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李公择学士

作者: 秦观朝代: 宋代

怀李公择学士原文

一辞行旆楚亭皋,几为登临挂郁陶。
蓬断草枯时节晚,山长水远梦魂劳。
流传玉刻皆黄绢,早晚金闺报大刀。
宣室方疑鬼神事,顺风行看驶鸿毛。

诗词问答

问:怀李公择学士的作者是谁?答:秦观
问:怀李公择学士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秦观的名句有哪些?答:秦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一辞

(1).犹一言。一句话或一个字。《淮南子·缪称训》:“胡通於一伎,察於一辞,可与曲説,未可为广应也。”《史记·孔子世家》:“至於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 子夏 之徒不能赞一辞。”《旧唐书·陆馀庆传》:“累迁中书舍人。 则天 尝引入草詔, 餘庆 惶惑,至晚竟不能措一辞。” 明 王守仁 《与安之书》:“今但取 朱子 所自言者表章之,不加一辞。”

(2).谓异口同声。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 鲁公 盛德,盖自小官时。縉绅閒一辞谓之有手段。”

(3).一面之辞。《宋史·叶清臣传》:“苟 用章 之状果虚, 守懃 之罪果白, 用章 更寘重科,物论亦允,无容偏听一辞,以亏王道无党之义。”

(4).告辞,辞别。《礼记·表记》:“事君难进而易退,则位有序;易进而难退,则乱也,故君子三揖而进,一辞而退,以远辞也。” 南朝 梁 萧钧 《晚景游泛怀友》诗:“一辞 金谷苑 ,空想竹林游。” 唐 吴融 《落叶》诗:“红影飘来翠影微,一辞林表不知归。”

亭皋

亦作“ 亭皐 ”。水边的平地。《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亭皋千里,靡不被筑。” 王先谦 补注:“亭当训平……亭皋千里,犹言平皋千里。皋,水旁地。” 南朝 齐 王屮 《头陁寺碑文》:“膴膴亭皐,幽幽林薄。” 唐 张说 《奉和春日出苑应制》诗:“雨洗亭皋千亩緑,风吹梅李一园香。” 宋 王安石 《移桃花》诗:“枝柯蔫绵花烂熳,美锦千两敷亭皋。” 清 纳兰性德 《东风第一枝·桃花》词:“是谁移向亭皋,伴取晕眉青眼。”

登临

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南望彭泽、 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郁陶

(1).忧思积聚貌。《书·五子之歌》:“鬱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 孔 传:“鬱陶,言哀思也。” 陆德明 释文:“鬱陶,忧思也。”《孟子·万章上》:“ 象 曰:‘鬱陶思君尔。’”《楚辞·九辩》:“岂不鬱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 王逸 注:“愤念蓄积盈胸臆也。” 唐 陈子昂 《临邛县令封君遗爱碑》:“鬱陶增思,寤寐永叹。” 清 姚士陛 《月夜泊慈水》诗:“舟泊闻宵柝,乡心正鬱陶。” 俞锷 《岛南杂诗》:“蛮蛮萧雨正鬱陶,挑灯夜半读《离骚》。”

(2).引申为凝聚貌。 唐 杜甫 《大雨》诗:“上天回哀眷,朱夏云鬱陶。”

(3).形容喜而未畅。《礼记·檀弓下》“人喜则思陶” 汉 郑玄 注:“陶,鬱陶也。” 孔颖达 疏:“鬱陶者,心初悦而未畅之意也。” 唐 虚中 《赠秀才》诗:“谁解伊人趣,村沽对鬱陶。” 明 汤显祖 《紫箫记·游仙》:“春心鬱陶,春色娇嬈,花前雁后同驩笑。”

(4).犹郁燠。暑气蒸郁。《初学记》卷三引 晋 夏侯湛 《大暑赋》:“何太阳之赫曦,乃鬱陶以兴热。”

时节

(1) 季节;时令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2) 又如:清明时节;秋收时节

(3) 时候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山长水远

(1).谓山水阻隔,道路遥远。 唐 许浑 《寄宋邧》诗:“山长水远无消息,瑶瑟一弹秋月高。” 宋 秦观 《怀李公择学士》诗:“蓬断草枯时节晚,山长水远梦魂劳。” 元 贯云石 《殿前欢》曲:“山长水远,何日回归?”亦作“ 山长水阔 ”。 宋 晏殊 《蝶恋花》词:“欲寄彩牋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2).谓山川壮阔。《嘉庆重修一统志·常州府一》:“三 吴 襟带之邦,百 越 舟车之会。山长水远,气秀地灵。”

梦魂

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 唐 刘希夷 《巫山怀古》诗:“頽想卧瑶席,梦魂何翩翩。” 宋 晏几道 《鹧鸪天》词:“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 楚 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 谢 桥。” 元 萨都剌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词:“ 楚 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 江 东。”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自别 沧浪 ,梦魂常绕。”

流传

谣言、新闻或其他信息在人们中间的传播

流传后世

一则正在流传的谣言

玉刻

(1).象玉石刻成的,形容形态美观。 唐 皮日休 《石榴歌》:“玉刻冰壶含露溼,斓斑似带 湘娥 泣。”

(2).对刻本的美称。 宋 秦观 《怀李公泽学士》诗:“流传玉刻皆黄绢,早晚金闺报大刀。”

黄绢

(1).黄色之绢。 唐 许浑 《甘露寺感事贻同志》诗:“青山尽日寻黄绢,沧海经年梦絳纱。” 南唐 陈陶 《题赠高闲上人》诗:“鸳鷺输黄绢,场坛遶白苹。”《花月痕》第四八回:“六逆妻妾,唤做主娘,黄绢盖头,骑马跣足,这全是 粤 西 西溪峒 村媪。”

(2).见“ 黄绢幼妇 ”。

(3).谓隐语。 唐 冯翊子 《桂苑丛谈·班支使解大明寺语》:“﹝独 班 支使曰﹞得非‘ 大明寺 水天下无比’八字乎?众皆恍然曰:黄绢之奇智亦何异哉?”

(4).佛教之经卷。 唐 寒山 《诗》之一二一:“囊里无青蚨,篋中有黄绢。”绢,一本作“ 卷 ”。

早晚

(1) 早晨和晚上

他每天早晚都练气功

(2) 时候

他已走了多半天了,这早晚多半已经到家了

(3) 〈方〉∶泛指将来某个时候

你早晚进城来,到我们这里坐坐

(4) 或早或晚

人早晚要死的

金闺

(1).指 金马门 。亦代指朝廷。 南朝 宋 鲍照 《侍郎报满辞閤疏》:“ 金闺 云路,从兹自远。” 钱振伦 注引 李善 《江淹<别赋>》注:“ 金闺 , 金马门 也。” 宋 苏轼 《秧马歌》:“锦韉公子朝 金闺 ,笑我一生蹋牛犂,不知自有木駃騠。” 金 杨叔玉 《赠答彦文相过之什》诗:“ 金闺 满鵷鷺,什伯自为偶。” 清 吴伟业 《送沉绎堂太史之官大梁》诗:“多少 金闺 榜墨新,科名埋没声华冷。”

(2).闺阁的美称。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一:“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明 无名氏 《霞笺记·养亲辞归》:“公主金闺质自超,重文章慨赐英豪。” 清 钮琇 《觚賸·蛟桥幻遇》:“邑中金闺之艷,幽谷之姝,徧数止某某三人。”

大刀

(1).古代一种兵器,带有长柄的刀。《晋书·刘曜载记》:“ 安 左手奋七尺大刀,右手执丈八蛇矛。”《三国演义》第六六回:“见 云长 青巾緑袍,坐於船上,傍边 周仓 捧着大刀。”

(2).指用作武器的短柄长刀。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章:“ 刘宗敏 一马当先,一双大刀在黄昏的烟霭与飞尘中闪着白光。”

(3).指刀币,古代 齐国 的货币。 宋 梅尧臣 有《饮刘原甫家,原甫怀二古钱,劝酒。其一,齐之大刀,长五寸半;其一,王莽时金错刀,长二寸半》诗。

宣室

(1).古代宫殿名。 殷 代宫名。《淮南子·本经训》:“ 武王 甲卒三千,破 紂 牧野 ,杀之 宣室 。” 高诱 注:“ 宣室 , 殷 宫名;一曰 宣室 ,狱也。”

(2).古代宫殿名。指 汉 代 未央宫 中之 宣室殿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孝文帝 方受釐,坐 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 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裴駰 集解引 苏林 曰:“ 未央 前正室。” 司马贞 索隐引《三辅故事》云:“ 宣室 在 未央殿 北。” 南朝 宋 刘孝标 《重答刘秣稜沼书》:“若使 墨翟 之言无爽, 宣室 之谈有徵,冀 东平 之树,望 咸阳 而西靡。” 明 杨慎 《春兴》诗:“ 宣室 鬼神思 贾谊 ,中原将帅用 廉颇 。” 清 查嗣瑮 《贾太傅祠》诗:“已遣 长沙 忧不返,如何 宣室 召空回。”

(3).泛指帝王所居的正室。 汉 焦赣 《易林·师之恒》:“乘龙从蜺,徵诣北闕,乃见宣室,拜守东城。”《陈书·宗元饶传》:“ 元饶 劾奏曰:‘爰降曲恩,祖行宣室,亲承规诲,事等言提。虽廉洁之怀,诚无素蓄,而禀兹严训,可以厉精。’” 唐 骆宾王 《代李敬业以武后临朝移诸郡县檄》:“公等或居 汉 地,或叶周亲,或膺重寄於话言,或受顾命於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 宋 苏轼 《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洺州》:“新年对宣室,白首代 尧 言。” 清 龚自珍 《咏史》诗:“宣室今年起故侯,衔兼中外辖黄流。”

神事

(1).谓祭神之事。《国语·鲁语下》:“天子及诸侯合民事於外朝,合神事於内朝。” 韦昭 注:“神事,祭祀也。”

(2).谓神仙之事。《史记·封禅书》:“求 蓬莱 安期生 莫能得,而海上 燕 齐 怪迂之方士,多更来言神事矣。”《汉书·郊祀志上》:“言神事如迂诞,积以岁,迺可致。”

顺风

指行进的方向跟风向一致,比喻顺应时势

顺风潮流

行看

(1).且看。 唐 韩愈 《郴州祈雨》诗:“行看五马入,萧颯已随轩。” 明 高明 《琵琶记·才俊登程》:“行看取,朝 紫宸 , 凤池 鰲禁听丝纶。”取,得。助词。

(2).复看,又看。 唐 贾岛 《送去华法师》诗:“默听鸿声尽,行看叶影飞。”

鸿毛

鸿雁的毛,比喻极轻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