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日侍皇太后膳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重阳日侍皇太后膳原文

今朝乃重九,佳节不宜孤。

月日均阳数,川原逼上都。

登高随处可,献寿与山俱。

紫塞如丹禁,千秋奉懿娱。

诗词问答

问:重阳日侍皇太后膳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重阳日侍皇太后膳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重阳日侍皇太后膳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八

参考注释

今朝

(1) 今天

(2) 现在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重九

即重阳,阴历九月九日

佳节

美好的节日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不宜

不适合,不适宜

这种土壤不宜种花生

月日

(1).月亮和太阳。 唐 韩愈 《潮州祭神文》之二:“稻既穟矣,而雨不得熟以穫也;蚕起且眠矣,而雨不得老以簇也……刺史不仁,可坐以罪,惟彼无辜,惠以福也,划劙云阴,卷月日也。”

(2).日子;时日。《史记·封禅书》:“辑五瑞,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还瑞。” 宋 范仲淹 《求追赠考妣状》:“伏念臣自蒙恩,改授京官,到今七年,除持服月日外,亦以四年餘两个月。”《元史·世祖纪二》:“詔新立条格:省併州县,定官吏员数,分品从官职,给俸禄,分公田,计月日以考殿最。”

(3).指旧历一个月的时间。《水浒传》第二回:“自 史太公 死后,又早过了三四个月日。”《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婆子,你把我三百贯钱物事去卖了,今经一箇月日,不把钱来还。”

(4).谓时间短暂。 晋 裴启 《裴子语林》:“ 苏峻 新平,帑藏空,犹餘数千端粗练。 王公 谓诸公曰:‘国家凋敝,贡御不致;但恐卖练不售,吾与诸贤各制练服之。’月日间卖遂大售,端至一金。”《魏书·王建传》:“羣小无知,但復恐如 参合 之众,故求全月日之命耳。”

阳数

(1).奇数。《汉书·杜周传》:“礼壹娶九女,所以极阳数,广嗣重祖也。”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阳数一三五七九,九,数之极也。” 三国 魏 曹丕 《九日与锺繇书》:“九为阳数,而日月竝应,俗嘉其名,以为宜於长久。”

(2).指阳寿。《西游记》第五七回:“朕因促病侵身,魂游地府,幸有阳数臻长,感冥君放送回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倩儿》:“儿阳数未尽,冥司悉不收録。”

川原

(1).江河之源。《国语·周语下》:“且絶民用以实王府,犹塞川原而为潢污也,其竭也无日矣。”

(2).指江河。《汉书·沟洫志赞》:“中国川原以百数,莫著於 四瀆 ,而 河 为宗。”

(3).河流与原野。 唐 陈子昂 《晚次乐乡县》诗:“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唐 杜甫 《垂老别》诗:“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4).指原野。 宋 王安石 《出郊》诗:“川原一片緑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 陈毅 《过黄泛区书所见》诗:“三过黄泛区,走跄踉。川原水洗,城社荒落,满目凄凉。”

上都

(1).古代对京都的通称。《文选·班固<西都赋>》:“寔用西迁,作我上都。” 张铣 注:“上都,西京也。”此指 西汉 京都 长安 。 明 何景明 《七述》之三:“乃有上都贵人,戚里公子,迎晨而出,及暮乃止。”

(2).古对陪都(下都)而言,称首都为上都。(1) 北齐 以 晋阳 为 下都 ,故称 邺 (今 河北 临漳 西南)为 上都 。《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晋书》:“ 北齐 高洋 以 鄴 为 上都 , 晋阳 为 下都 。”(2) 唐肃宗 宝应 元年建东、南、西、北四陪都,因称首都 长安 为 上都 。《新唐书·地理志一》:“ 上都 ,初曰 京城 , 天宝 元年曰 西京 …… 肃宗 元年曰 上都 。”

(3). 元 初于 滦河 北岸建 开平府 , 世祖 中统 五年(1264)加号 上都 ,岁常巡幸,终 元 一代与 大都 并称两都。故址在今 内蒙古 多伦 西北 上都河 北岸。《元典章·诏令·建国都诏》:“ 中统 五年八月日钦奉圣旨中书省奏: 开平府 闕庭所在,加号 上都 ,外 燕京 修营宫室,分立省部,四方会同,乞亦正名事。准奏。”

(4).指天宫。《后汉书·张衡传》:“羡上都之赫戏兮,何迷故而不忘?” 李贤 注:“上都,谓天上也。”

登高

上到高处。也特指重阳节登山的风俗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唐· 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随处

到处;处处

只要有一粒种了,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松树的风格》

献寿

献礼祝寿。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乃命执事,献寿羞璧。” 唐 杜甫 《元日示宗武》诗:“赋诗犹落笔,献寿更称觴。” 清 孙枝蔚 《菩萨蛮·忆故乡枣》词:“归乡空有意,献寿非吾事。”

紫塞

北方边塞。 晋 崔豹 《古今注·都邑》:“ 秦 筑 长城 ,土色皆紫, 汉 塞亦然,故称紫塞焉。”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南驰 苍梧 涨海 ,北走紫塞 雁门 。” 唐 罗邺 《边将》诗:“若无紫塞烟尘事,谁识青楼歌舞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赚将》:“一声叱退 黄河 浪,两手推开紫塞烟。”

丹禁

指帝王所住的紫禁城。《隋书·百官志上》:“殿中将军、武骑之职,皆以分司丹禁,侍衞左右。” 唐 李白 《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诗:“凤凰丹禁里,衔出紫泥书。” 王琦 注引《潜确居类书》:“天子所居曰禁,以丹涂壁,故曰丹禁。亦曰紫禁。” 宋 欧阳修 《夜宿中书东阁》诗:“今夜静听丹禁漏,尚疑身在玉堂中。” 宋 黄庭坚 《下水船》词:“总领神仙侣,齐到青云歧路。丹禁风微,咫尺諦闻天语。”

千秋

(1) 千年

(2) 岁月久远

(3) 生日。敬辞,指人的寿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气,岂不惹人议论?——曹雪芹《红楼梦》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