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熙辛亥九月四日雨后白龙挂西北方复雨三日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原文

长空黮闇如欲夜,白龙腾拏见云罅,鳞间出火光照江,尾卷风霆雨如射。
老人百岁见未曾,儿童闭门伏床下,发毛惨凛谁复支,性命么微不禁吓。
登场已叹禾生耳,出户仍愁泥没胯。
皇天生民岂不爱,龙亦何心败吾稼!父老相看出无策,揽涕顿颡号枌社。
移床避漏我亦忙,秉烛题诗寄悲吒。

诗词问答

问:《绍熙辛亥九月四日雨后白龙挂西北方复雨三日》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长空

宽广高远的天空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毛 * 《蝶恋花·答李淑一》

遨游长空

黮闇

亦作“ 黮暗 ”。亦作“ 黮黯 ”。1.黑暗;没有光。 宋 陆游 《入蜀记》卷六:“洞极深,后门自山后出,但黮闇,水流其中,鲜能入者。” 郭沫若 《蜩螗集·海上看日出诗》:“倍添黮暗夜将明,旷野飞传赤羽声。”

(2).蒙昧;湖涂。《庄子·齐物论》:“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闇,吾谁使正之。” 宋 陆游 《郊居》诗:“老来厌了了,万事付黮闇。”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内曜者,破黮暗者也;心声者,离伪诈者也。”

(3).政治黑暗,社会腐败。 清 谭嗣同 《仁学》一:“即令 中国 长此黮黯,无工艺,无商贾,无货物,又未尝不益蒙通商之厚利也。”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盖五十年来,人智弥进,渐乃返观前此,得其通弊,察其黮暗,于是浡焉兴作,会为大潮。”

白龙

(1).传说中白色的龙。《墨子·贵义》:“帝以甲乙杀青龙於东方,以丙丁杀赤龙於南方,以庚辛杀白龙於西方,以壬癸杀黑龙於北方。” 唐 孙处士 《送青城丈人酒》诗:“深羡 青城 好洞天,白龙一觉已千年。”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祥瑞》:“三年,麟见 永泰 ,白龙见 卭江 。”《清史稿·灾异志一》:“ 乾隆 二年二月, 潮阳 白龙见。”

(2).形容奔腾直泻的溪流瀑布。 唐 孟郊 《寒溪》诗:“一曲一直水,白龙何鳞鳞。” 宋 朱熹 《次观瀑布韵》:“快泻苍崖一道泉,白龙飞下鬱蓝天。”

(3).神话中的河神。

(4).传说 伏羲 时的刑官名。《唐律疏议·名例序》:“昔白龙白云,则 伏牺 轩辕 之代。”

(5).即 白龙堆 。 唐 崔湜 《大漠行》:“近见行人畏 白龙 ,遥闻公主愁黄鹤。” 唐 东方虬 《昭君怨》诗之二:“揜泪辞丹凤,衔悲向 白龙 。”参见“ 白龙堆 ”。

腾拏

拽拉腾空貌。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处士 李璞 一日登楼,见 淮 滩雷雨中一龙腾拏而上。” 沉砺 《再迭前韵示剑华》:“青萍欲作腾拏势,黄鵠何妨燕雀讥。”

云罅

云朵间的缝隙。 宋 邵雍 《秋怀》诗之三五:“土口风天行,云罅日微漏。” 金 元好问 《李峪园亭看雨》诗:“山灵亦愁归厚夜,半面时时见云罅。” 茅盾 《子夜》十七:“没有风。淡青色的天幕上停着几朵白云,月亮的笑脸从云罅中探视下界的秘密。”

出火

(1).生火。《周礼·夏官·司爟》:“季春出火,民咸从之。季秋内火,民亦如之。” 唐 王建 《寒食》诗:“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

(2).发火。《廿载繁华梦》第九回:“ 春桂 已听得出火,便对 马氏 着实説道:‘去不去由得你,这会是初次到来搅扰,妾还饶让三分……若别时再復这样,管教你不好看!’”

(3).发泄 * 。《红楼梦》第二一回:“﹝ 贾璉 ﹞独寝了两夜,十分难熬,只得暂将小厮内清俊的选来出火。”

光照

光线的照射

房间的光照

风霆

(1).狂风和暴雷。《礼记·孔子闲居》:“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 唐 韩愈 《原鬼》:“有声而无形者,物有之矣,风霆是也。” 明 刘基 《为韩克名题石鼎联句图》诗:“不知风霆掣墙籓,江腾海跃乔岳翻。”

(2).比喻威势。 唐 刘禹锡 《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纪》:“在藩耸万夫之观望,立朝賁羣寮之颊舌,居内成大政之风霆。”

老人

(1) 上年纪的或较老的人

(2) 上了年纪的父母或祖父母

百岁

(1).百年。指长时间。《鹖冠子·近迭》:“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 唐 韩愈 孟郊 《遣兴联句》:“平生无百岁,歧路有四方。” 周立波 《金戒指》:“人生百岁也是死,何处黄土不埋人?”

(2).终身;毕生。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七折:“愿齐眉廝守,百岁和睦。”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孝女》:“保佑老父沉疴速起,百岁康强。”

(3).死的讳称。《诗·唐风·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史记·吕不韦列传》:“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 唐 白居易 《读张籍<古乐府诗>》诗:“恐君百岁后,灭没人不闻。” 宋 苏轼 《汉高帝论》:“天下望以为君,虽不肖,而大臣心欲之,如百岁后,谁肯北面事 戚姬 子乎?”

未曾

不曾

臣未曾闻也。——《战国策·魏策》

这样的丰收年,我活了八十岁也未曾见过

儿童

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

儿童相见不相识。——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发毛

(1) 汗毛竖起来,喻指惊惧

那副凶恶的样子让人发毛

(2) 〈方〉∶动怒

别惹他,这人要发毛

惨凛

见“ 惨懔 ”。

性命

指生物的生命

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偷性命。——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身心性命。——清· 刘开《问说》

不禁

抑制不住,不由得

不禁失笑

不禁鼓起掌来

不禁不由

登场

(1) 收割运到场上

小麦已经登场

(2) 出现在舞台上

禾生耳

见“ 禾头生耳 ”。

皇天

对天及天神的尊称。《书·大禹谟》:“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楚辞·离骚》:“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汉 许慎 《五经异义·天号》引《古尚书说》:“天有五号,各用所宜称之:尊而君之,则曰皇天。” 唐 白居易 《哭微之》诗之一:“妻孥朋友来相弔,唯道皇天无所知。” 郭沫若 《女神·湘累》:“皇天在上,后土在下,这样的冤狱,要你们才知道呀!”

生民

指人民

泽润生民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宋· 苏轼《教战守》

岂不

难道不…?怎么不…?

岂不容易?

亦何

何其;多么。 晋 葛洪 《神仙传·阴长生》:“况仙人亦何急急,令闻达朝闕之徒,知其所云为哉!” 唐 杜甫 《鹿头山》诗:“斯人亦何幸,公镇踰岁月。” 清 方文 《宋遗民咏·赵子固孟坚》:“嗟彼承旨者,失身亦何愚!”

老相

谓相貌显得比实际年龄大。

看出

了解,明白;看出来;觉察;发现;意识到

我们在黑暗里看出一个人影

无策

亦作“ 无筴 ”。没有计谋;没有办法。《管子·揆度》:“国之财物,尽在贾人,而君无筴焉。”一本作“ 无策 ”。《汉书·匈奴传下》:“ 周 得中策, 汉 得下策, 秦 无策焉。”《文献通考·钱币二》:“ 嘉定 二年,臣僚言曰:‘三界会子,数目滋多,称提无策。’” 金 元好问 《太原》诗:“古来全 晋 非无策,乱后清 汾 空自流。” 潘漠华 《晚上》:“他这样追寻着酒,是他可怜的无策的心,自知只能这样无理胡涂的度日了。”

揽涕

亦作“擥涕”。挥泪。《楚辞·九章·思美人》:“思美人兮,擥涕而竚眙。” 王夫之 通释:“擥涕,挥泪也。” 三国 魏 曹植 《三良诗》:“揽涕登君墓,临穴仰天嘆。” 唐 杨炯 《<王勃集>序》:“盖以投分相期,非弘词説,澘然擥涕,究而序之。” 唐 司空图 《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既抗言而誓众,方揽涕以登车。” 清 徐枋 《别诗》:“恐伤游子心,揽涕不敢下。”

顿颡

屈膝下拜,以额角触地。多表示请罪或投降。《国语·吴语》:“ 句践 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顙於边。”《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及於难至,然后顿顙,虽有智者,又不能图。”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司道·监司创势家》:“长公为郡伯者,日扶服顿顙於邑令, 禾郡 为谚曰:‘有眼不曾见,太守跪知县。’”

枌社

(1). 枌榆社 的省称。指 汉高祖 的故里。《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袁淑“从驾”>》“ 枌邑 道严玄” 唐 张铣 注:“ 汉 丰邑 有 枌社 。”

(2).指 新丰 枌榆社 。 清 董俞 《落花篇》诗:“ 渭城 倡妇承歌扇, 枌社 游人拂马蹄。”参见“ 枌榆 ”。

(3).泛指家乡、故里。 宋 陆游 《绍熙辛亥九月四日雨后白龙挂西北方复雨三日》诗:“皇天生民岂不爱,龙亦何心败吾稼?父老相看出无策,揽涕顿顙号 枌社 。” 元 刘壎 《隐居通义·文章四》:“ 枌社 数交朋,萍踪几聚散。” 清 黄宗羲 《念祖堂记》:“若以为先生念其故居而已, 枌社 春秋,何所阻隔?”

秉烛

谓持烛以照明。 唐 孟浩然 《春初汉中漾舟》诗:“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宋 梅尧臣 《送道损司门》诗:“朝看不足暮秉烛,何暇更寻桃与杏。”《三国演义》第七七回:“起坐内室,秉烛看书。”《红楼梦》第一一四回:“丫头秉烛伺候。”

题诗

(1).就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等,抒发感受,题写诗句。多写于柱壁、书画、器皿之上。 唐 高适 《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崔颢》:“后游 武昌 ,登 黄鹤楼 ,感慨赋诗。及 李白 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顥 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顷见一士题诗隣壁,甚佳。”

(2).指所题写的诗句。 鲁迅 《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你的姊妹》木刻七幅,题诗一幅。”

悲吒

亦作“ 悲诧 ”。悲叹;悲愤。《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五》:“临川哀年迈,抚心独悲吒。” 李善 注:“吒,叹声也。” 南朝 梁 何逊 《临行公车》诗:“念此将如何,抚心独悲咤。”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五:“每望东南云,令人几悲吒。” 宋 梅尧臣 《送曼叔襄城尉》诗:“此趣信所諳,羈官莫悲吒。” 明 高棅 《九月八日郭南山亭宴集分得下字》诗:“高兴殊不平,临风独悲咤。” 清 陈维崧 《贺新郎·送家广陵下第南归海宁兼以志慰》词:“真珠莫惜离筵泻。儘人间羣儿自贵,底须悲诧。”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抗议发愤之徒絶迹,慷慨悲咤之声不闻,名为士人,实则死人之不若。”

诗文赏析


原题:绍熙辛亥九月四日雨後白龙挂西北方复雨三日作长句记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