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宾贡金夷吾(一作鱼)奉使归本国

作者: 张乔朝代: 唐代

原文

渡海登仙籍,还家备汉仪。
孤舟无岸泊,万里有星随。
积水浮魂梦,流年半别离。
东风未回日,音信杳难期。

诗词问答

问:《送宾贡金夷吾(一作鱼)奉使归本国》的作者是谁?答:张乔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张乔的名句有哪些?答:张乔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张乔送宾贡金夷吾(一作鱼)奉使归本国书法作品欣赏
送宾贡金夷吾(一作鱼)奉使归本国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638-3

参考注释

登仙

见“ 登仙 ”。

亦作“ 登僊 ”。1.成仙。《楚辞·远游》:“贵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 王逸 注:“仙,一作僊。”《汉书·王莽传下》:“或言 黄帝 时建华盖以登僊, 莽 乃造华盖九重……车上人击鼓,輓者皆呼‘登僊’。” 宋 苏轼 《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八回:“ 可文 一见了信,直把他喜得赛如登仙一般。”

(2).喻声名直上或升迁高官。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 陆大夫 宴喜西都, 郭有道 人伦东国,公卿贵其籍甚,縉绅羡其登仙。”《新唐书·倪若水传》:“ 班景倩 自 扬州 採访使入为大理少卿,过州, 若水 饯於郊,顾左右曰:‘ 班公 是行若登仙,吾恨不得为騶僕。’”

(3).称人死亡的婉辞。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復有 怀嬴 失节,目为贞女; 刘安 覆族,定以登仙。”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不数日 宣仁 登仙,上始亲政焉。”《宋史·乐志十六》:“缀衣将出,神凝玉几,一夜登僊,弓堕隔苍烟。”

还家

(1).回家。《后汉书·臧洪传》:“ 中平 末,弃官还家,太守 张超 请为功曹。” 唐 韩愈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还家虽闕短,指日亲晨飱。”《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行至 汴梁 中牟 地方,有个族人在那里做主簿,打点去与他寻些盘费还家。”

(2).归还农家。 陈残云 《南大门风光·河畔飘起红旗》:“土改的锣鼓声,和贫苦农民‘土改还家’的欢笑声,震荡了 深圳 南岸劳苦者的心声,有些人回到家乡,分到了土地,安居乐业搞生产。”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六:“咱们挖地主财宝是要咱们的血汗帐,是财宝还家。”

(3).指把农作物收获回来。 刘澍德 《拔旗》:“附带还有一条:注意不要抛撒,保证颗粒还家。”

汉仪

汉 官威仪。泛指 中国 礼仪制度。 唐 李白 《赠张相镐》诗:“庶同 昆阳 举,再覩 汉 仪新。”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文非文,史非史,譬夫 乌孙 造室,杂以 汉 仪,而刻鵠不成,反类於鶩者也。” 明 高启 《奉天殿进<元史>》诗:“书成一代存 殷 鉴,朝列千官备 汉 仪。” 孙中山 《大总统告海陆军士文》:“﹝ 文 ﹞赖国人之力,得返故土,重覩 汉 仪。”参见“ 汉官威仪 ”。

孤舟

孤独的船。 晋 陶潜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眇眇孤舟游,緜緜归思紆。” 宋 陆游 《戏题江心寺僧房壁》诗:“史君千骑驻霜天,主簿孤舟冷不眠。” 明 高启 《出郭舟行避雨树下》诗:“一片春云雨满川,渔簑欲借苦多缘。多情水庙门前柳,庶我孤舟半日眠。”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积水

(1) 指由于堵塞或未能排除而积聚的水

(2) 空腔器官内积聚液体而膨胀

魂梦

梦;梦魂。 唐 李嘉祐 《江湖秋思》诗:“ 嵩 南春徧伤魂梦, 壶口 云深隔路歧。”《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于大郊 魂梦里也道:‘此时死尸,不知漂去几千万里了。’” 清 方文 《寄怀齐方壶》诗:“千里家山魂梦远,三江雨雪信音稀。”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绪言:“吾已嘬之,饮之,葄之,枕之,魂梦通之。”

流年

(1) 流逝的岁月;年华

似水流年

(2) 相命者指人在一年中的运气

看流年大运

别离

(1) 离别;分离

别离家乡,踏上征途

心知长别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商人重利轻别离。——唐·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2) 》

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回日

(1).谓日神 羲和 驾车前进,不得过,为之回车。形容极高。 唐 李白 《蜀道难》诗:“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宋 梅尧臣 《赋秋鸣送刘衡州》诗:“峰前想回日,青冥生路歧。”

(2).来日。《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庆元三年》:“若回日復相,必乱天下。”

亦作“廻日”。1.却日回行。语出《淮南子·览冥训》:“ 鲁阳公 与 韩 搆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 晋 郭璞 《游仙诗》之四:“愧无 鲁阳 德,迴日向三舍。” 晋 张协 《七命》之一:“衝飇发而迴日,飞砾起而洒天。” 南朝 梁 江淹 《萧拜太尉扬州牧表》:“徒怀 汉 臣伏闕之诚,竞无 鲁 人迴日之感。”

(2).归来之日。 唐 贾岛 《送神邈法师》诗:“绕房三两树,迴日叶应红。” 前蜀 韦庄 《寄薛先辈》诗:“悬知迴日綵衣荣,仙籍高标第一名。”

(3).他日,来日。《太平广记》卷三三四引 唐 戴孚 《广异记·王乙》:“君若有情,廻日过访,以慰幽魂耳。”

(4).谏止皇帝改变心意。日,喻皇帝。 唐 柳宗元 《为文武百官请复尊号表》之三:“臣等竭其精诚,发於交感,无以迴日。”

音信

信息;书信;消息

他走后杳无音信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