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

作者: 李吕朝代: 宋代

原文

梅花映雪送征鞍,要伴先生耐岁寒。
收拾收归调鼎用,春来枝上已含酸。

诗词问答

问:《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的作者是谁?答:李吕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吕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吕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李吕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书法作品欣赏
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梅花

(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映雪

(1).见“ 映雪读书 ”。

(2).映射雪光。 宋 王安石 《沟上梅花》诗:“亭亭背暖临沟处,脉脉含芳映雪时。”

征鞍

犹征马。指旅行者所乘的马。 唐 杜审言 《经行岚州》诗:“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宋 谢薖 《蝶恋花》词:“留定征鞍君且住,人间岂有无愁处。” 明 屠隆 《綵毫记·湘娥思忆》:“王孙何处解征鞍,灵妃怨,瑶瑟与谁弹?” 刘国钧 《饯春词》之一:“若个多情解相忆,征鞍还带落花飞。”

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岁寒

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余捉蟋蟀,汝奋臂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清· 袁枚《祭妹文》

收拾

(1) 整理;布置;整顿

收拾房间

我一面应酬,偷空便收拾些行李。——《故乡》

(2) 修理

收拾鞋子

收音机坏了,你给收拾收拾

(3) 料理

收拾庄稼

(4) 惩治

收拾这个坏蛋

“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变色龙》

(5) 杀死

非收拾了他不可

(6) 收敛

收拾起笑容

(7) 收拢;收揽

收拾人心

(8) 烹调

到厨下去收拾几样菜

(9) 准备

收拾行李

(10) 消除

收拾了忧愁

(11) 消灭

游击队只用了二十分钟就把据点里的敌人给收拾了

(12) 整治

国事遂不可收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调鼎

(1).烹调食物。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立言上》:“余见宰人叹曰:‘ 伊尹 与 易牙 同知调鼎,而有贤不肖之殊。’” 唐 刘禹锡 《送太常萧博士弃官归养赴东都》诗:“侍膳曾调鼎,循陔更握兰。”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一》:“《左传》:‘ 晏子 曰:“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是古人调鼎用梅醢也。”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八:“《农桑通诀》曰:又一种泽蒜,可以香食。 吴 人调鼎,率多用此。”

(2).喻任宰相治理国家。语本《韩诗外传》卷七:“ 伊尹 ,故 有莘氏 僮也,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其遇 汤 也。” 唐 孟浩然 《都下送辛大之鄂》诗:“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元 萨都剌 《题光春卷上有萧滕王三学士赞》诗:“未经调鼎休惆悵,会见留酸到子孙。” 清 张大受 《呈竹垞先生四十韵》:“自此期调鼎,无端怨失弓。”

(3).指治理国家的才能。 唐 皇甫冉 《彭祖井》诗:“闻道延年如玉液,欲将调鼎献明光。”

含酸

(1).怀着痛苦悲伤。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诗:“与子别山阿,含酸赴脩軫。” 唐 李远 《闻明上人逝寄友人》诗:“他时若更相随去,祗是含酸对影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考弊司》:“徘徊廛肆之间,歷两昏晓,悽意含酸,响肠鸣饿,进退无以自决。” 邹韬奋 《热血沸胜的时候》:“在这含酸茹苦的生活中……悲观颓废是无济于事的。”

(2).犹吃醋。《红楼梦》第八回回目:“比通灵金鶯微露意,探 宝釵 黛玉 半含酸。”

诗文赏析


【原题】:
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道即膺爰立谨吟成送行诗五绝句缮写拜呈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