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钱维城五君子图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题钱维城五君子图原文

寓五以图格依旧,由京而塞见如新。

松和岩柏自从古,梅与水仙未睹春。

气合言兰成雅契,神传貌玉本佳宾。

底须君子徵名姓,却蹈刻舟求剑伦。

诗词问答

问:题钱维城五君子图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题钱维城五君子图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题钱维城五君子图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五十九

2. 五君子图昉自玉磬主人向命张若霭仿为之嗣后邹一桂钱维城董诰皆有仿作予亦曾为是图屡经叠韵题咏

参考注释

依旧

依然像从前一样

书房的陈设依旧未变

如新

谓交友情意不投,时间虽久,仍和新相识一样。《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司马贞 索隐引 服虔 曰:“人不相知,自初交至白头,犹如新也。” 唐 刘禹锡 《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幸免如新分非浅,祝君长咏梦熊诗。”参见“ 白头如新 ”。

松和

轻巧,不费劲。 沙汀 《还乡记》十六:“说得松和!几趟了?从天亮就动手,两趟还不到嘞!”

自从

介词,表示过去的某段时间的起点

自从去年秋天到现在

水仙

见“ 水仙 ”。

亦作“ 水僊 ”。1.传说中的水中神仙。 唐 司马承顺 《天隐子·神解八》:“在人谓之人仙,在天曰天仙,在地曰地仙,在水曰水仙,能变通之曰神仙。” 宋 王安石 《小姑》诗:“初学水仙骑赤鲤,竟寻山鬼从文貍。”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八:“ 冯夷 , 华阴 , 潼乡 隄伯 人也。服八石,得水仙,是为 河伯 。”按, 汉 袁康 《越绝书·德序外传记》称 伍子胥 为水仙; 晋 王嘉 《拾遗记·洞庭山》称 屈原 为水仙。因 伍子胥 死后被沉尸于江; 屈原 自投 汨罗江 以死,故后人传说为水仙。

(2).谓水葬者。 北齐 刘昼 《新论·风俗》:“胡之北有 射姑 之国,其亲死,则弃尸於江中,谓之‘水仙’。”

(3).称遍游江湖乐而忘返之人。 唐 袁郊 《甘泽谣·陶岘》:“﹝ 陶峴 ﹞富有田业,择家人不欺而了事者,悉付之,身则汎艚江湖,遍游烟水,往往数岁不归…… 吴 越 之士,号为水仙。”

(4).琴曲名。《水仙操》的简称。 宋 陈亮 《诉衷情》词:“数声《渔父》,一曲《水仙》,歌断还愁。” 明 夏完淳 《夜宿山馆》诗:“《水仙》未成调,《广陵》已絶散。” 康有为 《出都留别诸公》诗:“一曲苍茫奏《水仙》,灵飞鬼啸一千年。”

(5).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鳞茎作卵圆形,叶子条形,伞形花序,花白色,中心黄色,有香味。供观赏,鳞茎和花可入药。亦指此种植物的花。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 杨诚斋 云:世以水仙为金琖银臺。盖单叶者,其中真有一酒琖,深黄而金色。” 清 黄宗羲 《小园记》:“买瓦盆百餘,以植草花:水僊、艾人、芳洲、洛阳、茉莉。”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种水仙无 灵璧 石,余尝以炭之有石意者代之。” 冰心 《住事·别后》:“﹝一个女子﹞正低头画那钢琴上摆着的一盆水仙。”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水仙》。

气合

意气相投。 唐 杜甫 《郑典设自施州归》诗:“南謁 裴施州 ,气合无险僻。”《三国志平话》卷上:“﹝ 张飞 ﹞邀 德公 同坐,三盃酒罢,三人同宿昔交,便气合。”

兰成

北周 庾信 的小字。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 王子 滨 洛 之岁, 兰成 射策之年。” 唐 陆龟蒙 《小名录》:“ 庾信 幼而俊迈,聪敏絶伦,有 天竺 僧呼 信 为 兰成 ,因以为小字。” 宋 周邦彦 《大酺·春雨》词:“怎奈向、 兰成 憔悴, 卫玠 清羸,等閒时、易伤心目。” 吴梅 《信阳题<何大复集>》诗之二:“射策承明日, 兰成 最少年。”

雅契

(1).十分契合。 唐 杨炯 《送并州旻上人诗》序:“ 刘真长 之远致,雅契高风。”

(2).交情。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垂雅契於长年,叙情交於累世。” 清 徐士銮 《宋艳·奇异》:“虽无雅契,特以同郡之故,医疗棺敛,寄攒遣发,皆一力任之。”

神传

(1).谓精神往下传。 清 王夫之 《管大兄弓伯挽歌》序:“夫万汇之息,形生为下,神传为上。今兄以其孝友义烈如云如日,其暉荫所注,且将孕为千百奇男子,以似续古人。”

(2).由心意传递。 萧乾 《终身大事》二:“十八世纪 英国 诗坛大师 威廉·布莱克 认为爱情的奥秘在于只可神传不可言说。”

佳宾

(1).嘉宾;贵客。 宋 沉辽 《甲辰年五月十五日夜沣阳观月》诗:“佳宾适所好,欢计成金罍。” 明 唐顺之 《庚子岁海印寺再举同年会纪事》诗之二:“浄院早凉生,佳宾四座倾。” 陈毅 《在苏丹共和国宫楼上望月在树下参与国宴后口占》:“ 尼罗河 水长青青,今夜贤主宴佳宾。”

(2).雀的别名。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卷下:“雀一名佳宾,言常栖宿人家,如宾客也。”

底须

何须;何必。 元 许有壬 《摸鱼子·和明初韵》词:“倾緑醑,底须按乐天池上《霓裳》谱!”《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共百年易过,底须愁闷。” 清 孙致弥 《同介修孟游集元夫园居即事抒怀》诗:“遮莫文章供齿颊,底须愁病减腰围。”

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名姓

1.即姓名。 2.有名望的姓氏。即旧族。

刻舟求剑

比喻看问题做事情死板不灵活,不知情随势变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