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独乐寺戏题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过独乐寺戏题原文

我是先忧人,羞称独乐寺。

独乐乐无著,先忧忧未塈。

寂静彼禅房,往者曾题字。

春风马上看,自哂成何事。

梵宇久凋零,落色源流画。

云胡无碍佛,运亦有隆杀。

阇黎志安饱,六檀非所快。

颓风不独兹,若曹奚足怪。

诗词问答

问:过独乐寺戏题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过独乐寺戏题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三十八

2. 佛有十二原流僧家多尽于壁间

参考注释

忧人

(1).忧虑他人。

(2).心情忧伤的人。《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二·伤歌行》:“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 南朝 宋 鲍照 《东门行》:“丝竹徒满坐,忧人不解颜。”

独乐寺

中国现存著名的古建筑之一。在天津市蓟县城西部。相传始建于唐代,公元984年重建。历代屡经重修。其主要建筑有山门和观音阁。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庑殿顶。观音阁在山门之北,为现存最古的木构楼阁。阁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外观两层,内部连同平坐夹层共三层,歇山顶。阁中央是一直通三层的空井,置有高16米的十一面观音塑像,造型精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独乐

(1).独自欣赏、娱乐。《孟子·梁惠王上》:“民欲与之偕亡,虽有臺池鸟兽,岂能独乐哉?”《晏子春秋·杂上十四》:“夫乐者,上下同之……今上乐其乐,下伤其费,是独乐者也,不可!”《汉书·游侠传·陈遵》:“足下讽诵经书,苦身自约,不敢差跌,而我放意自恣,浮湛俗间官爵功名,不减於子,而差独乐,顾不优邪!” 宋 苏轼 《司马君实独乐园》诗:“虽云与众乐,中有独乐者。”

(2).独自以某事物为乐。《礼记·乐记》:“独乐其志,不厌其道。” 孔颖达 疏:“言 武王 今独能乐其志意,不违厌其仁义道理也。”

(3).玩具名。即陀螺。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榆白杨》:“梜者,鏇作独乐及盏。” 缪启愉 校释:“‘独乐’,即‘陀螺’,小儿玩具。”参见“ 陀螺 ”。

忧忧

忧愁貌。《楚辞·九章·抽思》:“数惟蓀之多怒兮,伤余心之懮懮。” 王逸 注:“懮,痛貌也。” 洪兴祖 补注:“懮,音忧。”

寂静

没有声音;安静

屋子阴暗而寂静

禅房

寺院建筑的一部分,僧徒尼姑的静修居住、讲经颂佛的房屋,也泛指寺院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往者

(1).过去的事。《论语·微子》:“往者不可諫,来者犹可追。”《墨子·鲁问》:“往者可知,来者不可知。” 唐 韩愈 《复志赋》:“往者不可復兮,冀来今之可望。” 李大钊 《警 * 父老书》:“九世之深仇未復,十年之胆薪何在!往者不諫,来者可追,愿我国民,从兹勿忘此弥天之耻辱可耳。”

(2).过去,从前。《史记·秦本纪》:“ 秦 以往者数易君,君臣乖乱,故 晋 復彊,夺 秦 河西 地。”《汉书·刘向传》:“往者众臣见异,不务自修,深惟其故,而反晻昧説天,託咎此人。” 汉 王符 《潜夫论·救边》:“往者 羌 虏背叛,始自 凉 并 。”

(3).去的人,离开的人。《国语·越语上》:“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孟子·尽心下》:“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庄子·山木》:“来者勿禁,往者勿止。”

(4).死者。 宋 王安石 《答韶州张殿丞书》:“往者不能讼当否,生者不得论曲直。”

题字

(1) 为留纪念而写上的字

书上有作者亲笔题字

(2) 留作纪念而写字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马上

(1) 立刻;立即

大家坐好,电影马上要开映了

我马上就和你在一起

(2) 在马背上

马上比武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梵宇

佛寺。《梁书·张缵传》:“经法王之梵宇,覩因时之或跃;从四海之宅心,故取乱而诛虐。” 唐 宋之问 《登禅定寺阁》诗:“梵宇出三天,登临望八川。”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小生是 西洛 贫儒,四海游学歷州府,至 蒲州 ,因而到梵宇。”《老残游记》第二回:“﹝ 老残 ﹞到了 铁公祠 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 千佛山 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

凋零

(1) 衰败,不振

(2) 用来喻人的死伤离散

落色

褪色

你拿指头蘸着唾沫,捻捻试试試,看落色不落色?——《醒世姻缘传》

源流

(1) 水的本源和支流

顺涧爬山,直到源流之处。——《西游记》

(2) ;借指事物的起源和发展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西游记》

云胡

为什么。《诗·郑风·风雨》:“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毛 传:“胡,何。” 郑玄 笺:“思而见之,云何而心不説?” 宋 朱熹 《斋居感兴》诗之四:“云胡自芜秽,反受众形役!” 明 刘基 《送季德大之文登税务官任》诗:“云胡不饮,使我心惸?”

无碍

(1).没有阻碍;没有妨碍。 汉 扬雄 《法言·君子》:“子未覩 禹 之行水与?一东一北,行之无碍也。君子之行,独无碍乎?”《红楼梦》第四一回:“有木头的杯取个来,我就失了手,掉了地下也无碍。” 茅盾 《色盲》三:“﹝ 林白霜 ﹞毫无瞻顾地钉住说:‘如果你觉得告诉我是和 赵筠秋 无碍,还是请你直说罢!’”

(2).佛教语。谓通达自在,没有障碍。 南朝 梁简文帝 《 * 颂》:“我有无碍,共向圆常。” 宋 朱松 《书永和寺壁》诗:“道人法力真无碍,解遣龙孙吐浪花。”

隆杀

犹尊卑、厚薄、高下。《礼记·乡饮酒义》:“至於众宾,升受,坐祭,立饮,不酢而降,隆杀之义别矣。” 郑玄 注:“尊者礼隆,卑者礼杀,尊卑别也。”《荀子·乐论》:“贵贱明,隆杀辨。和乐而不流,弟长而无遗,安燕而不乱。” 明 归有光 《王天下有三重》:“所以多寡、轻重、隆杀、大小者,圣人能制之而不能为之也。” 章炳麟 《菌说》:“有义,则分际有远近,而恩施有隆杀。”

阇黎

见“ 闍梨 ”。

非所

(1).不按规定时间;不时。《荀子·王霸》:“伤国者,何也?曰:以小人尚民而威,以非所取於民而巧。” 王先谦 集解引 俞樾 曰:“非所,犹非时也。”

(2).不是人能够正常生活的地方。指监狱、边荒之地等。《后汉书·陈蕃传》:“或禁錮闭隔,或死徙非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阴注阳受》:“先是 翱 典 合肥郡 ,有一道人诣 翱 ,自言能使鬼神。 翱 谓其妖……命繫於非所。”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 康熙 癸未,状元 王式丹 以 江南 科场事牵涉,卒於非所。”

颓风

颓败的风气

不独

连词。不但

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鲁迅《祝福》

若曹

犹你们。《明史·王鏊传》:“讲罢,詔 广 曰:‘讲官指若曹耳。’” 清 曾国藩 《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吾天子命吏,岂屈若曹,且编民之不得,何王也?”

标签:独乐寺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