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诸同官见和三首

作者: 胡寅朝代: 宋代

酬诸同官见和三首原文

兰塘清暑瞰稀稠,早见排房结子羞。
照水华灯宜独夜,薰香翠被欲争秋。
潜珍不荐霓裳步,凝伫谁同汉女游。
欲种引花须摘实,自怜踏藕漫淹留。

诗词问答

问:酬诸同官见和三首的作者是谁?答:胡寅
问:酬诸同官见和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胡寅的名句有哪些?答:胡寅名句大全

胡寅酬诸同官见和三首书法欣赏

胡寅酬诸同官见和三首书法作品欣赏
酬诸同官见和三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清暑

(1).消除暑热;避暑。《文选·张衡<西京赋>》:“其远则 九嵕 甘泉 ,涸阴沍寒,日北至而含冻,此焉清暑。” 薛综 注:“帝或避暑於 甘泉宫 ,故云清暑。” 唐 卢纶 《天长久词》:“天子方清暑,宫娃起夜妆。”《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八年》:“ 辽 主如 频蹕淀 清暑。”如:夏天吃西瓜可以清暑。

(2). 晋 宫殿名。《晋书·孝武帝纪》:“﹝ 太元 ﹞二十一年春正月,造 清暑殿 。”《太平御览》卷一七五引 南朝 宋 何法盛 《晋中兴书》:“ 烈宗 起 清暑殿 。” 唐 李白 《怀古》诗:“别殿悲 清暑 ,芳园罢 乐游 。” 王琦 注引《景定建康志》:“ 清暑殿 在 台城 内, 晋孝武帝 建。殿前重楼复道通 华林园 ,爽塏奇丽,天下无比,虽暑月常有清风,故以为名。”

稀稠

犹言疏密。《汉书·刘向传》:“异有小大稀稠,占有舒疾缓急。”

排房

(1) 所有房间都由前向后先后排成一直列的房子

(2) 排成一行的一系列建筑物或一个建筑物的区段

(3) 一组成排的建筑物

一条街又一条街严格地相似,排房成行

结子

植物结实。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二:“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鶯。”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自笑公门嬾桃李,五更结子要风催。” 郭沫若 《星空·广寒宫》:“你看,它又不开花,又不结子。”

(1).指用线、丝、草绳等结成之物。《水浒传》第五六回:“下面一个婭嬛上来,就侧首春臺上,先摺了一领紫绣围领……一条红緑结子,并手帕一包。”《红楼梦》第二四回:“ 袭人 被 宝釵 烦了去打结子了。” 王西彦 《死在担架上的担架兵》:“ 李娃娃 把‘行床’的木栅门关得铁紧,上了闩,还用稻草绳把它绑住,结子打在里面。”

(2).比喻疑难困惑的关键。 艾芜 《百炼成钢》第六章:“她觉得她心里的一个结子,现在突然一下散了,感到非常的愉快。”

水华

见“ 水花 ”。

独夜

(1).一人独处之夜。 汉 王粲 《七哀诗》之二:“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唐 杜甫 《旅夜书怀》诗:“细草微风岸,危檣独夜舟。” 清 纳兰性德 《南乡子·捣衣》词:“已是深秋兼独夜,凄凉。月到西南更断肠。”

(2).鸡的别名。《类说》卷二五引《玉泉子·鸡五德》:“鸡一名独夜,一名司晨。”

翠被

翡翠羽制成的背帔。被,同“ 帔 ”。《左传·昭公十二年》:“雨雪,王皮冠, 秦 復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 杜预 注:“翠被,以翠羽饰被。” 杨伯峻 注:“被当读为帔。盖以翠毛为之。”《汉书·西域传赞》:“天子负黼依,袭翠被,冯玉几,而处其中。” 汉 张衡 《西京赋》:“大驾幸乎 平乐 之馆,张甲乙而袭翠被。”

织(或绣)有翡翠纹饰的被子。 南朝 梁简文帝 《绍古歌》:“网户珠缀曲琼钩,芳茵翠被香气流。” 宋 陆游 《夜游宫·宫词》词:“独夜寒侵翠被,奈幽梦、不成还起。” 明 夏完淳 《怨晓月赋》:“捲翠被而凝妆,掩莲帐而清酌。”

潜珍

亦作“潜珍”。1.谓龙。 宋 苏轼 《送程之邵签判赴阙》诗:“林深伏猛在,岸改潜珍移。” 王文诰 辑引 赵次公 曰:“潜珍以言龙。”

(2).隐藏的珍宝。 周立波 《新区石油战士赞歌》:“芦苇丛边安钻塔,荷花荡底觅潜珍。”

霓裳

就是《霓裳羽衣曲》,唐代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凝伫

凝望伫立;停滞不动。 宋 张元干 《念奴娇》词:“万点臙脂遮翠袖,谁识黄昏凝佇。”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一自才郎别后,儘日家凭栏凝佇。” 蔡若虹 《金缕曲》之二:“ 盘古 开天处。想当初,天崩地裂,水雪凝佇。”

汉女

传说中的 汉水 女神。《文选·扬雄<羽猎赋>》:“ 汉女 水潜,怪物暗冥,不可殫形。”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 汉女 , 郑交甫 所逢二女也。”《后汉书·马融传》:“ 湘灵 下, 汉女 游。” 李贤 注:“ 汉女 , 汉水 之神女。” 晋 张华 《游仙》诗之二:“ 湘妃 咏《涉江》, 汉女 奏《阳阿》。”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嗟 灵王 之心悦,怨 汉女 之情空。”

花须

花蕊。 唐 杜甫 《陪李金吾花下饮》诗:“见轻吹鸟毳,随意数花鬚。” 宋 张表臣 《蓦山溪·游甘露寺》词:“寻柳眼,觅花鬚,春色知何处。”《花月痕》第四三回:“ 芝友 大家来看 痴珠 ……重过 秋心院 ,觉得草角花鬚,悉将溅泪。”

自怜

亦作“ 自怜 ”。自伤;自我怜惜。 汉 王褒 《九怀·通路》:“阴忧兮感余,惆悵兮自怜。” 晋 束晳 《贫家赋》:“行乞贷而无处,退顾影以自怜。” 北齐 颜之推 《神仙》诗:“镜中不相识,捫心徒自怜。” 唐 岑参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诗:“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宋 欧阳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怜霜鬢惜年华。” 鲁迅 《南腔北调集·学生和玉佛》:“惊扰詎云妄?奔逃只自怜。”

见“ 自怜 ”。

踏藕

收获藕时,人入水中用脚掌踩去藕周围烂泥并把它挑出,谓之“踏藕”。 唐 杜甫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诗:“采菱寒刺上,踏藕野泥中。” 宋 陆游 《题斋壁》诗:“病除觉身轻,赤脚自踏藕。”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山地种蔬,水乡捕鱼,採莲踏藕,生计不穷。”

淹留

长期逗留;羁留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