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子·窗外芭蕉

作者: 李雯朝代: 明代

南柯子·窗外芭蕉原文

入雨朱弦咽,临风碧簟垂。

镇长相守绿窗时,忆得婵娟,和袖捲金泥。

小院苔移袜,空帘月印眉。

晚妆偷泪滴罗衣,几幅长笺,何处写相思。

诗词问答

问:南柯子·窗外芭蕉的作者是谁?答:李雯
问:南柯子·窗外芭蕉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李雯的名句有哪些?答:李雯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参考注释

朱弦

即练朱弦,用练丝(即熟丝)制作的琴弦

朱弦漏越。——《淮南子·泰族训》。高诱注:“朱弦,练丝。”

临风

迎风;当风。《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唐 杜甫 《与严二郎奉礼别》诗:“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水浒传》第三九回:“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 苏曼殊 《寄调筝人》诗:“偷尝仙女脣中露,几度临风拭泪痕。” 冰心 《寄小读者》五:“我想起我的母亲,不觉凭在甬道的窗边,临风偷洒了几点酸泪。”

长相

相貌;容貌

婵娟

(1) 姿态美好

不醉莫言还,请看枝间。已飘零一片减婵娟。——《 * 》

(2) 美女

绮窗罗幕锁婵娟

(3) 月亮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和袖

犹袖手。 宋 吕南公 《老樵》诗:“街东少年殊傲岸,和袖高扉厉声唤。”

金泥

(1).以水银和金粉为泥,作封印之用。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封泰山禅梁父》:“剋石纪号,著己绩也。或曰:金泥银绳,印之以璽。”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上》:“ 卫青 、 张騫 、 苏武 、 傅介子 之使,皆受金泥之璽封也。” 唐 李贺 《咏怀》之一:“惟留一简书,金泥 泰山 顶。” 王琦 汇解:“金泥,以水银和金为泥,以封玉牒者。”

(2).用以饰物的金屑。 唐 孟浩然 《宴张记室宅》诗:“玉指调筝柱,金泥饰舞罗。” 宋 周邦彦 《风流子》词之一:“泪花销凤蜡,风幕卷金泥。” 明 陈子龙 《杂诗》之九:“金泥緑玉字,千古藏莓苔。” 清 龚自珍 《后庭宴》词:“聘乏金钱,贮无金屋,嫁衣不用金泥簇。”

小院

小庭院;小院落。 宋 程垓 《芭蕉雨》词:“今夜小院无人,重楼有月。” 顾笑言 《你在想什么?》十三:“这时 二秃子 和 长青 老伴已走进了小院。”

罗衣

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汉 边让 《章华赋》:“罗衣飘颻,组綺繽纷。”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唐 杜甫 《黄草》诗:“万里秋风吹 锦水 ,谁家别泪溼罗衣?” 明 周在 《闺怨》诗:“ 江 南二月试罗衣,春尽 燕山 雪尚飞。”

长笺

亦作“ 长牋 ”。 1.长的信笺或诗笺。亦指诗文或书信。 唐 李贺 《潞州张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诗:“繫书随短羽,写恨破长笺。”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 巖杰 復以长牋激之,始谓以文友相遇,千载一时。” 宋 曾巩 《回泉州陈都官启》:“岂期厚眷,特枉长笺。”

(2).采集众说,加以论辨裁断的训诂著作。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标签:芭蕉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