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贺耐轩周府尹·己卯)

作者:佚名 朝代:宋代

原文

富贵人间有。就如今、秤量阴德,还公最厚。一郡鹘仑全似旧,春满霜畴稻亩。近帐外、干将夜吼。直指禾川弄霆雷,纵山阴、鹿健那能走。都算计,怎担负。
单车曲曲穿岩窦。向迷途、分明一呼,散渠回首。夹路香花迎拜了,见说家家举酒。道公是、再生父母。活一口还添一岁,这一回、活几千千口。只此事,是公寿。

诗词问答

问:《贺新郎(贺耐轩周府尹·己卯)》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贵人

(1) 杰出人物的一员

君子子者,贵人之子也。——《仪礼·丧服》

(2) 地位高的人

夫怒,因嬉笑曰:“将军贵人也,毕之!”——《汉书·灌夫传》

(3) 古代皇帝妃子的称号。位次皇后,汉光武帝始置,历代多沿用,但位尊卑不一

如今

在这些日子里;现在,当今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如今咱们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学生

秤量

谓用秤衡计物体重量。引申为衡量,品评。 宋 王谠 《唐语林·夙慧》:“ 上官昭容 者……其母将诞之夕,梦人与秤曰:‘持之秤量天下文士。’ 郑氏 冀其男也。及生 昭容 ,视之云:‘秤量天下,岂是汝耶?’”

阴德

指在人世间所做的而在阴间可以记功的好事;阴功

鹘仑

见“ 鶻圇 ”。

春满

春浓;春意弥漫。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宫室》:“翫奇花之春满,摘甘实於夏成。” 唐 张说 《奉酬韦祭酒》诗:“春满汀色媚,景斜嵐气侵。”

干将

办事干练、能起重要作用的人

别看他貌不出众,在厂里可是一位干将

直指

(1).笔直指向;直趋。《周礼·考工记·轮人》:“辐也者,以为直指也。” 贾公彦 疏:“入轂入牙,并须直指,不邪曲也。”《后汉书·朱儁传》:“故相率厉,简选精悍,堪能深入,直指 咸阳 。”《隋书·赵煚传》:“请从 河北 ,直指 太原 ,倾其巢穴,可一擧以定。”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布帆一片,直指 河间 。” 毛 * 《如梦令·元旦》词:“今日向何方,直指 武夷山 下。”

(2).直言指出,无所回避。《荀子·不苟》:“正义直指,擧人之过,非毁疵也。”《韩非子·说难》:“直指是非,以饰其身。” 王先慎 集解:“直指,言无所迴避也。” 郭沫若 《天地玄黄·屈原不会是弄臣》:“他眉清目秀,无疑还齿白唇红。但有这样生理上的优点,我们不好便直指他为天生的弄臣。”

(3). 汉 武帝 时朝廷设置的专管巡视、处理各地政事的官员。也称“直指使者”,因出巡时穿着绣衣,故又称“绣衣直指”,或称“直指绣衣使者”。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六》:“民力屈,财货竭,因之以凶年,羣盗并起,道路不通,直指之使始出,衣绣衣,持斧鉞,斩断于郡国,然后胜之。”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直指平米价,民大譁,拥门不得解,丞一言而定。” 章炳麟 《訄书·商鞅》:“繇 弘 、 汤 、 仲舒 之法,终于盗贼满山,直指四出,上下相蒙,以空文为治,何其与 鞅 反也。”

霆雷

(1).迅雷。比喻巨大的声威。《梁书·武帝纪上》:“治兵教战,则霆雷赫於万里。”

(2).喻盛怒。 清 顾炎武 《淮东》诗:“徬徨闕门前,一时下霆雷。法吏逢上意,罗织及婴孩。”

山阴

山坡背阴的一面;山的北侧

那能

方言。怎么样。

出处:

章炳麟 《新方言·释词》:“凡诸形状皆谓之态,亦谓之能; 苏州 问何如曰那能,那即若字,能即态字,犹通语言曾(俗作怎)么样矣。”

例句:

殷夫 《监房的一夜》:“ 小王 说:‘老和尚后来那能了呢?’说着笑了。”

算计

(1) 计算数目

多得难以算计

你算计一下,看这些钱够不够用

(2) 考虑;合计

我正算计着要上北京

这件事还得好好算计算计

(3) 猜测;估计

我算计他昨天不会来,果然没来

(4) 暗中谋划损害他人

暗中算计别人

担负

承当

担负维持秩序的责任

单车

即自行车

曲曲

(1).弯曲。 宋 陈师道 《寓目》诗:“曲曲河回復,青青草接连。” 韩北屏 《非洲夜会·橘林茶香》:“进门之后,豁然开朗,深深庭院,曲曲回廊,竟是另有一番景色。”

(2).宛转。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知兵》:“凡法令之整齐,人心之归向,无不曲曲传出。”

岩窦

亦作“岩竇”。即岩穴。 唐 李颀 《答高三十五留别》诗:“ 韩康 虽復在人间, 王霸 终思隐巖竇。”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四:“ 湖湘 巖竇中多石燕,附石而生。” 金 元好问 《宝严纪行》诗:“遥遥 金门寺 ,寳焰出岩竇。” 清 吴敏树 《吴南屏听雨楼记》:“而其为山,岗阜堆复,无巖竇泉石之奇,峰岭之秀。”

迷途

错误的道路;邪路。借指不知如何行事

今某已遇祸而死,愿求清晦,指点迷途。——《三国演义》

迷涂知返(涂通“途”)。——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一呼

(1).一声呼唤。《庄子·山木》:“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於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专诸 方与人鬭,将就敌,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其妻一呼即还。”

(2).一声怒吼。《淮南子·缪称训》:“勇士一呼,三军皆辟。”《晋书·蔡裔传》:“ 蔡裔 者,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入室, 裔 拊牀一呼,而盗俱陨。”

(3).一声号召。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然 陵 一呼劳军,士无不起。”《隋书·裴蕴传》:“ 玄感 一呼而从者十万。”《宣和遗事》后集:“ 方腊 一呼,四境响应。” 鲁迅 《摩罗诗力说》:“动吭一呼,闻者兴起。”

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夹路

列在道路两旁。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双闕云竦以夹路,琼臺中天而悬居。” 唐 岑参 《稠桑驿喜逢严河南中丞便别》诗:“駟马映花枝,人人夹路窥。” 宋 苏轼 《同王胜之游蒋山》诗:“夹路苍冉古,迎人翠麓偏。”

香花

香味芬芳的花,比喻对人民有益,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言行和作品

迎拜

迎见礼拜。《礼记·曲礼下》:“君若迎拜,则还辟不敢答拜。” 郑玄 注:“迎拜,谓君迎而先拜之。”《后汉书·郭伋传》:“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却见十数年前一个死过的丫头出来迎拜,请 行修 坐下。”

说家

注家或评论家。 汉 王充 《论衡·正说》:“説家以为譬喻增饰,使事失正是,诚而不存。”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序》:“踰三四年遂成卷,曰《渌水亭杂识》,以备説家之瀏览云尔。”

再生父母

称对自己恩重如同父母或救过自己性命的人

继改兴化军为路,授 泽行总管府事,民歌舞迎候于道曰:“是吾民复生之父母也。”——《元史·乌古孙泽传》

一口

(1) 装满一嘴的量

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2) 一口(食物)

我多一口也吃不下了

一回

(1).一次;一度。 唐 贺知章 《逸句》:“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颠。” 唐 孟郊 《怨别》诗:“一别一回老,志士白髮早。”《红楼梦》第五四回:“﹝炮仗﹞放罢,然后又命小戏子打了一回莲花落。”

(2).一会儿。《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方才叫住 郭立 ,相问了一回。”《水浒传》第一○二回:“今晚才到家,一回儿又做甚麼来?”《海上花列传》第一回:“一回説要看戏,一回説要吃酒。” 丁西林 《一只马蜂》:“她一回儿要到外边买些水果,一回儿想叫家里送点鸡汤。”

(3).章回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每一章称为一回。说书的一个段落也叫一回。

千千

(1).形容数量多。 唐 章碣 《赠边将》诗:“千千铁骑拥尘红,去去平吞万里空。” 宋 张子野 《千秋岁》词:“天不老,情难絶,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2).青色貌。《文选·宋玉<高唐赋>》:“仰视山颠,肃何千千,炫燿虹蜺。” 李善 注:“《説文》曰:芊芊,青也。千、芊古字通。”千千,一本作芊芊。 晋 潘岳 《藉田赋》:“蝉冕熲以灼灼兮,碧色肃其千千。”

(3). 宋 代儿童玩具名。 明 方以智 《通雅·戏具》:“《南宋市肆记》载京瓦儿戏之场,有惜千千,盖如京师之放空鐘,抽陀螺乎!形扁丸,有脐,以绳卷而放之,其转不已。谓之千千,或其遗称。”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