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舒山馆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清舒山馆原文

林霭全收似启扉,既舒志复引清机。

鹿知熟径寻常到,鸟惜芳阴不忍飞。

境是天然赢绘画,趣含理要入精微。

斯宜久坐领其妙,得句便旋自笑非。

诗词问答

问:清舒山馆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清舒山馆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清舒山馆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八十四

2. 去声

参考注释

林霭

亦作“ 林蔼 ”。林中的云气。 唐 陆海 《题龙门寺》诗:“窗灯林靄里,闻磬水声中。” 唐 郑良士 《游九鲤湖》诗:“仄径倾崖不可通,湖嵐林靄共溟濛。” 清 方文 《禾塘访麻孟璿村居》诗:“僕夫归渡口,林蔼拂簷牙。”

清机

清净的心机。 晋 曹摅 《思友人》诗:“精义测神奥,清机发妙理。”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飞清机之英丽,言约畅而判滞者,辩人也。” 唐 杜甫 《奉赠李八丈曛判官》诗:“事业富清机,官曹贞独守。”

寻常

普通,一般

不寻常的来客

岐王宅里寻常见。——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寻常巷陌。——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不忍

(1).不忍心,感情上觉得过不去。《穀梁传·桓公元年》:“先君不以其道终,则子弟不忍即位也。”《史记·项羽本纪》:“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

(2).不忍耐;不忍受。《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 阮士瑀 伤於虺,不忍其痛,数嗅其疮。” 宋 苏轼 《休兵久矣而国用日困策》:“不忍药石之苦、针砭之伤,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则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药石,而伤之不止於针砭也。”

(3).不收敛。《楚辞·离骚》:“ 浇 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汉 朱浮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高论 尧 、 舜 之道,不忍 桀 、 紂 之性,生为世笑,死为愚鬼,不亦哀乎?”

(4).不能忍受;不愿意。《孟子·离娄下》:“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史记·亷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 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三国志平话》卷上:“﹝妻子﹞到於庵门,见学究疾病,不忍见之,用手掩口鼻,斜身与学究饭吃。”

(5).舍不得。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予初閲时,不忍释卷。”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 香山 诗﹞古体则令人心赏意愜,得一篇輒爱一篇,几於不忍释手。” 郭小川 《木瓜树的风波》诗:“此刻呀,他还不忍和同志们告别。”

天然

(1) 自然赋予的;生来就有的;自然生成的;自然形成的

天然气

天然港湾

天然放射性

(2) 理所当然,自然而然

瑞丰觉得假若 冠先生出头和 东阳竞争,他天然的应当帮助 冠先生。—— 老舍《四世同堂》

绘画

(1) 作画。用笔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纺织物、墙壁等表面上画图或作其他可视的形象

(2) 绘出的图或画

理要

(1).事理的要旨。 南朝 宋 颜延之 《吊张茂度》:“贤弟子少履贞规,长怀理要。清风素气,得之天然。” 宋 叶适 《祭潘叔度文》:“故虽闻理要,而犹前师后友,上请下问,至於老而未已。” 章炳麟 《论式》:“ 后汉 诸子渐兴,讫 魏 初几百种,然其深达理要者,辨事不过《论衡》,议政不过《昌言》,方人不过《人物志》。”

(2).道理精当。《宋书·谢弘微传》:“至于领会机赏,言约理要,故当与我共推 微子 。”

精微

精深微妙,也指精微之处

那幅画的精微之处也刻划得一丝不苟

得句

谓诗人觅得佳句。 唐 周贺 《上陕府姚中丞》诗:“成家尽是经纶后,得句应多諫諍餘。” 宋 陆游 《晴甫一日复大风雨连日不止遣怀》诗:“得句已无前辈赏,开编时与古人游。” 元 萨都剌 《高邮至邵伯》诗之一:“有时得句无人和,风雨寒窻夜读书。” 清 曹寅 《秋日过访芥公》诗:“得句闻敲鉢,逃禪媿闭关。”参见“ 觅句 ”。

便旋

(1) 徘徊

便旋闾阎。——汉· 张衡《西京赋》

(2) 回转;打转转

先生仓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却,引蔽驴后,便旋而走。——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