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萍篇

作者: 曹勋朝代: 宋代

浮萍篇原文

昔作花章台柳,花今为清水花萍。
寄托一失所,谁分渭五泾。
王孙事游冶,兰麝徒芳馨。
清晨夭桃花,灼灼鲜且荣。
随风易零落,不及粪上英。
萍生八 1-1九子,滋育常盈盈。
芙蓉饰高花,文藻疏繁缨。
宁复事攀折,中心无不平。

诗词问答

问:浮萍篇的作者是谁?答:曹勋
问:浮萍篇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曹勋的名句有哪些?答:曹勋名句大全

曹勋浮萍篇书法欣赏

曹勋浮萍篇书法作品欣赏
浮萍篇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作花

长出花蕾;开花。 南朝 宋 鲍照 《梅花落》诗:“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松顶生兰》:“有兰寄生,长松杈椏间,可径丈,葳蕤四垂,时正作花,香闻远近。”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九:“涧旁古梅树,作花已再期。”

章台柳

唐 韩翃 有姬 柳氏 ,以艳丽称。 韩 获选上第归家省亲; 柳 留居 长安 , 安 史 乱起,出家为尼。后 韩 为 平卢 节度使 侯希逸 书记,使人寄 柳 诗曰:“ 章臺 柳, 章臺 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 柳 为蕃将 沙吒利 所劫, 侯希逸 部将 许俊 以计夺还归 韩 。见 唐 许尧佐 《柳氏传》。后以“章臺柳”形容窈窕美丽的女子。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 鶯鶯 悄似 章臺 柳,纵使柔条依旧,而今折在他人手。” 清 吴伟业 《赠荆州守袁大韫玉》诗之二:“ 西州 士女 章臺 柳,南国江山玉树花。”

清水

清澈的凉水

寄托

(1) 委托别人照料

寄托侍者。——唐· 李朝威《柳毅传》

寄托孩子给别人看带

(2) 寄理想、情感于某人或某事物上

(3) 托身,安身

无可寄托。——《荀子·劝学》

失所

(1) 失去安身之处

流离失所

(2) 失当

谁分

(1).谁料。 唐 杜甫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此生遭圣代,谁分哭穷途。” 仇兆鳌 注:“谁分,犹云谁料。”

(2).谁肯;谁会。 宋 南山居士 《永遇乐·客答梅》词:“公子豪华,贪红恋紫,谁分怜孤萼。”

王孙

(1) 王爵的子孙

(2) 泛指贵族子孙,古时也用来尊称一般青年男子

王孙公子

游冶

(1).出游寻乐。 宋 王安石 《次韵酬宋玘》之三:“游冶水边追野马,啸歌林下应山君。” 明 高明 《琵琶记·牛氏规奴》:“笑人游冶,傍青春那肯出香闺。” 清 黄景仁 《夜宿朝阳阁感怀龚梓树》诗:“当日思君此游冶,白袷春衫制都雅。”

(2).特指留连妓馆,追逐声色。 宋 欧阳修 《蝶恋花》词:“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 章臺 路。” 宋 贺铸 《南乡子》词:“ 二十四桥 游冶处,留连,擕手娇饶步步莲。” 清 纳兰性德 《澹黄柳·咏柳》词:“长条莫轻折。 苏小 恨,倩他説。儘飘零、游冶 章臺 客。”

(3).犹放浪。 潘漠华 《冷泉岩》:“ 梅英 那时年纪正轻,人品既过得去,性子又游冶。”

(1).游荡娱乐。 唐 李白 《君马黄》诗:“共作游冶盘,双行 洛阳 陌。” 元 高文秀 《黑旋风》第二折:“柳絮堪撦,似飞花引惹纷纷谢,鶯燕调舌,此景宜游冶。”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张筵演剧,灯火通宵,亦少年游冶之乐也。”

(2).追求声色,寻欢作乐。 唐 白居易 《衰病》诗:“老辞游冶寻花伴,病别荒狂旧酒徒。” 后蜀 顾夐 《木兰花》词:“惆悵少年游冶去,枕上两蛾攒细緑。” 清 纳兰性德 《淡黄柳·咏柳》词:“长条莫轻折, 苏小 恨,倩他説,儘飘零,游冶 章臺 客。”

兰麝

兰与麝香。指名贵的香料。《晋书·石崇传》:“ 崇 尽出其婢妾数十人以示之,皆藴兰麝,被罗縠。” 宋 黄庭坚 《寄陈适用》诗:“歌梁韵金石,舞地委兰麝。” 明 徐霖 《绣襦记·逼娃逢迎》:“香消兰麝,香消兰麝。丝索流尘暗锦筝,阶前草色入帘青。”

芳馨

(1).犹芳香。也借指香草。《楚辞·九歌·湘夫人》:“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廡门。”《楚辞·九歌·山鬼》:“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张老》:“有顷进饌,精美芳馨,不可名状。”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三八:“今日閒愁为 洞庭 ,茶花凝想吐芳馨。”

(2).喻美好的名声。 清 张大受 《慕庐先生还朝》诗:“出处古来云变化,芳馨谁播史书中。”

(3).指祭品。言其气味芳香。 宋 朱熹 《卧龙庵武侯祠》诗:“寒藻荐芳馨,飞泉奉明酌。”《宋史·乐志九》:“时思致享,肃荐芳馨。”

清晨

天亮的最初时辰

夭桃

(1).《诗·周南·桃夭》:“ * ,灼灼其华。”后以“夭桃”称艳丽的桃花。 宋 曾巩 《南湖行》之二:“蒲芽荇蔓自相依,躑躅夭桃开满枝。” 清 曹寅 《三月六日登鼓楼看花》诗:“东风澹荡摇晴烟,城西夭桃红欲然。” 许地山 《你为什么不来》:“在夭桃开透,浓荫欲成的时候,谁不想伴着他心爱的人出去游逛游逛呢?”

(2).喻少女容颜美丽。《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菩萨品》:“夭桃而乃越 姮娥 ,艷质而休夸 妲妃 。” 唐 崔珏 《有赠》诗之二:“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朱唇缀一颗夭桃,皓齿排两行碎玉。” 清 汪懋麟 《送树百给事使闽》诗:“ 吴越 富好女,双颊燃夭桃。”

(3).《诗·周南·桃夭》诗中有“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之句,后以“咏《夭桃》”表示求偶之意。 明 王錂 《春芜记·诉怨》:“若使俺有机会呵,直待要咏《夭桃》诵《摽梅》。” 明 梅鼎祚 《玉合记·怀春》:“咏《夭桃》虽则有时,叹‘匏瓜’终当无匹。”

灼灼

(1) 耀眼,光亮

若日出之灼灼。——《新书》

(2) 明白地

灼灼如此

随风

(1).卦象名。《易·巽》:“《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孔颖达 疏:“随风《巽》者,两风相随,故曰‘随风’。风既相随,物无不顺。” 高亨 注:“本卦是两《巽》相重,《巽》为风,然则本卦卦象是风与风相随而吹也。按《象传》又以风比君上之教命,随风乃比教命重申。”

(2).任凭风吹而不由自主。《列子·黄帝》:“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汎淫泛滥,随风澹淡。与波摇荡,奄薄水渚。” 郭璞 注:“皆鸟任风波自纵漂貌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自志》:“盖有漏根因,未结人天之果;而随风荡堕,竟成藩溷之花。”

(3).比喻随俗从众。《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虽雅知 惲 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 吕向 注:“言 会宗 犹復随口如风之靡草,亦何求称善之誉也。”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自非不待 文王 之豪杰,有不随风草偃哉!风之既成,贤君相三纪挽之不足;风之将变,一狂士败之有餘。”

零落

(1) 不景气;衰落

家事零落

(2) 散乱

零落的枪声

(3) 散落;好像散乱安排

零落的村庄

(4) 树木枯凋

草木零落

不及

(1)

不如,比不上

不及50几年前

(2)

赶不上,来不及

躲避不及

后悔不及

(3)

够不上

(4)

未被接近

作为对风采的描绘…,这部书是其他任何书都不及的

九子

(1).尾宿九星。《史记·天官书》:“ 尾 为九子。” 司马贞 索隐引 宋均 云:“属后宫场,故兼九子,子必九者,取 尾 有九星也。”《晋书·天文志上》:“ 尾 亦为九子,星 * 明均明,大小相承,则后宫有敍,多子孙。”

(2).九个儿子。《尸子》卷下:“ 舜 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 尧 闻其贤……妻之以 媓 媵以 娥 ,九子事之而託天下焉。”《楚辞·天问》:“ 女岐 无合,夫焉取九子?” 王逸 注:“ 女岐 ,神女;无夫而生九子。” 汉 焦赣 《易林·乾之蛊》:“ 彭祖 九子,据德不殆。” 宋 苏轼 《次韵刘景文送钱蒙仲》:“送尽青云九子,归去扁舟五湖。”

(3).指 尧 的九位贤臣: 舜 、 契 、 禹 、 后稷 、 夔 、 倕 、 伯夷 、 皋陶 、 益 。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故九子任而康凝之绩熙,四七授而佐命之勋著。”参见“ 九职 ”。

(4).山名。指 九子山 。 唐 李咸用 《庐山》诗:“静得 八公 侣,雄临 九子 尊。” 宋 徐铉 《奉使九华山中途遇青阳薛郎中》诗:“ 九子峰 前閒未得, 五谿桥 上坐多时。”

(5).墨名。祝婚用。《初学记》卷二一引 郑氏 《婚礼谒文赞》:“九子之墨,藏于松烟,本性长生,子孙图边。”《山堂肆考》卷三三引 晋 陆云 《与兄书》:“古有九子之墨,祝婚者,取多子之义。”

(6).枪名。 沉从文 《从文自传·辰州》:“那时候的枪名有下列数种:单响,九子,五子。”

滋育

繁殖;培育。 晋 成公绥 《天地赋》:“何滋育之罔极兮,伟造化之至神。”《诗刊》1978年第3期:“他才是一名真正的园丁,用汗,用血,浇灌了祖国的泥土,滋育了每一枝花朵。”

盈盈

(1) 形容清澈

春水盈盈

(2) 形容举止、仪态美好

盈盈顾盼

(3) 形容快乐神情或美好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喜气盈盈

(4) 形容动作轻盈

盈盈起舞

(5) 十五岁

料他年纪多只在盈盈左右。——《鼓掌绝尘》

三五而盈。——《礼记·礼运》

芙蓉

(1) 芙蓉花。中国的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丽,白色或粉红色,在夜间变深红色

(2) 荷花的别名。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文藻

(1).水草。 明 夏完淳 《谢康乐游山》诗:“石蘚碧幛开,文藻曲波冷。” 王闿运 《会试萍始生赋》:“隐文藻与冰菭兮,若擥秀之可餐。”

(2).词彩;文彩。《三国志·魏志·文帝纪》:“ 文帝 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唐 刘知几 《史通·覈才》:“但自世重文藻,词宗丽淫,於是 沮涌 失路, 灵均 当轴。”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哭友》:“想着你綰银黄飘飘气燁,想着你抒文藻翩翩锦纈。” 刘师培 《文说》:“自此以降,文藻空存,非復 屈 宋 之旨矣。”

(3).指文章;文字。《北齐书·儒林传·马元熙》:“少传父业,兼事文藻。” 唐 陆法言 《<切韵>序》:“今返初服,私训诸弟子,凡有文藻,即须明声韵。”

繁缨

古代天子、诸侯所用辂马的带饰。繁,马腹带;缨,马颈革。《礼记·礼器》:“大路繁缨一就,次路繁缨七就。” 孔颖达 疏:“繁,谓马腹带也。”《左传·成公二年》:“既, 卫 人赏之以邑,辞,请曲县、繁缨以朝,许之。” 汉 贾谊 《新书·审微》:“ 叔孙于奚 者, 卫 之大夫也。曲县者, 卫君 之乐体也;繁缨者,君之驾饰也。” 汉 蔡邕 《独断》卷下:“繁缨在马膺前,如索帬者是也。” 宋 苏轼 《司马温公行状》:“公言 孔子 不以名器假人,繁缨以朝,且犹不可, 允言 近习之臣,非有元勋大劳,而赠以三公之官,给以一品卤簿,其为繁缨,不亦大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席方平》:“而乃繁缨棨戟,徒夸品秩之尊。”

攀折

拉断,折取

请勿攀折花木

中心

(1)

(2) 跟四周距离相等的位置;中央

花园的中心有一个池塘

(3) 在某一方面占重要地位的城市或地区;某一方面的主要机构

商业中心

(4) 事物的主要部分

中心工作

(5) 内心

我有嘉宾,中心喜之

无不

没有不;全是。《礼记·中庸》:“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幬。”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序:“风雨晦明,无不从顺。”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序》:“凡六经 孔子 之书,无不牵合其论,而上下其词也。”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 日耳曼 人走出森林虽然还不很久,学术文艺却已经很可观,便是书籍的装潢,玩具的工致,也无不令人心爱。”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