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即事原文

我临江浙虑雨多,及别月馀复虑少。

近闻膏泽始渥沾,溪田率已芃粳稻。

徐沛始终愁殢霖,旋涸旋种旋行潦。

豫南四郡大都同,讳灾独未被恩早。

向隅尤予所廑怀,赈救疏瀹策勤讨。

燕齐今岁庆时若,晚田再雨才称好。

一念九宇不遑宁,八珍方丈安能饱。

诗词问答

问:即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即事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七十三

2. 开归陈许四府州皆苦积潦而归德尤甚地方大吏率讳匿不报今春南巡途次察知立命查勘赈恤

参考注释

近闻

最近若干年来的逸闻逸事

膏泽

(1) 滋润土壤的雨水

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曹植《赠徐干》

(2) 比喻恩惠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粳稻

稻的一种( Oryza saliva subsp keng ),茎杆较矮,叶子较窄,深绿色,米粒短而粗,其米粒不粘

始终

自始至终

会议始终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可是整整过了四百年,始终没有人来解救我。——《渔夫的故事》

旋行

回环而行。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木工之子﹞俄绕屋旋行如转磨。”

大都

中国元朝(1271—1368)首都,即今北京,1272 年在营建中命名“大都”,意指天下最大都城

向隅

面对着角落,比喻孤立、孤独或得不到机会而失望

赈救

亦作“ 賑捄 ”。赈济救助。《太平广记》卷十二引 晋 葛洪 《神仙传·董奉》:“ 奉 每年货杏得穀,旋以賑救贫乏,供给行旅不逮者。” 宋 洪适 《薛良朋进职制》:“尔奉行不懈,賑捄有劳,顾不赏可乎?”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四五:“顾既荒而賑救之也难,未荒而预备之也易。”《中国歌谣资料·太平军打仗好军机》:“太平军来到扎了营,大队人马进入城,立即开包来赈救,白银发哩几十担。”

疏瀹

(1).洗涤;沐浴。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纪艺中》:“ 知微 凡画圣像,必先斋戒疏瀹,方始援笔。”

(2).特指烹茗。 唐 颜真卿 等《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流华浄肌骨,疏瀹涤心原。”

(3).疏浚,疏通。《宋史·神宗纪二》:“ 河 决害民田,所属州县疏瀹,仍蠲其税,老幼疾病者振之。” 清 袁枚 《新齐谐·猫怪》:“屋角有沟,久弗疏瀹。淫雨不止,水溢於堂。” 清 魏堃 《浚漕河篇》:“一年疏瀹可十年,何必年年事调遣?”

(4).犹舒畅。 宋 刘跂 《述怀》诗:“精神倍疏瀹,激昂登文石。”

燕齐

指 战国 时 燕国 和 齐国 。后亦泛指其所在地,即今 河北 、 山东 一带。《史记·封禅书》:“求 蓬莱 安期生 莫能得,而海上 燕 齐 怪迂之方士多更来言神事矣。” 南朝 陈 张正见 《赋得韩信》:“ 淮阴 总 汉 兵, 燕 齐 擅远声。” 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一折:“ 燕燕 则理会得龙蟠虎踞灭 燕 齐 ,谁会甚儿婚女聘成 秦 晋 。” 清 陈维崧 《满江红·汴京怀古》词:“其中贮: 邯郸 歌舞, 燕 齐 技击。”

今岁

指今年

今岁是个丰收年

时若

四时和顺。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雨表》:“臣闻圣明在上,刑政叶中,则天地气和,风雨时若。” 宋 苏轼 《春祈诸庙祝文》:“愿疾沴之不兴,庶风雨之时若。”

晚田

指秋季作物。《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此后便就一点雨也不下,直旱到六月二十以后方才下了雨,哄得人都种上了晚田。”

一念

(1).一动念间;一个念头。 南朝 梁 沉约 《却出东西门行》:“一念起关山,千里顾兵窟。” 唐 陈鸿 《长恨歌传》:“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復堕下界。” 宋 陆游 《自规》诗:“忿慾俱生一念中,圣贤亦本与人同。”《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你可晓得一念不违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会暗中呵护,一念背了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也会立刻不容。”

(2).佛家语。指极短促的时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观空品》:“九十刹那为一念。” 北魏 昙鸾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卷上:“六十刹那为一念。”《翻译名义集·时分》:“一念中有九十刹那。”

九宇

(1).犹言九州。《隋书·音乐志下》:“四海之宇,一和之壤……九宇载寧,神功克广。” 清 刘震 《祖龙》诗:“六国邱墟九宇恢,更张 周 典见雄才。”

(2).指高空。 明 李东阳 《祀毕喜晴次屠吏部韵》:“九宇空寒消雾露,一坛芒色动星辰。”

遑宁

安逸;安宁。 唐 柳宗元 《涂山铭》:“方岳列位,奔走来同。山川守神,莫敢遑寧。” 宋 王禹偁 《滁州谢上表》:“臣拜命已来,通宵自省,恐是臣所赁官屋,在 高怀德 宅中。一昨 开宝皇后 权厝之时,便欲移出,未有去处,甚不遑寧。” 明 吴承恩 《平南颂》:“赫赫□公,公心为国,岂敢遑寧,主忧臣辱。”

八珍

(1).古代八种烹饪法。《周礼·天官·膳夫》:“珍用八物。” 郑玄 注:“珍,谓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擣珍、渍、熬、肝膋也。” 宋 吕希哲 《侍讲日记》:“八珍者,淳熬也,淳母也,炮也,擣珍也,渍也,熬也,糝也,肝膋也。先儒不数糝而分炮豚羊为二,皆非也。”后以指八种珍贵食品。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续演雅发挥》:“所谓八珍,则醍醐、麆沆、野驼蹄、鹿唇、驼乳糜、天鹅炙、紫玉浆、玄玉浆也。”俗以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蝉为八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续演雅发挥》:“所谓八珍,则醍醐、麆沆、野驼蹄、鹿唇、驼乳糜、天鹅炙、紫玉浆、玄玉浆也。”俗以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蝉为八珍。

(2).泛指珍馐美味。《三国志·魏志·卫觊传》:“饮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 唐 杜甫 《丽人行》:“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宋 陆游 《东堂睡起》诗:“若论胸中淡无事,八珍何得望藜羹。”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五章:“是故甲愿八珍而乙不得藜藿焉。”

方丈

(1) 佛寺或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因住持的居室四方各为一丈,故名

(2) 也指佛寺或道观的住持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