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莺儿令

作者: 谭处端朝代: 元代

黄莺儿令原文

活鬼活鬼,日日市*,争名竞利。
为恋他好女娇儿,把根源轻弃。
早早不肯寻出离。
大限来何计。
想你也没分升天,却有缘入地。

诗词问答

问:黄莺儿令的作者是谁?答:谭处端
问:黄莺儿令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黄莺儿令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谭处端的名句有哪些?答:谭处端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活鬼

指半死不活的人。《儒林外史》第二三回:“﹝ 牛浦 ﹞屙到三四天,就像一个活鬼。”

日日

(1) 天天

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一天一天地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

争名竞利

见“ 争名夺利 ”。

女娇

见“ 女媧 ”。

根源

(1) 使事物发生的根本原因

犯错误的根源

(2) 起源(于);发生(于)

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

早早

(1).比常时为早;很早。 唐 杜甫 《南楚》诗:“ 南楚 青春异,暄寒早早分。” 杨朔 《潼关之夜》:“马路两旁的店铺已经早早关上门。”

(2).及早,趁早。 宋 姜夔 《长亭怨慢》词:“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西游补》第九回:“你为何不早早打死了他,放他在世界之内,干出这样勾当!”

不肯

——用于否定式助动词表示拒绝

他不听劝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装一台辅助引擎

出离

(1).犹佛家所谓涅槃。《华严经》五:“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 唐 慧能 《坛经·行由品》:“ 五祖 曰:‘……世人生死事大,汝等门人,终日供养,祇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 明 李贽 《与周友山书》:“古人以有身为患,故欲出离,以求解脱。”

(2).走出;离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一齐观瞻,见个书生,出离人羣。”《水浒传》第五六回:“此时天色未晓,敲开店门,去房里取出行李,拴束做一担儿挑了,计算了房钱,出离店肆,投东便走。” 鲁迅 《华盖集·碰壁之后》:“我装作无所闻见模样,以图欺骗自己,总算已从地狱出离。”

(3).犹超出。 鲁迅 《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大限

(1) 最高限额

(2) 迷信指寿数已尽,注定死亡的日期

因附奏曰:“臣大限终,死不足惜。——《元史·史天泽传》

没分

犹言没有资格。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酒入愁肠醉颜酡,料自家没分消他。”《儿女英雄传》第一回:“那一甲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咱们旗人是没分的。”

升天

上升到天界; 指死亡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有缘

有缘分,有机缘

有缘千里来相会

入地

(1).钻入地下。形容十分羞惭。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 宋 陈亮 《广惠王祈雨文》:“ 亮 等今思厥愆,惭恨入地。”

(2).喻死亡。《后汉书·班超传》:“蛮夷之性,悖逆侮老,而 超 旦暮入地,久不见代,恐开姦宄之源,生逆乱之心。” 宋 苏轼 《论仓法札子》:“臣材术短浅,老病日侵,常恐大恩不报,衔恨入地,故贪及未死之间,时进瞽言。” 清 黄遵宪 《赤穗四十七义士歌》诗序:“苟靦颜视息,他日蒙耻入地,将何面目见我公乎?”参见“ 入土 ”。

(3). 宋 代 靖州 地区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居民互斗,胜者仅掠取败者之钱财而归还其土地,谓之“入地”。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