不应霜塞远,横槊看诗成。”

(6).古代法律名词。谓非有意犯罪。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四折:“失误了官身,本该扣厅责打四十,问你一个不应罪名。”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三折:“怎么把我也问个不应。”《水浒传》第三回:“原告人保领回家,邻佑杖断有失救应。房主人并下处邻舍止得个不应。”

寸心

(1) 微小的心意

略表寸心

(2) 心;心里

得失寸心知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